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167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40
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系统,包括壳体,壳体下方设置有底座,壳体内安装有控制器、传感器和电源,底座和壳体之间通过升降杆连接,壳体的底板上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上方设置有通风道,通风道内设置有传感器座,通风道一端的壳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抽风机,通风道由上半弧和下半弧拼接构成,下半弧上均匀的设置有传感器座,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电缆与电源连接,壳体侧壁外侧设置有显示屏、电源开关和切换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壳体通过升降杆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车轮便于移动,同时升降杆的设计便于调整壳体的高度,进而调整通风管的高度,来更好的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在通风管内设置多个传感器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安装的传感器。

An indoor environment det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室内环境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它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在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居住的环境开始恶化,在室内环境中,如车间、会议室、候车室、办公场所以及家庭屋内等,当今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伤害,有必要对室内环境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可吸入颗粒物检测与清洁,同时,室内空气检测、净化装置能同时检测、净化室内微尘和挥发性有机气体,在净化空气的过程中,初效过滤器过滤粒径较大的微尘,高效微尘过滤器采用高效率空气微粒过滤材料,可有效清除0.3μm以上颗粒物。气体催化吸附分解过滤器可以吸附催化分解气流中的微量挥发,减少对人体的伤害。现有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一般分为手持式和台式,环境监测系统,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不方便移动工作模式单一和调整工作高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环境监测系统,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不方便移动工作模式单一和不方便调整工作高度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系统,包括壳体,壳体下方设置有底座,壳体内安装有控制器、传感器和电源,所述底座和壳体之间通过升降杆连接,壳体为上方开口的盒体,壳体的底板上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上方设置有通风道,通风道内设置有传感器座,通风道一端的壳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抽风机,壳体顶部设置有上盖;所述通风道由上半弧和下半弧拼接构成,下半弧固定在壳体侧壁上,上半弧通过连板固定在上盖下表面;下半弧上均匀的设置有至少三个传感器座,传感器座底部设置有过线孔,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电缆与电源连接,壳体前壁外侧设置有显示屏、电源开关和切换按钮。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两侧设置有插接板,插接板与控制器电连接,插接板上设置有插接座。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杆槽,升降杆槽能够完全容纳升降杆。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缓冲垫,壳体降下来后壳体底部与缓冲垫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车轮,其中两个车轮为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按钮用于控制显示屏切换界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壳体通过升降杆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车轮便于移动,同时升降杆的设计便于调整壳体的高度,进而调整通风管的高度,来更好的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在通风管内设置多个传感器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安装的传感器,来实现对室内环境不同的检测需求;通风管采用上、下两个半弧对接而成,通风管的上半弧与上盖固定连接,通过提起上盖将上半弧与下半弧分开,方便传感器的拆装;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控制器两侧的插接板上的插接座插接,便于连接传感器,大大提高了更换传感器的速度,使得设备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壳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提手,2为上盖,3为连板,4为上半弧,5为抽风机,6为下半弧,7为壳体,8为传感器座,9为插接板,10为插接座,11为升降杆,12为缓冲垫,13为升降杆槽,14为车轮,15为底座,16为处理器,17为电缆,18为插接座,19为电源,20为传感器,21为显示屏,22为电源开关,23为切换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系统,包括壳体7,壳体7为上方开口的盒体,壳体7下方设置有底座15,壳体7内安装有控制器16、传感器20和电源19,控制器20和电源20安装在壳体7的底板上。底座15和壳体7之间通过升降杆11连接,控制器20的斜上方设置有通风道,通风道内设置有传感器座8,通风道一端的壳体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抽风机5,抽风机5的进气口与通风道连通;壳体7的顶部设置有上盖2,上盖2的尺寸与壳体7内侧壁尺寸一致,上盖2能卡在壳体7的开口处。通风道由上半弧4和下半弧6拼接构成,下半弧6固定在壳体7的侧壁上,上半弧4通过连板3固定在上盖2的下表面;下半弧6上均匀的设置有四个传感器座8,传感器座8为圆筒形,传感器座8的底部设置有圆形或者方形的过线孔10,传感器20安装在传感器座8内,传感器20的电缆能够穿过过线孔10。传感器20通过电缆与控制器16连接,控制器16通过电缆与电源19连接,壳体7的前壁外侧设置有显示屏21、电源开关22和切换按钮23,显示屏21用于显示传感器20检测的空气质量信息,切换按钮23包括上切换按钮和下切换按钮,用于切换显示屏的界面,方便使用人员查看检测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6两侧设置有插接板9,插接板9与控制器16电连接,插接板9上设置有插接座18,插接座18用于连接传感器16的电缆线。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5为一个六面金属体,在底座15内设置有升降杆槽13,升降杆槽13内用于容纳升降杆11,升降杆11完全降下后,能够完全放入升降杆槽13内。在底座15的顶部设置有四个缓冲垫12,壳体7降下来后壳体7的底部与缓冲垫12接触,缓冲垫12对壳体7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壳体7内的控制器和传感器20等电子元件不受震动损坏。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5下方设置有车轮14,其中位于同一端的两个车轮为万向轮,该设计使得底座15在移动的时候方便转向。工作原理:打开上盖,将需要的单个或者多个传感器插入到传感器座内,传感器的电缆经过过线孔连接至控制器两侧的插线板上的插接座内,将上盖盖上固定后,通过提手将壳体向上提,达到所需高度后,转动升降杆相邻节进行锁死,移动底座到室内合适位置,按下电源开关,抽风机开始工作,风从壳体内的通风道流过,被传感器检测;为了提高检测速度,可是调大抽风机的功率,完成快速检测。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可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系统,包括壳体,壳体下方设置有底座,壳体内安装有控制器、传感器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壳体之间通过升降杆连接,壳体为上方开口的盒体,壳体的底板上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上方设置有通风道,通风道内设置有传感器座,通风道一端的壳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抽风机,壳体顶部设置有上盖;所述通风道由上半弧和下半弧拼接构成,下半弧固定在壳体侧壁上,上半弧通过连板固定在上盖下表面;下半弧上均匀的设置有至少三个传感器座,传感器座底部设置有过线孔,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电缆与电源连接,壳体前壁外侧设置有显示屏、电源开关和切换按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系统,包括壳体,壳体下方设置有底座,壳体内安装有控制器、传感器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壳体之间通过升降杆连接,壳体为上方开口的盒体,壳体的底板上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上方设置有通风道,通风道内设置有传感器座,通风道一端的壳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抽风机,壳体顶部设置有上盖;所述通风道由上半弧和下半弧拼接构成,下半弧固定在壳体侧壁上,上半弧通过连板固定在上盖下表面;下半弧上均匀的设置有至少三个传感器座,传感器座底部设置有过线孔,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电缆与电源连接,壳体前壁外侧设置有显示屏、电源开关和切换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陈艳丽黄玉英张红娟赵土钦李垚垚李玲鸽芮雪朱艳格王智隆高恺彬王梅韩梦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佳立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