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及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430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及伺服电机,包括电机外壳,设置在外壳端部的固定座,电机外壳侧壁的转角处均设置有凹槽,且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散热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散热部;第一散热部设置在凹槽远离固定座的一侧,第二散热部设置在凹槽靠近固定座的一侧,且第二散热部朝向第一散热部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电机外壳的转角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且第二散热部与凹槽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在用户拆装电机时能够转动第二散热部,为拆装螺钉形成避让。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在电机温升不变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减小电机长度,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保证电机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motor cooling structure and servo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及伺服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及伺服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伺服电机是电机的一种,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随着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伺服电机体积的要求越来越小,各个伺服电机厂家都在力求研发出长度短、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的伺服电机。但是功率密度高会带来电机温升高的问题,电机温升高可能会导致电机绝缘材料老化,电机使用寿命降低甚至烧毁。而现有的电机在四个转角处通常设置有用于安装螺钉的避让凹槽(如说明书附图8所示),为了让位螺钉的安装,传统的电机外壳上难以设置散热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包括电机外壳,设置在外壳端部的固定座,所述电机外壳侧壁的转角处均设置有凹槽,其特征在于,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散热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设置在凹槽远离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部设置在凹槽靠近固定座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散热部朝向第一散热部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连杆,所述第二散热部可转动连接在连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包括电机外壳,设置在外壳端部的固定座,所述电机外壳侧壁的转角处均设置有凹槽,其特征在于,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散热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设置在凹槽远离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部设置在凹槽靠近固定座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散热部朝向第一散热部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连杆,所述第二散热部可转动连接在连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部包括形状与凹槽匹配的散热基板,设置在基板远离凹槽的侧壁上的散热片组件,所述散热基板与连杆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靠近第一散热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杆插接在连接柱上,且所述连杆与连接柱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包括第一平直段,与第一平直段连接的折弯段,与折弯段连接的第二平直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靠近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一用于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陈飞龙叶小奔曹希赵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