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施工的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224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施工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上端设有过水管,水管内壁设有阵列分布的弧形滑槽,弧形滑槽底端开有环形缺口。过水管上端设有入水管,入水管上端设有呈漏斗状的集水槽,入水管侧端底部设有弧形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呈钝角分布,将引流管埋于地下时,在重力作用下,积水可以自然排出,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排水效率;同时,第一过滤板内的过滤孔径大于第二过滤板内的过滤孔径,一方面不影响排水的流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过滤效果,防止管内发生堵塞,同时也提高了出水的质量,回收利用也节约了资源。

A drainage device for long-distance tunnel reverse slope drainage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施工的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内排水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施工的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长距离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正常的施工生产。隧道反坡施工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情况,在富含地下水的隧道中施工,排水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隧道内的排水工作一般都是通过将排水管连接在积水处,然后通过自然重力在管内流动进行排水,但是在反坡施工中,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通过自然重力无法进行排水,排水困难导致施工效率降低。当采用抽水泵进行排水时,增加了生产成本,通过人工排水时,又降低了排水效率,且排出的水都无法得到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施工的引流装置,本技术设有引流管,引流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呈钝角分布,将引流管埋于地下时,在重力作用下,积水可以自然排出,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排水效率;<br>同时,本技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施工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包括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呈钝角分布,第一管体(11)上设有多个第一法兰(13);/n所述第二管体(12)上端设有第二法兰(14),第二法兰(14)内圈侧壁开有第一环形圈(1401),第一环形圈(1401)内卡合有第一过滤板(15),第二法兰(14)上端设有第一橡胶垫(16);/n所述第二管体(12)上端设有过水管(2),过水管(2)底端设有第三法兰(21),过水管(2)内壁设有阵列分布的弧形滑槽(22),弧形滑槽(22)底端开有环形缺口(23);/n所述过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施工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包括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呈钝角分布,第一管体(11)上设有多个第一法兰(13);
所述第二管体(12)上端设有第二法兰(14),第二法兰(14)内圈侧壁开有第一环形圈(1401),第一环形圈(1401)内卡合有第一过滤板(15),第二法兰(14)上端设有第一橡胶垫(16);
所述第二管体(12)上端设有过水管(2),过水管(2)底端设有第三法兰(21),过水管(2)内壁设有阵列分布的弧形滑槽(22),弧形滑槽(22)底端开有环形缺口(23);
所述过水管(2)上端设有入水管(3),入水管(3)和过水管(2)采用间隙配合,入水管(3)上端设有呈漏斗状的集水槽(31),入水管(3)侧端底部设有弧形滑块(32);
所述第一管体(11)侧端设有出水管(4),出水管(4)侧端设有第四法兰(41),第四法兰(41)内圈侧壁开有第二环形圈(4101),第二环形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华许祥贵赵恩茂高向东曾祥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