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虚拟翻书设备,包括主控制机、红外光源、红外捕捉设备、基台、展示屏架和展示屏;主控制机内存储有展示信息;红外光源、红外捕捉设备设置在屋顶,组成光电感应器;基台和展示屏组成书模,书模设置在光电感应器下方;主控制机与红外捕捉设备之间连接有信号线;展示屏可展示主控制机内存储的信息;基台包括台座、承台和定位件;台座竖向设置在地面上;承台水平设置在台座上端;定位件设置在承台下表面上,定位件具有穿过承台的输出端;展示屏架包括架台;展示屏设置在展示屏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改进,展示屏可以相对于反光光线旋转。
A virtual re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虚拟翻书设备
本技术涉及多媒体,特别涉及一种虚拟翻书设备。
技术介绍
虚拟翻书又叫做隔空翻书、感应翻书、电子翻书、互动翻书、魔幻书、空中翻书等。虚拟翻书设备主要由光电感应器、虚拟翻书软件、计算机、液晶显示器(投影机和展示屏)等组成,液晶显示器直接播放(或投影机将成像页面直接投影到展示屏上)来展现电子书,用户只需站在液晶显示器(展示屏)前方进行阅读,当需要翻页时候,只需要伸出手臂在空中做左右摆臂动作,安装的光电感应器获得用户的动作,并将动作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计算机上的虚拟翻书软件对信号进行处理、判断,并驱动多媒体画面进行翻页,同时将翻页后的页面信息通过投影仪投影到展示屏上面进行展示。虚拟翻书形式新颖,视觉冲击力强,给人以新奇感,而且可以展示的信息量大,趣味性较强,然而现有的虚拟翻书设备的展示屏固定在基台上,当环境的光线不理想而出现反光时,会影响用户的阅读,使用户眼睛产生不适感,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翻书设备,它通过结构改进,展示屏可以相对于反光光线旋转。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虚拟翻书设备,包括主控制机、红外光源、红外捕捉设备、基台和展示屏;主控制机内存储有展示信息;红外光源、红外捕捉设备设置在屋顶,组成光电感应器;基台和展示屏组成书模,书模设置在光电感应器下方;主控制机与红外捕捉设备之间连接有信号线;展示屏可展示主控制机内存储的信息;基台包括台座、承台和定位件;台座竖向设置在地面上,其下端较大,上端呈圆柱状;承台呈圆盘状,其水平设置在台座上端;定位件设置在承台下表面上,定位件具有穿过承台的输出端;包括展示屏架;展示屏架包括架台;架台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架台的中心与承台的中心通过竖向转轴转动连接;架台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一圈与定位杆输出端对应的定位槽;展示屏设置在展示屏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上述隔空翻书设备时,输出端的上端配合在一个定位槽里,使架台与承台之间不能转动;红外光源向体验区发射红外光,红外捕捉设备实时采集体验区图像信息兵传送给主控制机,主控制机内的虚拟翻书系统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当用户站在展示屏屏幕前,向左或向右挥动手臂时,虚拟翻书系统根据信号驱动多媒体画面进行翻页,并将页面信息传输给展示屏进行展示。当环境的光线不理想而出现反光,影响阅读或引起用户眼睛产生不适感时,调节输出端使其上端退出定位槽,此时转动架台使展示屏转动到适合阅读的角度,调节输出端使其上端伸进定位槽中,将架台与承台之间的角度限制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定位件包括外壳、定位杆、挡片、弹簧和拉环;外壳为上端开口结构,其开口端固定连接在承台下表面上;定位杆竖向设置,中部位于外壳内,上、下端分别穿过承台、外壳封闭端并伸出;挡片固定连接在定位杆中部,位于外壳内;弹簧设置在挡片和外壳封闭端之间,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有将弹簧推向承台的趋势;拉环连接在定位杆的下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架台与承台之间的角度时,向下拉动拉环,使定位杆的上端退出定位槽,挡片压缩弹簧,弹簧形变量变大,此时转动架台使展示屏转动到适合阅读的角度,定位杆在弹簧的作用下伸进定位槽中,将架台与承台之间的角度限制住;使用定位件控制输出端的输出,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架台的短边大于承台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架台的短边大于承台的直径,使架台在旋转时,承台的边缘始终不会伸出架台外,方便用户的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展示屏架还包括架框和支撑杆;架框为矩形框架,其倾斜设置,架框的下边与架台的一条边铰接;支撑杆有的上端通过横向转轴与架框的上边铰接,下端通过横向转轴与架台远离架框的一边铰接;支撑杆的长度可调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书模的安装位置在墙角等位置或用户有需求,而不适合旋转展示屏架时,调节支撑杆的长度,使架台和架框之间的角度变小或变大,即展示屏的倾斜角度发生改变,减小展示屏的反光程度,使用户可以较舒适地继续阅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包括上杆、下杆和转筒;上杆的下端和下杆的上端开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转筒的上、下端都开设有内螺纹,分别螺接在上杆的下端和下杆的上端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支撑杆时,旋转转筒,上杆的下端和下杆的上端由于螺纹方向相反而靠近或远离,从而达到调节支撑杆的长度的效果,操作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有两条,两条支撑杆的上端分别通过横向转轴与架框上边的两端铰接,两条支撑杆的下端分别通过横向转轴与架台远离架框的一边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根支撑杆,使支撑杆对架框的支撑更稳定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定位件设置在承台的下表面靠近边缘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件设置在承台的下表面靠近边缘处,方便用户调节。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使用上述隔空翻书设备时,输出端的上端配合在一个定位槽里,使架台与承台之间不能转动;光电感应器实时采集体验区图像信息兵传送给主控制机,主控制机内的虚拟翻书系统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当用户站在展示屏屏幕前,向左或向右挥动手臂时,虚拟翻书系统根据信号驱动多媒体画面进行翻页,并将页面信息传输给展示屏进行展示;当环境的光线不理想而出现反光,影响阅读或引起用户眼睛产生不适感时,调节输出端使其上端退出定位槽,此时转动架台使展示屏转动到适合阅读的角度,调节输出端使其上端伸进定位槽中,将架台与承台之间的角度限制住;2.设置定位件,使输出端的输出方便快捷;展示屏架的结构使得展示屏在水平旋转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使用户能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反射光对阅读在干扰,同时也使隔空翻书设备展示屏角度的调节能用在在更多的场景。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虚拟翻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虚拟翻书设备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定位件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架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控制机;2、红外光源;3、红外捕捉设备;4、基台;40、台座;41、承台;42、定位件;420、外壳;421、定位杆;422、挡片;423、弹簧;424、拉环;5、展示屏架;50、架台;500、定位槽;51、架框;52、支撑杆;520、上杆;521、下杆;522、转筒;6、展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虚拟翻书设备,包括主控制机1、红外光源2、红外捕捉设备3、基台4、展示屏架5和展示屏6;主控制机1可采用PC机,主控制机1内装有虚拟翻书软件并存储有电子书的信息;红外光源2、红外捕捉设备3组成光电感应器;基台4、展示屏架5和展示屏6组成书模;光电感应器捕捉用户的动作,并将信号传输给主控制机1,主控制机1上的虚拟翻书软件对信号进行处理、判断,并驱动多媒体画面进行翻页,再将页面信息传递给书模进行展示。光电感应器设置在屋顶,红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虚拟翻书设备,包括主控制机(1)、红外光源(2)、红外捕捉设备(3)、基台(4)和展示屏(6);主控制机(1)内存储有展示信息;红外光源(2)、红外捕捉设备(3)设置在屋顶,组成光电感应器;基台(4)和展示屏(6)组成书模,书模设置在光电感应器下方;主控制机(1)与红外捕捉设备(3)之间连接有信号线;展示屏(6)可展示主控制机(1)内存储的信息;其特征在于:基台(4)包括台座(40)、承台(41)和定位件(42);台座(40)竖向设置在地面上,上端呈圆柱状;承台(41)呈圆盘状,其水平设置在台座(40)上端;定位件(42)设置在承台(41)下表面上,定位件(42)具有穿过承台(41)的输出端;包括展示屏架(5);展示屏架(5)包括架台(50);架台(50)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架台(50)的中心与承台(41)的中心通过竖向转轴转动连接;架台(50)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一圈与定位杆(421)输出端对应的定位槽(500);展示屏(6)设置在展示屏架(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翻书设备,包括主控制机(1)、红外光源(2)、红外捕捉设备(3)、基台(4)和展示屏(6);主控制机(1)内存储有展示信息;红外光源(2)、红外捕捉设备(3)设置在屋顶,组成光电感应器;基台(4)和展示屏(6)组成书模,书模设置在光电感应器下方;主控制机(1)与红外捕捉设备(3)之间连接有信号线;展示屏(6)可展示主控制机(1)内存储的信息;其特征在于:基台(4)包括台座(40)、承台(41)和定位件(42);台座(40)竖向设置在地面上,上端呈圆柱状;承台(41)呈圆盘状,其水平设置在台座(40)上端;定位件(42)设置在承台(41)下表面上,定位件(42)具有穿过承台(41)的输出端;包括展示屏架(5);展示屏架(5)包括架台(50);架台(50)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架台(50)的中心与承台(41)的中心通过竖向转轴转动连接;架台(50)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一圈与定位杆(421)输出端对应的定位槽(500);展示屏(6)设置在展示屏架(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翻书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位件(42)包括外壳(420)、定位杆(421)、挡片(422)、弹簧(423)和拉环(424);外壳(420)为上端开口结构,其开口端固定连接在承台(41)下表面上;定位杆(421)竖向设置,中部位于外壳(420)内,上、下端分别穿过承台(41)、外壳(420)封闭端并伸出;挡片(422)固定连接在定位杆(421)中部,位于外壳(420)内;弹簧(4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盛世永信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