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690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电显示器,包括装配壳体和设置于装配壳体内的电子器件,所述装配壳体具有一显示端面以及位于显示端面的相对两侧的固定侧面,所述显示端面向外围延伸形成抵触端,所述固定侧面均设有弹性卡接片,所述弹性卡接片包括固定段、导向段和卡接段,所述固定段固定于装配壳体的固定侧面,所述导向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段,其第二端朝显示端面的抵触端方向并向外延伸,所述卡接段连接导向段的第二端且向内延伸,并与显示端面的抵触端共同形成弹性卡接部。带电显示器插入开关柜中时,弹性卡接部自动卡接开关柜的开口端,无需额外的固定操作,结构简单,装配更为简便。

A charged dis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显示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简便的带电显示器。
技术介绍
带电显示器能用于开关柜,能够指示高压电路是否带电,与高压电容传感器配合构成高压带电显示系统。但现有的带电显示器进行装配时通常采用螺丝螺接固定于开关柜中,装配较为复杂,且需要螺丝刀等工具,时间花费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带电显示器,采用弹性卡接的结构替代现有螺丝螺接的结构,使得装配更为简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电显示器,包括装配壳体和设置于装配壳体内的电子器件,所述装配壳体具有一显示端面以及位于显示端面的相对两侧的固定侧面,所述显示端面向外围延伸形成抵触端,所述固定侧面均设有弹性卡接片,所述弹性卡接片包括固定段、导向段和卡接段,所述固定段固定于装配壳体的固定侧面,所述导向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段,其第二端朝显示端面的抵触端方向并倾斜向外延伸,所述卡接段连接导向段的第二端且向内延伸,并与显示端面的抵触端共同形成弹性卡接部。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段还延伸至抵触端内,所述抵触端开设有让位于卡接段的让位缺口。进一步的,还包括环形端盖,所述环形端盖自显示端面固定盖合于抵触端上。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段呈“V”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卡接片的固定段、导向段和卡接段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壳体的固定侧面具有一插槽,所述弹性卡接片的固定段固定插设于插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弹性卡接片的固定段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弹性卡接片的固定段还向第二连接孔内延伸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向第一连接孔内弯折。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壳体的固定侧面还设有导向槽。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带电显示器在插入开关柜的过程中,弹性卡接片的导向段抵触于开关柜的开口端,并随着继续插入而向内产生弹性形变,直至完全插入时,带电显示器的抵触端抵触于开关柜的开口端的外侧而限制继续插入;同时,弹性卡接片的导向段脱离开关柜的开口端而向外恢复形变,使得卡接段抵触于开关柜的开口端的内侧,进而使开关柜的开口端卡接于由弹性卡接片的卡接段与显示端面的抵触端共同形成的弹性卡接部内,实现自动卡接固定;无需额外的固定操作,结构简单,装配更为简便。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带电显示器的外观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另一角度的带电显示器的外观示意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带电显示器的分解示意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带电显示器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弹性卡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电显示器,包括装配壳体10和设置于装配壳体10内的电子器件(未示出),具体的,设置于装配壳体10内的电子器件的类型、型号以及连接关系等均为现有技术,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早已掌握的,在此不再详述。所述装配壳体10为立方体结构,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所述装配壳体10具有一显示端面101以及位于显示端面101的相对两侧的固定侧面102,所述显示端面101向外围延伸形成抵触端11,所述固定侧面102均设有弹性卡接片20,所述弹性卡接片20包括固定段21、导向段22和卡接段23,所述固定段21固定于装配壳体10的固定侧面102,所述导向段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段21,其第二端朝显示端面101的抵触端11方向并倾斜向外延伸,所述卡接段23连接导向段22的第二端且向内延伸,并与显示端面101的抵触端11共同形成弹性卡接部40。带电显示器在插入开关柜的过程中,弹性卡接片20的导向段22抵触于开关柜的开口端,并随着继续插入而向内产生弹性形变,直至完全插入时,带电显示器的抵触端11抵触于开关柜的开口端的外侧而限制继续插入;同时,弹性卡接片20的导向段22脱离开关柜的开口端而向外恢复形变,使得卡接段23抵触于开关柜的开口端的内侧,进而使开关柜的开口端卡接于由弹性卡接片20的卡接段23与显示端面101的抵触端11共同形成的弹性卡接部40内,实现自动卡接固定,完成装配;无需额外的固定操作,结构简单,装配更为简便。需要拆卸时,只要将两侧的固定侧面102的弹性卡接片20的导向段22向内压缩,使卡接段23脱离抵触,即可轻易拔出。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段23还延伸至抵触端11内,所述抵触端11开设有让位于卡接段23的让位缺口111,增长卡接段23的长度,使卡接段23的结构更为稳定,不易变形。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环形端盖30,所述环形端盖30自显示端面101固定盖合于抵触端11上。所述环形端盖30盖住所述抵触端11的让位缺口111,防止弹性卡接片20的卡接段23伸出。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段23呈“V”形结构,该“V”形结构的其中一侧作为抵触开关柜的开口端的内侧,另一侧作为加强段延伸至抵触端11内;同时,“V”形结构的设置消除了尖端结构,防止尖端结构抵触开关柜的开口端的内侧时与之卡住,方便脱离操作。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接片20的固定段21、导向段22和卡接段23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冲压一体成型,成型简便、效率高。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组装焊接成型。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壳体10的固定侧面102具有一插槽(未示出),所述弹性卡接片20的固定段21固定插设于插槽内,采用插设固定的方式,结构简单,装配更简便。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固定。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有第一连接孔104,所述弹性卡接片20的固定段21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04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11,所述弹性卡接片20的固定段21还向第二连接孔211内延伸有固定部212,所述固定部212向第一连接孔104内弯折,实现进一步固定,能够有效防止弹性卡接片脱出;图4所示为固定部212未进行弯折的状态。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如直接采用螺丝等固定件穿设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4和第二连接孔211进行固定等。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壳体10的固定侧面102还设有导向槽103,带电显示器在插入时,能够通过导向槽103进行导向,插入定位更准。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电显示器,包括装配壳体和设置于装配壳体内的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壳体具有一显示端面以及位于显示端面的相对两侧的固定侧面,所述显示端面向外围延伸形成抵触端,所述固定侧面均设有弹性卡接片,所述弹性卡接片包括固定段、导向段和卡接段,所述固定段固定于装配壳体的固定侧面,所述导向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段,其第二端朝显示端面的抵触端方向并倾斜向外延伸,所述卡接段连接导向段的第二端且向内延伸,并与显示端面的抵触端共同形成弹性卡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显示器,包括装配壳体和设置于装配壳体内的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壳体具有一显示端面以及位于显示端面的相对两侧的固定侧面,所述显示端面向外围延伸形成抵触端,所述固定侧面均设有弹性卡接片,所述弹性卡接片包括固定段、导向段和卡接段,所述固定段固定于装配壳体的固定侧面,所述导向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段,其第二端朝显示端面的抵触端方向并倾斜向外延伸,所述卡接段连接导向段的第二端且向内延伸,并与显示端面的抵触端共同形成弹性卡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段还延伸至抵触端内,所述抵触端开设有让位于卡接段的让位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端盖,所述环形端盖自显示端面固定盖合于抵触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普格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