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用甲醛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674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气净化器类电器产品的性能检测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检测用甲醛发生装置,包括甲醛溶液储藏罐,所述甲醛溶液储藏罐内设置有溶液吸管,所述溶液吸管连接至微量进样器的进液口处,微量进样器的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自由端端口位于甲醛气体发生管管口的上方,所述甲醛气体发生管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甲醛气体发生管与甲醛气体储藏罐通过通气管连接,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连接有出气管。从而可以实现一次加注多次使用的使用效果,进而真实模拟空气净化器实际使用场景,提高空气净化器除甲醛指标测定的准确度。并且,由于无需反复进行人工操作,所以可以减少人为操作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

Formaldehyde generator for te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用甲醛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电、环境检测及研究领域,特别是涉及空气净化器类电器产品的性能检测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检测用甲醛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GB/T18883-2002》规定,空气室内甲醛浓度应该≤0.1mg/m2,也就是说按照这一国家标准来说,在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不得超过0.1毫克。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专家指出当甲醛污染浓度高于0.06mg/m时,也会导致儿童发生气喘等刺激反应。因此,相对于国家标准来说,以0.06mg/m2是更加安全的指标。但是很多家具等材料中都会释放甲醛。因此,在家电,特别是空气净化器类的家电中,研究人员开发了具有除甲醛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目前,针对这一性能,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测定甲醛CADR值。也就是说,在30立方米的密闭实验舱中,一次性注入1±0.20mg/m2的甲醛,进而测算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但是应当了解的是,这一浓度显著高于常见的家庭空气环境中的甲醛浓度。净化效率随着浓度的降低也在减低,因此这种模拟场景下测得的净化器性能并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应用中的真实场景。同时,这种方式也没有考虑到甲醛在日常生活中是逐渐缓释在空气中的情况。如果要尽量满足甲醛发生器对日常甲醛产生的模拟真实性,就必须少量、多次将甲醛加入到密闭实验舱内。这种添加操作不仅十分繁琐,而且反复添加甲醛的操作方式也会极大地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同时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操作方式也使得检测环境不稳定。因此,更加真实的、准确的低浓度甲醛超标场景无法再实验中得到模拟,这一使得空气净化器类产品的除甲醛指标测定不能真实、准确反映其在日常应用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无法实现真实模拟现实情境下甲醛的发生状态,造成空气净化器类产品除甲醛性能数据不准确,不能反映其应用状态下真实除甲醛性能指标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检测用甲醛发生装置,包括甲醛溶液储藏罐,所述甲醛溶液储藏罐内设置有溶液吸管,所述溶液吸管的一端靠近甲醛溶液储藏罐底部,另外一端连接至微量进样器的进液口处,微量进样器的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自由端端口位于甲醛气体发生管管口的上方,所述出液管的自由端端口以及甲醛气体发生管管口封装在密封的透明罩体内,所述甲醛气体发生管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甲醛气体发生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口,还包括有甲醛气体储藏罐,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的侧壁上对应第一通气口开设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之间通过通气管连接,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的底部安装有气体流量泵,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三通气口,所述第三通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上述各构件均封装在外壳内,还包括有与所述气体流量泵连接的流量泵开关,所述流量泵开关外露在外壳外表面。应该理解的是,由于甲醛溶液是具有挥发性的,所以用于储藏甲醛溶液的甲醛溶液储藏罐应该是附盖的,并且盖子与罐体之间具有很好的密闭性,从而保证甲醛储藏过程中的稳定性。这样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在国标规定的安全环境下将甲醛装入到甲醛溶液储藏罐中,然后少量、多次利用微量进样器将微量的甲醛液加入到甲醛气体发生管中,并在甲醛气体发生管中利用加热器在特定温度下裂解形成甲醛气体,通过通气管进入到甲醛气体储藏罐中。利用甲醛气体储藏罐的缓冲作用,通过调节流量调节旋钮,在气体流量泵的作用下,按照特定的流量从出气管中排出,从而实现一种可控式的甲醛气体排放动作,提高甲醛发生模拟的真实性,进一步提高空气进化器相关性能检测的准确度。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上还设置有流量控制器,并且流量控制器受到与其连接的流量调节旋钮的控制。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有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分别设置在外壳底面的四个角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微量进样器为自动进样器,微量进样器通过与其电气连接的微量进样器控制器控制,所述微量进样器控制器安装在外壳上。微量进样器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半自动的,或者是全自动的,其电气控制方法参考现有技术中进样器的电气控制方法。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式,还包括有互动式触摸显示屏,所述互动式触摸显示屏安装在外壳上,并且互动式触摸显示屏与加热器电气连接。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这里电源开关是整个装置的电源开关,从而可以将插电和通电变成两个分隔的状态。从而控制整个装置的开关状态,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分别设置在甲醛气体发生管和甲醛气体储藏罐的中上部。采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可以实现一次加注多次使用的使用效果,从而可以真实模拟空气净化器实际使用场景,提高空气净化器除甲醛指标测定的准确度。并且,由于无需反复进行人工操作,所以可以减少人为操作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检测用甲醛发生装置示意图。为了能够表明内部结构,在本示意图中我们对外壳进行了透明化处理,实际使用中该部分可以不透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中所示的检测用甲醛发生装置,包括甲醛溶液储藏罐1,所述甲醛溶液储藏罐1内设置有溶液吸管2,所述溶液吸管2的一端靠近甲醛溶液储藏罐底部,另外一端连接至微量进样器的进液口3处,应该理解的是,由于甲醛溶液是具有挥发性的,所以用于储藏甲醛溶液的甲醛溶液储藏罐应该是附盖的,并且盖子与罐体之间具有很好的密闭性,从而保证甲醛储藏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图1中我们看到,所述溶液吸管2从储液罐密封盖4中穿出,并连接至进液口3处。微量进样器的出液口5连接有出液管6,所述出液管6的自由端端口位于甲醛气体发生管7管口的上方,所述出液管6的自由端端口(进样口)61以及甲醛气体发生管25管口封装在密封的透明罩8罩体内,所述甲醛气体发生管7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9,所述甲醛气体发生管7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口10,还包括有甲醛气体储藏罐11,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11的侧壁上对应第一通气口10开设有第二通气口12,所述第一通气口10与第二通气口12之间通过通气管13连接,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11的底部安装有气体流量泵14,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1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三通气口15,所述第三通气口15处连接有出气管16,上述各构件均封装在外壳17内,还包括有与所述气体流量泵14连接的流量泵开关18,所述流量泵开关18外露在外壳17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我们看到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气管16上还设置有流量控制器19,并且流量控制器受到与其连接的流量调节旋钮20的控制。进如图1中所示,我们能够看到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有装置底座21,所述装置底座21分别设置在外壳底面的四个角处。这样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在国标规定的安全环境下将甲醛装入到甲醛溶液储藏罐中,然后少量、多次利用微量进样器将微量的甲醛液加入到甲醛气体发生管中,并在甲醛气体发生管中利用加热器在特定温度下裂解形成甲醛气体,通过通气管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检测用甲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甲醛溶液储藏罐,所述甲醛溶液储藏罐内设置有溶液吸管,所述溶液吸管的一端靠近甲醛溶液储藏罐底部,另外一端连接至微量进样器的进液口处,微量进样器的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自由端端口位于甲醛气体发生管管口的上方,所述出液管的自由端端口以及甲醛气体发生管管口封装在密封的透明罩体内,所述甲醛气体发生管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甲醛气体发生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口,还包括有甲醛气体储藏罐,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的侧壁上对应第一通气口开设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之间通过通气管连接,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的底部安装有气体流量泵,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三通气口,所述第三通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上述各构件均封装在外壳内,还包括有与所述气体流量泵连接的流量泵开关,所述流量泵开关外露在外壳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用甲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甲醛溶液储藏罐,所述甲醛溶液储藏罐内设置有溶液吸管,所述溶液吸管的一端靠近甲醛溶液储藏罐底部,另外一端连接至微量进样器的进液口处,微量进样器的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自由端端口位于甲醛气体发生管管口的上方,所述出液管的自由端端口以及甲醛气体发生管管口封装在密封的透明罩体内,所述甲醛气体发生管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甲醛气体发生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口,还包括有甲醛气体储藏罐,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的侧壁上对应第一通气口开设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之间通过通气管连接,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的底部安装有气体流量泵,所述甲醛气体储藏罐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三通气口,所述第三通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上述各构件均封装在外壳内,还包括有与所述气体流量泵连接的流量泵开关,所述流量泵开关外露在外壳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用甲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健李欣刘杰周传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认倍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