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61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螺钉连接有中控器,所述壳体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玻璃缸,所述玻璃缸的顶端插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端螺接有泄压阀,所述壳体的内腔前侧沿左右方向螺钉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左侧顶端螺接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的外壁顶端贯穿壳体的顶端外壁并与玻璃缸的外壁左侧顶端密封连接,所述壳体的左侧后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安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右端均延伸进壳体的内腔。该高效气密性检测装置,减少了操作步骤,降低了人力耗费,提高了检测效率,避免并替代了打压步骤,防止气压过高泄露发生危险,保证了检测的安全性。

A kind of high efficiency air tightness te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检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气密性检测是应用于飞机、汽车外壳、舰船及内部容器的严密完整性评估,为运输部门、军事部门和基础工业提高车辆、飞行器、舰船等密闭性而开发的质量控制应用,气密性试验主要是检验容器的各联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传统气密性检测装置主要由人工对产品进行组装检测,检测过程需要对产品进行固定、连接、打压、肥皂水涂抹等,操作过程复杂,耗费人力,检测效率低,且打压过程若产品质量要求不合格或充压管连接不牢,气压过高易发生危险,无法保证检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气密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螺钉连接有中控器,所述壳体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玻璃缸,所述玻璃缸的顶端插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端螺接有泄压阀,所述壳体的内腔前侧沿左右方向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侧螺钉连接有中控器,所述壳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玻璃缸(3),所述玻璃缸(3)的顶端插接有密封盖(4),所述密封盖(4)的顶端螺接有泄压阀(2),所述壳体(1)的内腔前侧沿左右方向螺钉连接有真空泵(8),所述真空泵(8)的左侧顶端螺接有真空管(5),所述真空管(5)的外壁顶端贯穿壳体(1)的顶端外壁并与玻璃缸(3)的外壁左侧顶端密封连接,所述壳体(1)的左侧后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安装有进水管(6)和出水管(7),且进水管(6)和出水管(7)的右端均延伸进壳体(1)的内腔,所述进水管(6)的外壁右端螺接有第一电磁水阀(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侧螺钉连接有中控器,所述壳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玻璃缸(3),所述玻璃缸(3)的顶端插接有密封盖(4),所述密封盖(4)的顶端螺接有泄压阀(2),所述壳体(1)的内腔前侧沿左右方向螺钉连接有真空泵(8),所述真空泵(8)的左侧顶端螺接有真空管(5),所述真空管(5)的外壁顶端贯穿壳体(1)的顶端外壁并与玻璃缸(3)的外壁左侧顶端密封连接,所述壳体(1)的左侧后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安装有进水管(6)和出水管(7),且进水管(6)和出水管(7)的右端均延伸进壳体(1)的内腔,所述进水管(6)的外壁右端螺接有第一电磁水阀(9),所述出水管(7)的外壁右端螺接有第二电磁水阀(10),且进水管(6)和出水管(7)的右端贯穿壳体(1)的内腔顶端延伸进玻璃缸(3)的内腔,所述进水管(6)的右端位于壳体(1)的内腔顶端沿上下方向螺接有压力变送器(11),且压力变送器(11)的顶端延伸进玻璃缸(3)的内腔;
所述中控器包括单片机(12)、显示操作模块(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和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