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肋骨钻杆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607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肋骨钻杆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肋骨钻杆上的钻杆杆套,钻杆杆套的一侧设有集流环转子,集流环转子的一侧设有集流环定子,集流环定子上设有扭矩传输电刷,集流环转子与扭矩传输电刷接触连接,集流环定子的一端设有信号线插头,信号线插头电连接有信号处理电路装置,钻杆杆套内设有敏感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钻杆各点所受扭矩的模拟加载与检测,采用高灵敏度扭矩敏感组件,整套装置扭矩检测线性度高,检测响应速度快,检测效率高。

A detection device for frame drill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肋骨钻杆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肋骨钻杆检测装置,属于钻杆扭矩检测

技术介绍
肋骨钻杆属于地质螺旋类钻杆,杆体部分为光滑地质钻杆(简称光杆),在杆体的表面螺旋形焊上肋骨叶片,该叶片宽度大,其特有的肋骨叶片螺旋形结构使得打孔过程产生的钻渣及时排出,防止堵塞。矿用钻杆所受扭矩的检测一般是采用光杆进行钻机出厂性能测试时完成的,采用磁粉制动器或涡流制动器在钻杆端部施加负载扭矩,由扭矩传感器检测钻机运行时钻杆所受扭矩。该扭矩传感器只能对光杆进行扭矩检测,而肋骨钻杆表面不光滑,无法直接装夹,因此现有扭矩传感器无法直接检测肋骨钻杆所受扭矩。此外,该传感器只能测得钻杆端部加载条件下钻杆所受扭矩,无法直接测得实际工况下整根钻杆各点所受扭矩。申请人在2016.11.25日提交了专利号为:201611052930.7,名称为《矿用宽叶片钻杆的多点扭矩同步动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的专利申请,公开了矿用宽叶片钻杆的多点扭矩同步动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申请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示具体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肋骨钻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肋骨钻杆(1)上的钻杆杆套(4),钻杆杆套(4)的一侧设有集流环转子(9),集流环转子(9)的一侧设有集流环定子(2),集流环定子(2)上设有扭矩传输电刷(8),集流环转子(9)与扭矩传输电刷(8)接触连接,集流环定子(2)的一端设有信号线插头(5),信号线插头(5)电连接有信号处理电路装置(6),钻杆杆套(4)内设有敏感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7 CN 20182087693791.一种肋骨钻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肋骨钻杆(1)上的钻杆杆套(4),钻杆杆套(4)的一侧设有集流环转子(9),集流环转子(9)的一侧设有集流环定子(2),集流环定子(2)上设有扭矩传输电刷(8),集流环转子(9)与扭矩传输电刷(8)接触连接,集流环定子(2)的一端设有信号线插头(5),信号线插头(5)电连接有信号处理电路装置(6),钻杆杆套(4)内设有敏感组件(3)。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钻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装置(6)包括单片机(13)、A/D转换电路(14)、信号处理电路(15)、放大电路(16)、敏感组件电路(17)、稳压电路(18)和显示电路(19),单片机(13)分别电连接有A/D转换电路(14)和显示电路(19),A/D转换电路(14)和信号处理电路(15)电连接,信号处理电路(15)和放大电路(16)电连接,放大电路(16)和敏感组件电路(17)电连接,敏感组件电路(17)和稳压电路(18)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肋骨钻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13)的型号为80C51,单片机(13)连接集成电路IC1,集成电路IC1为八D锁存器74LS373,单片机(13)的P0.0、P0.1、P0.2、P0.3、P0.4、P0.5、P0.6、P0.7端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1的D0、D1、D2、D3、D4、D5、D6、D7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肋骨钻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D转换电路(14)包括集成电路IC2,集成电路IC2的型号为AD574A,集成电路IC2的CS端接集成电路IC1的Q7端,集成电路IC2的A0端接集成电路IC1的Q1端,集成电路IC2的R/C端接集成电路IC1的Q0端,集成电路IC2的DB11端接单片机(13)的P0.7端,集成电路IC2的DB10端接单片机(13)的P0.6端,集成电路IC2的DB9端接单片机(13)的P0.5端,集成电路IC2的DB8端接单片机(13)的P0.4端,集成电路IC2的DB7端接单片机(13)的P0.3端,集成电路IC2的DB6端接单片机(13)的P0.2端,集成电路IC2的DB5端接单片机(13)的P0.1端,集成电路IC2的DB4端接单片机(13)的P0.0端,集成电路IC2的DB3端接集成电路IC2的DB7端,集成电路IC2的DB2端接集成电路IC2的DB6端,集成电路IC2的DB1端接集成电路IC2的DB5端,集成电路IC2的DB0端接集成电路IC2的DB4端,集成电路IC2的CE端接与非门74LS0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民张砚强郑锋马国芳李佳商孟全袁照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