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装置(1),具备:加热室(K),加热被处理物(W);冷却室(R),设置有贮存冷却油(Y)的油槽(32),并将在加热室中加热后的被处理物浸渍于冷却油进行冷却;减压部(5),将冷却室设为规定的减压压力,在减压压力中将被处理物浸渍于冷却油。
Heat treatment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处理装置
本公开内容涉及热处理装置。本申请基于2017年12月6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234578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在进行淬火等热处理的热处理装置中,为了冷却被处理物,将被处理物浸渍于贮存有冷却油的油槽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轴部件(被处理物)的热处理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的热处理装置中,为了有效且均匀地冷却被处理物,在油槽中设置搅拌器,使油槽内的冷却油循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629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例如不含有钼的碳钢这样的冷却性能(淬火性能)较差的原材料制成的被处理物中,通过以往的方法进行冷却无法迅速冷却被处理物,有时无法提高被处理物的硬度。本公开内容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与以往相比提高被处理物的硬度。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本公开内容的一方案的热处理装置具备:加热室,加热被处理物;冷却室,设置有贮存冷却油的油槽,将在上述加热室中加热后的上述被处理物浸渍于上述冷却油来冷却;减压部,将上述冷却室设为规定的减压压力,在上述减压压力中将上述被处理物浸渍于上述冷却油。在上述一方案的热处理装置中,上述减压部可以根据上述被处理物的材料组成来设定上述减压压力。在上述一方案的热处理装置中,可以还具备密闭门,划分上述加热室与上述冷却室,在将上述加热室以及上述冷却室设定为上述减压压力的状态中打开上述密闭门,由此使上述被处理物从上述加热室移动至上述冷却室并浸渍于上述冷却油。在上述一方案的热处理装置中,上述减压部可以设定上述减压压力,使得冷却前后的上述被处理物的温度差变大。在上述一方案的热处理装置中,上述减压部可以将上述减压压力设定为30kPa以下。在上述一方案的热处理装置中,可以还具备液流形成部,在上述冷却油中形成液流。在上述一方案的热处理装置中,上述液流形成部可以具备喷射喷嘴,配置在上述油槽的底部,朝向上方喷射气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内容,由于在减压下将被处理物浸渍于冷却油,即,在将冷却油的沸点降至低于常压的状态下将被处理物浸渍于冷却油,因此能够增大冷却前后的被处理物的温度差。作为其结果,能够使被处理物的冷却速度变得比常压的情况更快,由此能够使被处理物的组织结构细微化而提高被处理物的硬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公开内容的一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的整体的侧剖视图。图2示出本公开内容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油面圧力与冷却油的冷却曲线的相关性。图3示出本公开内容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油面圧力与被处理物的冷却曲线的相关性。图4A是示出本公开内容的一实施方式中配置在油槽的中央侧(远离油槽的各侧壁的位置)的被处理物在各油面圧力下的硬度的图表。图4B是示出本公开内容的一实施方式中配置在油槽的外侧(油槽的各侧壁附近的位置)的被处理物在各油面圧力下的硬度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内容的一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1是对被处理物W实施淬火处理的装置,具备加热部2、油冷部3(冷却部)、输送装置4、真空泵5以及两个开闭阀6A、6B(控制阀)。热处理装置1通过使在加热部2中加热后的被处理物W在油冷部3冷却,使被处理物W发生马氏体相变。被处理物W是由钢材等金属所形成的各种部件(金属部件)。被处理物W以被容纳在规定形状的输送托盘T的状态放入热处理装置1内进行淬火处理。加热部2具备加热腔20、离合式密闭门21、隔热部件22、发热体23以及载置台24等。加热腔20是形状设定为大致圆筒形且以中心轴线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式而横置的容器。在加热腔20的一端设置有离合式密闭门21。通过关闭离合式密闭门21使加热腔20的内部空间成为密闭状态,通过打开离合式密闭门21来打开加热腔20的内部空间。离合式密闭门21是存在于加热部2与油冷部3的边界的中间开闭门,对加热部2的内部空间与油冷部3的内部空间(油冷室R)进行隔离或连通。离合式密闭门21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开闭动作。隔热部件22是容纳在加热部2的内部的大致长方体状的中空部件。即,通过将规定尺寸的平板状隔热材料组装成长方体状,使隔热部件22形成为中空状且长方体状。另外,在隔热部件22中,与离合式密闭门21相对的平板状隔热材料由离合式密闭门21所支承,并根据离合式密闭门21的开闭而打开/封闭隔热部件22的内部空间。发热体23是设置在隔热部件22内的棒状部件。多个发热体23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于隔热部件22的上部以及下部。发热体23为陶瓷加热器或者石墨制的石墨加热器等电加热器,通过从未图示的电源供给电力而发热。另外,向发热体23的供电由上述控制装置所控制。在隔热部件22内的下部,载置台24被设置在下部的发热体23的上方。载置台24由氧化铝等陶瓷材料(隔热材料)形成,是载置有被处理物W的支承台。另外,具备有发热体23以及载置台24的隔热部件22的内部空间是用于加热被处理物W的加热室K。油冷部3具备冷却腔30、搬出搬入门31、油槽32、升降装置33、多个喷射喷嘴34以及惰性气体供给装置35等。冷却腔30是与上述加热腔20相邻设置的容器,冷却腔30的内部空间为油冷室R(冷却室)。油冷室R通过上述离合式密闭门21而与加热腔20的内部空间隔离或者连通。搬出搬入门31是用于将被处理物W搬入油冷室R以及从油冷室R搬出的开闭门。即,如图所示,搬出搬入门31设置在冷却腔30中与离合式密闭门21对置的位置,通过与输送装置4的协作将被处理物W搬入油冷室R或者从油冷室R搬出。搬出搬入门31由上述控制装置所控制。油槽32是设置在油冷室R的下部的容器,贮存规定量的冷却油Y。油槽32的上部被开放,以使升降装置33自由升降。在油槽32中,通过升降装置33的下降使被处理物W浸渍于冷却油Y来冷却,并通过升降装置33的上升使冷却完成的被处理物W从冷却油Y中被提起而停止冷却。升降装置33使载置有被处理物W的升降台36在油冷室R中上下升降。升降装置33通过使升降台36下降,使被处理物W相对于油槽32内的冷却油Y为浸渍状态,通过使升降台36上升,使被处理物W相对于冷却油Y为非浸渍状态。升降装置33由上述控制装置所控制。在油槽32的底部附近,多个喷射喷嘴34在水平方向上隔开规定距离而离散地配置。各喷射喷嘴34将由惰性气体供给装置35所供给的惰性气体(压缩气体)从油槽32的底部附近朝向上方喷射。即,使惰性气体从下方喷向浸渍于冷却油Y中的被处理物W,并通过惰性气体的喷射在冷却油Y中产生上下方向的对流。惰性气体供给装置35将惰性气体(压缩气体)供给至喷射喷嘴34。惰性气体供给装置35例如将一种惰性气体即氮气供给至喷射喷嘴34。惰性气体是即使接触在加热室K中被加热至高温的被处理物W也不会与构成被处理物W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另外,惰性气体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加热室,加热被处理物;/n冷却室,设置有贮存冷却油的油槽,将在所述加热室中加热后的所述被处理物浸渍于所述冷却油来冷却;/n减压部,将所述冷却室设为规定的减压压力,/n在所述减压压力中将所述被处理物浸渍于所述冷却油。/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6 JP 2017-2345781.一种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加热室,加热被处理物;
冷却室,设置有贮存冷却油的油槽,将在所述加热室中加热后的所述被处理物浸渍于所述冷却油来冷却;
减压部,将所述冷却室设为规定的减压压力,
在所述减压压力中将所述被处理物浸渍于所述冷却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部根据所述被处理物的材料组成来设定所述减压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密闭门,划分所述加热室与所述冷却室,
在将所述加热室以及所述冷却室设定为所述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胜俣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IHI机械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