轮胎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91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36
轮胎检查装置在将空气供给到由上轮辋(2)及下轮辋(4)夹持的轮胎(6)内的状态下,使轮胎(6)与上轮辋(2)及下轮辋(4)一起旋转,对轮胎(6)进行检查。设置有使空气一边回旋一边向由上轮辋(2)及下轮辋(4)夹持的轮胎(6)内供给的空气回旋供给部(28、30、34)。

Tire insp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检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检查装置,特别是涉及在为了检查而向轮胎供给空气时有时存在于轮胎内的粉尘、例如橡胶碎屑对策。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轮胎检查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装置。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在由上轮辋和下轮辋夹持轮胎后,向轮胎内供给空气,使轮胎膨胀后,进行检查。向轮胎的空气的供给是通过在贯通上轮辋和下轮辋并内部被供给空气的连通管的位于上轮辋与下轮辋之间的部分,每隔规定角度设置在连通管的半径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喷射口,并从这些喷射口向轮胎内喷射空气来进行的。另外,连通管形成在插通于上轮辋的轴内,轴与上轮辋嵌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35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另外,在下轮辋的下方设置有锁定上轮辋的上下移动而固定与下轮辋的上下间隔的卡盘机构。基于卡盘机构的上轮辋与下轮辋的固定状态的变化对轮胎检查装置所具备的负载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因此,例如,为了不在轴与卡盘机构的接触部产生磨损,对轴使用硬度高的材质,并且对轴进行防止产生磨损的表面处理。而且,在轴接触部涂敷润滑剂以不发生磨损或烧粘。但是,在向轮胎供给空气时,轮胎内的橡胶碎屑被卷起,例如,若橡胶碎屑侵入到卡盘机构的与轴的接触部,则有时上述接触部磨损,或者在将橡胶碎屑夹入接触部的状态下将上轮辋固定。其结果,上轮辋的固定状态发生变化,有可能对上述测量精度造成影响。作为橡胶碎屑侵入卡盘机构的原因,例如,一般认为是橡胶碎屑通过下轮辋和轴之间的间隙侵入卡盘机构。另外,上述的专利文献1是将嵌合于上轮辋的轴插入下轮辋下方的卡盘机构的例子,但也有将安装于下轮辋的轴插入上轮辋上方的卡盘机构的例子,在该情况下也相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向轮胎供给空气时防止橡胶碎屑侵入卡盘机构的轮胎检查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轮胎检查装置,在将空气供给到由上轮辋及下轮辋夹持的轮胎内的状态下,使所述轮胎与所述上轮辋及下轮辋一起旋转,对所述轮胎进行检查。在向轮胎内供给空气时,空气回旋供给部在由上轮辋及下轮辋夹持的轮胎内使空气回旋。该空气的回旋流逐渐形成空气的涡流。在这样构成的轮胎检查装置中,在向轮胎内供给空气时,由于在轮胎内产生空气的涡流,因此该空气的涡流成为壁,防止滞留在轮胎内的橡胶碎屑向比空气的涡流靠上方的位置卷起,维持该滞留状态。另一方面,即使在假设橡胶碎屑被卷入空气的涡流的情况下,该橡胶碎屑也仅乘坐空气的回旋流而旋转。其结果,能够适当地防止因充气而使轮胎内的橡胶碎屑侵入卡盘机构。在上述的方式的轮胎检查装置中,所述空气回旋供给部具有喷射部,该喷射部大致沿着假想地被描绘在所述轮胎内的假想曲线的切线方向喷射空气。在这样构成的轮胎检查装置中,通过向轮胎内的假想曲线的切线方向喷射空气而在轮胎内产生空气的涡流。而且,多个所述喷射部沿着所述假想曲线隔开间隔地配置。根据这样地构成,能够更可靠地产生空气的涡流。所述喷射部既可以设置在所述上轮辋上,也可以设置在下轮辋上,还可以设置在上轮辋与下轮辋之间。也能够构成为,具体而言,空气回旋供给部例如贯通所述上轮辋以及所述下轮辋中的至少一方而形成,具有空气通路,所述假想曲线大致假想地被描绘在所述空气通路的周围。或者,也能够构成为,在所述上轮辋与所述下轮辋之间插入有兼作所述空气通路的轴,设置有在所述上轮辋与所述下轮辋之间贯通所述轴而形成的分支空气通路,所述假想曲线大致假想地被描绘在所述分支空气通路的周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轮胎检查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主视图。图2是图1的轮胎检查装置的局部省略俯视图。图3是图1的轮胎检查装置的局部放大纵剖主视图、喷射部的俯视图。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轮胎检查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主视图。图5是第3实施方式的轮胎检查装置的局部省略纵剖主视图。图6是第4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喷射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轮胎检查装置1示于图1至图3。在该轮胎检查装置1中,在图1所示的上轮辋2与下轮辋4夹持着轮胎6的状态下,向轮胎6内供给空气,使轮胎6膨胀。在该膨胀状态下,使轮胎6以规定速度旋转,检查轮胎6的动态平衡。下轮辋4安装于支承旋转装置5,上轮辋2安装于虚线所示的升降装置,在将轮胎6安装于下轮辋4的状态下,通过升降装置使上轮辋2下降而夹持轮胎6。在上轮辋2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8,在该贯通孔8插通有上轮辋轴10,位于其头部的凸缘12与上轮辋2的上部的平坦的凹面(凹部的底面)14接触,通过螺栓(未图示)与凹面14结合。在上轮辋轴10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空气供给通路16。上轮辋轴10通过形成于下轮辋4的中央的贯通孔18,进入安装于下轮辋4的下部的支承旋转装置5内。在上轮辋2因升降装置而下降时,上轮辋轴10与位于支承旋转装置5的内部的空气供给源(未图示)结合,另外,上轮辋2、下轮辋4、轮胎6一体化,并且由支承旋转装置5提供给下轮辋4的旋转传递至轮胎6、上轮辋轴10和上轮辋2,上轮辋2、下轮辋4、轮胎6构成为一体地旋转。用于固定上轮辋2与下轮辋4的上下的位置关系的卡盘机构设置于该轮胎检查装置1。即,作为卡盘机构的一部分,在上轮辋轴10的下部外周面,沿着其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槽500,作为卡盘机构的其它的部分,四个爪块502隔开90度的间隔位于这些槽500的周围的规定位置。各爪块502安装于支承旋转装置5的壳体504,壳体504安装于下轮辋4。在爪块502的上轮辋轴10侧的端部形成有能够进入槽500的爪506。各爪块502以相对于上轮辋轴10能够进退的方式安装于壳体504。各爪块502的与上轮辋轴10相反侧的端部从壳体504向外部突出。在该突出部分安装有引导销508,这些引导销508插通配置于壳体504的外部的引导块510的引导槽512。引导槽512从上部到朝向下方的中途以直线状延伸,从中途朝向外侧向斜下方倾斜地延伸,之后直线延伸至下部。通过利用未图示的引导块510的驱动机构使引导块510上下移动,引导销508被引导槽512引导,由此,爪块502进退,爪506相对于槽500进入或后退。在图1中,示出了其右侧所示的爪块502的爪506进入到槽500的状态,示出了其左侧所示的爪块502的爪506从槽500后退的状态。在各爪506进入到一个槽500的状态下,上轮辋2与下轮辋4的上下的位置关系被固定。在爪506从槽500后退的状态下,上轮辋2与下轮辋4的上下的位置关系的固定被解除。上轮辋2与下轮辋4的固定状态的变化对测量精度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不在上轮辋轴10与壳体504的接触部产生磨损,对上轮辋轴10使用硬度高的材质,并且对上轮辋轴10进行防止产生磨损的表面处理。而且,在上轮辋轴10与壳体504的接触部涂敷有润滑剂以不发生磨损或烧粘。另外,在下轮辋4与上轮辋轴10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检查装置,使轮胎旋转而进行检查,其特征在于,/n该轮胎检查装置设置有空气回旋供给部,该空气回旋供给部使所述空气一边回旋一边向由上轮辋以及下轮辋夹持的所述轮胎内供给。/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轮胎检查装置,使轮胎旋转而进行检查,其特征在于,
该轮胎检查装置设置有空气回旋供给部,该空气回旋供给部使所述空气一边回旋一边向由上轮辋以及下轮辋夹持的所述轮胎内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回旋供给部具有喷射部,该喷射部大致沿着假想地被描绘在所述轮胎内的假想曲线的切线方向喷射所述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假想曲线为假想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喷射部沿着所述假想曲线隔开间隔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射部设置于所述上轮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东孝明宫崎晋一北本雅人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制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