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的吊装支护组件,该吊装支护组件包括左右相对布置在基坑两侧的端头支撑底座和相对平行设置于两个端头支撑底座上方的支撑梁,支撑梁中部悬挂有两根呈平行设置的固定带,各固定带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被保护管线的承载梁,两根承载梁彼此相对布置且垂直于支撑梁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吊装支护组件环保高效,可以在多个工程,多个部位根据需要拼装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管线的整理与保护效果显著,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因施工人员的来往和材料的搬运而损坏电气设备管线,并且使现场整体效果良好,整洁有序;防止管线倒塌、滑落,管线砸到操作人员而造成人身伤害等事故。
A hoisting support component for municipal road pipeline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的吊装支护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线吊装支护组件,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的吊装支护组件,主要是用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对管线进行保护,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技术介绍
通常来说,水、电、暖以及燃气等管线多埋设于地下,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地下管线愈加复杂多变,由于基坑工程、地下管廊、新建管网以及旧网改造等工程的实施,不可避免的将对地下土层进行开挖,而在开挖过程中的管线保护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采用隔离或者加固的方法进行管线保护,但施工工艺相对复杂,且处理后会阻碍下一阶段的施工,此外还有采用临时固定结构的方法进行保护,但由于其固定措施相对简单不利于管线的受力稳定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和安全性较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用于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的吊装支护系统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管线不受破坏,同时进行施工;材料来自施工现场节约成本;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随时组装随时使用,灵活性高,可推广性强。本技术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便于管线的整理与保护效果显著,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因施工人员的来往和材料的搬运而损坏电气设备管线,并且使现场整体效果良好,整洁有序,防止管线倒塌、滑落,管线砸到操作人员而造成人身伤害等事故。本技术的再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满足管线的结构受力稳定要求,又能简便操作,使用安拆灵活,不妨碍下一阶段的施工。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的吊装支护组件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的吊装支护组件的改进,该吊装支护组件包括左右相对布置在基坑(1)两侧的端头支撑底座(2)和相对平行设置于两个端头支撑底座(2)上方的支撑梁(3),支撑梁(3)中部悬挂有两根呈平行设置的固定带(4),各固定带(4)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被保护管线的承载梁(5),两根承载梁(5)彼此相对布置且垂直于支撑梁(3)设置。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所述基坑(1)开挖于街道或是路面上;所述端头支撑底座(2)包括多个基座(21)和多个支墩(22),支墩(22)和基座(21)从上往下依序排列安装。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21)为矩形板状体构件,该矩形板状体构件成排地设置;所述支墩(22)为长条状的木方或是枕木,该木方或是枕木成排地设置为多列,支撑梁(3)的端部位于多列支墩(22)顶端中部。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梁(3)为工字钢,在该工字钢的顶端中部对称设置有限位件(31),限位件(31)对应各固定带(4)设置,且固定带(4)卡合于限位件(31)内,防止固定带(4)左右滑动偏移。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件(31)为长条状的U形槽钢,在该U形槽钢上对称开设有与固定带(4)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表面设有与之形状大小相吻配的防滑护垫,防滑护垫为U形橡胶垫,在该U形橡胶垫上设有数个连体结构的橡胶防滑突起物。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4)为双扣扁平吊带;所述承载梁(5)为长条状的木方或是枕木,该长条状的木方或是枕木的两端端部是通过固定带(4)的两端自由端分别绑扎卡合固定与之连为一整体。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该吊装支护组件还包括设置有辅助支撑架(6),辅助支撑架(6)包括彼此呈相对布置的两根辅助支撑立柱(61)和设置于两根辅助支撑立柱(61)之间的辅助支撑梁(62),辅助支撑梁(62)通过扣件(7)与辅助支撑立柱(61)可拆卸地连为一整体。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支撑架(6)分别两两对称地设置于两根支撑梁(3)的下方;所述辅助支撑立柱(61)顶端为顶托(611),顶托(611)整体为U形构件,该U形构件与支撑梁(3)卡合连接;辅助支撑立柱(61)的底端与基坑(1)相接触;所述辅助支撑梁(62)整体为钢管,该钢管的两端分别卡合支撑于基坑(1)的两侧开口处。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在端头支撑底座(2)、支撑梁(3)、固定带(4)和承载梁(5)以及辅助支撑架(6)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喷涂有注塑层和防锈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注塑层上注塑有高分子耐磨材料;所述防锈层包括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以及位于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之间的环氧云铁中间漆;所述警示层为黄色或黑色的反光警示带或反光色膜或反光漆。工作原理是:基坑(1)开挖后,打入辅助支撑立柱(61)和辅助支撑梁(62),形成底部辅助支撑架(6),在辅助支撑立柱(61)顶部设置U型结构的顶托(611),用来固定支撑梁(3);在基坑(1)两端布置好端头支撑底座(2),根据基坑(1)宽度选择合理数量的固定带(4),即双扣扁平吊带悬挂于支撑梁(3)上,并对称布置,将支撑梁(3)放置在U型结构的顶托(611)上,以木楔挤紧,将承载梁(5)放置在需要保护的管线(8)下端,并套入固定带(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操作快速,省时省力,提高了此项操作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在管线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管线所处高度而多方面来实现随意调节支撑高度,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防止管线倒塌、滑落,管线砸到操作人员而造成人身伤害等事故;2、本技术提供的吊装支护组件环保高效,可以在多个工程,多个部位根据需要拼装使用,同时,本技术对于管线的整理与保护效果显著,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因施工人员的来往和材料的搬运而损坏电气设备管线,并且使现场整体效果良好,整洁有序;3、本技术通过固定带的垂直下拉作用满足了管线保护所需拉力,对称布置支撑梁和固定带保证其均匀受力,并减少了受力弯矩,减轻了结构自重,节省材料,悬吊施工中通过在支撑梁与固定带相互连接处增设限位件,可以有效增加摩擦、保护固定带的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固定带发生偏移,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只需在管线的行进方向设置用于固定的承载梁,满足了基础的固定受力要求,施工工艺简单,再通过悬挂的支撑梁以及固定带在管线上方的使用即完成了管线的悬吊保护施工,节省了外部空间,且有效的利用了固定带的受拉特性以及支撑梁的结构稳定性;4、本技术确保了管线不受破坏,同时进行施工;材料来自施工现场节约成本;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随时组装随时使用,灵活性高,可推广性强;5、本技术白天不影响道路通行,减少了对道路的影响,节约了占道费用;通过开槽的基坑可以直接的观察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状况,实现了管线保护实时调节;保护装置材料来源广、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保护管线施工安全系数高,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6、本技术的吊装支护组件外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的吊装支护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吊装支护组件包括左右相对布置在基坑(1)两侧的端头支撑底座(2)和相对平行设置于两个端头支撑底座(2)上方的支撑梁(3),支撑梁(3)中部悬挂有两根呈平行设置的固定带(4),各固定带(4)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被保护管线的承载梁(5),两根承载梁(5)彼此相对布置且垂直于支撑梁(3)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的吊装支护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吊装支护组件包括左右相对布置在基坑(1)两侧的端头支撑底座(2)和相对平行设置于两个端头支撑底座(2)上方的支撑梁(3),支撑梁(3)中部悬挂有两根呈平行设置的固定带(4),各固定带(4)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被保护管线的承载梁(5),两根承载梁(5)彼此相对布置且垂直于支撑梁(3)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的吊装支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开挖于街道或是路面上;所述端头支撑底座(2)包括多个基座(21)和多个支墩(22),支墩(22)和基座(21)从上往下依序排列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的吊装支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为矩形板状体构件,该矩形板状体构件成排地设置;所述支墩(22)为长条状的木方或是枕木,该木方或是枕木成排地设置为多列,支撑梁(3)的端部位于多列支墩(22)顶端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的吊装支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3)为工字钢,在该工字钢的顶端中部对称设置有限位件(31),限位件(31)对应各固定带(4)设置,且固定带(4)卡合于限位件(31)内,防止固定带(4)左右滑动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管线保护的吊装支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1)为长条状的U形槽钢,在该U形槽钢上对称开设有与固定带(4)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表面设有与之形状大小相吻配的防滑护垫,防滑护垫为U形橡胶垫,在该U形橡胶垫上设有数个连体结构的橡胶防滑突起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冠聪,段益庆,易伟,徐维进,王思尧,李健鹏,李荣文,范路东,许开金,袁熙博,梁娅,刘轩,李杰源,李洁青,姚磊,叶正源,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