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446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其包括锅炉(1)、设置在所述锅炉(1)上方的储水箱(2),所述补水装置还包括水压缓冲器(3)以及蒸汽通道(4),所述水压缓冲器(3)连通在所述锅炉(1)与所述储水箱(2)之间,所述储水箱(2)内的水经所述水压缓冲器(3)流入所述锅炉(1),所述蒸汽通道(4)两端分别与所述锅炉(1)和所述水压缓冲器(3)相连通,所述锅炉(1)内的蒸汽经所述蒸汽通道(4)排入所述水压缓冲器(3),实现所述水压缓冲器(3)增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锅炉补水装置能够代替补水泵进行补水,节省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

A water supplement device for steam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锅炉补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配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蒸汽锅炉补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蒸汽锅炉的补水装置通常是由电控装置和补水泵组成,当锅炉热水量减少时,由电控装置发出信号,启动补水泵向锅炉补水。当水量补到设定值时,电控装置发出信号,关闭补水泵,停止补水。这种补水装置的不足之处是补水泵的价格较贵,提高了锅炉的运行维护费用。由于锅炉内的压力比较大,采用高压力的补水泵将水压入到高压的锅炉里,补水泵要消耗较大的电功率,噪音较大,且运行成本高。此外,这种装置由于是通过水泵直接加入凉水,因此加入后会降低炉温,加入的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加热后,才能正常产生蒸汽。这样既影响了锅炉工作的连续性,降低了锅炉的工作效率,又使锅炉产生的蒸汽压力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蒸汽锅炉补水装置,能够代替补水泵进行工作,节能且节省运行成本。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其包括锅炉、设置在所述锅炉上方的储水箱,所述补水装置还包括水压缓冲器以及蒸汽通道,所述水压缓冲器连通在所述锅炉与所述储水箱之间,所述储水箱内的水经所述水压缓冲器流入所述锅炉,所述蒸汽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锅炉和所述水压缓冲器相连通,所述锅炉内的蒸汽经所述蒸汽通道排入所述水压缓冲器,实现所述水压缓冲器增压。此外,本技术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补水装置设有第一补水管,所述第一补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水压缓冲器相接。所述第一补水管上设有控制水流通断的第一电磁阀。所述补水装置还设有第二补水管,所述第二补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锅炉和所述水压缓冲器相接,所述第二补水管上设有控制水流通断的第二电磁阀。所述蒸汽通道包括蒸汽主管路以及第一蒸汽支路,所述蒸汽主管路与所述锅炉相通,所述第一蒸汽支路一端与所述蒸汽主管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压缓冲器相接。所述蒸汽主管路上设有控制蒸汽通断的第三电磁阀。所述蒸汽通道还包括第二蒸汽支路,所述第二蒸汽支路一端与所述第一蒸汽支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水箱相接。所述第二蒸汽支路上设有控制蒸汽通断的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二蒸汽支路与所述储水箱相接处设有盘管,所述盘管位于所述储水箱内。所述锅炉还包括检测水位的水位开关,所述水位开关与所述补水装置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水压缓冲器内的水流通断。所述锅炉还包括与所述水位开关电性连接的手动补水开关、压力开关、加热单元以及蜂鸣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锅炉补水装置无须大功率的器件即可进行补水,节省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2.本技术锅炉补水装置工作时几乎没有噪音,能够避免补水泵持续工作产生噪音;3.本技术锅炉补水装置设有水压缓冲器以及连接水压缓冲器和锅炉的第一蒸汽支路,锅炉内的蒸汽能够进入到水压缓冲器内对水压缓冲器进行增压,使得水压缓冲器内的水能够顺畅的流入锅炉;4.本技术锅炉补水装置还设有第二蒸汽支路,储水箱和水压缓冲器通过第二蒸汽支路相通,水压缓冲器内的蒸汽能够流入储水箱,方便储水箱对水压缓冲器内补水;5.锅炉内的蒸汽经经蒸汽通道由水压缓冲器后进入到补水箱冷凝,在此过程中,蒸汽密闭传输,蒸汽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同时蒸汽能够循环利用、避免浪费;6.储水箱内设有用于蒸汽冷凝的盘管,盘管内的热量会对储水箱里的水进行有限的预热,能去除水中一部分不可冷凝的气体,提高蒸汽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蒸汽锅炉补水装置一种应用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锅炉的电气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其包括相连通的锅炉1、储水箱2以及水压缓冲器3,水压缓冲器3设置在锅炉1上方,储水箱2设置在水压缓冲器3上方,使得水压缓冲器3的水位高于锅炉1的水位,储水箱的水位高于水压缓冲器的水位。进一步地,补水装置设有用于供水的第一补水管5和第二补水管6。第一补水管5上设有控制水流通断的第一电磁阀51,第一补水管5的两端分别与储水箱2的底部和水压缓冲器3的顶部相接。第二补水管6上设有第二电磁阀61,第二补水管6两端分别与锅炉1和水压缓冲器3的底部相接。当锅炉1位于低水位时,水流由储水箱2经水压缓冲器3流入到锅炉1内。进一步地,补水装置还设有供蒸汽流通的蒸汽通道4,蒸汽通道4包括蒸汽主管路41、第一蒸汽支路42以及第二蒸汽支路43。蒸汽主管路41上设有控制蒸汽通断的第三电磁阀411,蒸汽主管路41与锅炉1相接。第一蒸汽支路42一端与蒸汽主管路41相接,另一端与水压缓冲器3的顶部相接。第二蒸汽支路43上设有控制蒸汽通断的第四电磁阀431,第二蒸汽支路43用于排放第一蒸汽支路42内的蒸汽,第二蒸汽支路43一端与第一蒸汽支路42相接,另一端作为水压缓冲器3或锅炉1的蒸汽排放口。锅炉1内的蒸汽由第一蒸汽支路42进入到水压缓冲器3,能够对水压缓冲器3进行增压,使得水压缓冲器3内的水更易流入锅炉1。水压缓冲器3可由第四电磁阀431进行卸压,水压缓冲器3内的蒸汽经第二蒸汽支路43排到外界,能够对水压缓冲器3进行减压,使得储水箱2内的水更易流入水压缓冲器3。实施例2对应于本技术另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补水装置,如图2所示,第二蒸汽支路43另一端与储水箱2的底部相接,当水压缓冲器3进行卸压时,蒸汽可沿着第二蒸汽支路43进入到储水箱2中,避免蒸汽的浪费。优选的,第二蒸汽支路43与储水箱2连接处设有盘管7,盘管7置于储水箱2内,盘管7的出口71高于储水箱2的水位。蒸汽由第二蒸汽支路43进入到盘管7内,储水箱2内的水对盘管7进行冷却,使得蒸汽冷凝后流入储水箱2内,盘管内的热量会对储水箱2里的水进行有限的预热,能去除水中一部分不可冷凝的气体,提高蒸汽质量。实施例3对应于本技术另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补水装置,如图3所示,第一补水管5、第二补水管6、蒸汽主管路41以及第二蒸汽支路43上的电磁阀可以由气动阀8进行代替,具体连接结构与电磁阀连接结构相同,本技术不再赘述。进一步参照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应用实例。锅炉1包括检测水位的水位开关11,水位开关11与补水装置电性连接并控制电磁阀的通断。锅炉1还包括与水位开关11电性连接的手动补水开关12、压力开关13、加热单元14以及蜂鸣器15,压力开关13控制加热单元14通断。水位开关11分低中高三个水位状态,当锅炉处于低水位时,蜂鸣器15得电开始警报,闭合手动补水开关12,锅炉1进行补水;当补水到达中间水位时,手动补水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其包括锅炉(1)、设置在所述锅炉(1)上方的储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还包括水压缓冲器(3)以及蒸汽通道(4),所述水压缓冲器(3)连通在所述锅炉(1)与所述储水箱(2)之间,所述储水箱(2)内的水经所述水压缓冲器(3)流入所述锅炉(1),所述蒸汽通道(4)两端分别与所述锅炉(1)和所述水压缓冲器(3)相连通,所述锅炉(1)内的蒸汽经所述蒸汽通道(4)排入所述水压缓冲器(3),实现所述水压缓冲器(3)增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其包括锅炉(1)、设置在所述锅炉(1)上方的储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还包括水压缓冲器(3)以及蒸汽通道(4),所述水压缓冲器(3)连通在所述锅炉(1)与所述储水箱(2)之间,所述储水箱(2)内的水经所述水压缓冲器(3)流入所述锅炉(1),所述蒸汽通道(4)两端分别与所述锅炉(1)和所述水压缓冲器(3)相连通,所述锅炉(1)内的蒸汽经所述蒸汽通道(4)排入所述水压缓冲器(3),实现所述水压缓冲器(3)增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设有第一补水管(5),所述第一补水管(5)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水箱(2)和所述水压缓冲器(3)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水管(5)上设有控制水流通断的第一电磁阀(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还设有第二补水管(6),所述第二补水管(6)两端分别与所述锅炉(1)和所述水压缓冲器(3)相接,所述第二补水管(6)上设有控制水流通断的第二电磁阀(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4)包括蒸汽主管路(41)以及第一蒸汽支路(42),所述蒸汽主管路(41)与所述锅炉(1)相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春岗黎群华
申请(专利权)人:迈柯唯医疗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