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漏磁探伤机用铸胶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666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漏磁探伤机用铸胶滚轮,涉及漏磁探伤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漏磁探伤机滚轮采用刚性材料,虽承重好,但金属滚轮表面比较光滑,摩擦力小,钢管在滚轮上转动时易打滑的问题。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壳体,所述驱动机构壳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支撑臂组,所述第一支撑臂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臂组,所述第一支撑臂组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支撑臂组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和第一滚轮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包胶,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两侧均设置有轴承盖,所述轴承盖的内部设置有螺孔。

A casting roller for steel tube magnetic flux leakage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漏磁探伤机用铸胶滚轮
本技术涉及漏磁探伤机
,具体为一种钢管漏磁探伤机用铸胶滚轮。
技术介绍
漏磁探伤指的是借助于该磁痕来显示铁磁材料及其制品的缺陷情况,漏磁探伤可探测露出表面,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也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缺陷,也可探测未露出表面,而是埋藏在表面下几毫米的近表面极细微裂纹、发纹、白点、折叠、夹杂物等缺陷,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随着工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对优质钢管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钢管在漏磁探伤机输送时需要驱动滚轮使其前进。但是,现有漏磁探伤机滚轮采用刚性材料,虽承重好,但金属滚轮表面比较光滑,摩擦力小,钢管在滚轮上转动时易打滑;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钢管漏磁探伤机用铸胶滚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漏磁探伤机用铸胶滚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漏磁探伤机滚轮采用刚性材料,虽承重好,但金属滚轮表面比较光滑,摩擦力小,钢管在滚轮上转动时易打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漏磁探伤机用铸胶滚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漏磁探伤机用铸胶滚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壳体(3),所述驱动机构壳体(3)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支撑臂组(4),所述第一支撑臂组(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臂组(20),所述第一支撑臂组(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滚轮(5),所述第二支撑臂组(2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轮(13),所述第二滚轮(13)和第一滚轮(5)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轴(6),所述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13)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包胶(18),所述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13)的两侧均设置有轴承盖(21),所述轴承盖(21)的内部设置有螺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漏磁探伤机用铸胶滚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壳体(3),所述驱动机构壳体(3)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支撑臂组(4),所述第一支撑臂组(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臂组(20),所述第一支撑臂组(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滚轮(5),所述第二支撑臂组(2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轮(13),所述第二滚轮(13)和第一滚轮(5)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轴(6),所述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13)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包胶(18),所述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13)的两侧均设置有轴承盖(21),所述轴承盖(21)的内部设置有螺孔(22),所述驱动机构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架(8),所述电机架(8)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2),所述电机架(8)的上方设置有变频电机(9),所述变频电机(9)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联轴器(10),所述转轴(6)的一端与联轴器(10)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10)的后端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学吴国标赵齐兵杨善利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安科精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