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开内倒的新型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178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59
内开内倒的新型铰链,包括通过铰链结构相互传动连接的设置在窗框顶部安装轨的窗框连接臂和设置在窗门顶部安装轨的窗门连接臂,铰链结构包括内倒铰链,窗门上设有用于锁定内倒铰链的转角器;转角器包括设置在窗门侧部安装轨的竖向部、上下活动式设置在竖向部内的柔性活动条及设置在柔性活动条上并向外侧穿出竖向部且伸出窗门侧部安装轨的锁定凸块;内倒铰链包括位于竖向部外侧并与锁定凸块相配合的竖向段,竖向段上设有用于避开锁定凸块的匚状外凸部,竖向段上设有竖向的条状锁定槽,条状锁定槽的上部穿过外凸部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角器能够用于锁定窗门使窗门不能进行内倒,同时有助于减少第三铰链的长度。

A new hinge with inside opening and inside reve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开内倒的新型铰链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开内倒的新型铰链。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6707483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隐藏式铰链,包括通过铰链结构相互传动展开或收纳的窗框连接臂和设置在窗门安装轨上的窗门连接臂,所述窗门连接臂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锁臂;所述锁臂设置有锁舌,窗框连接臂对应锁舌设置有锁孔;窗框连接臂和窗门连接臂收纳时,锁舌扣入锁孔内把窗框连接臂和窗门连接臂锁紧。所述铰链结构包括平开铰链及摆动铰链;所述平开铰链包括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三铰链;所述第一铰链一端铰接在窗框连接臂上,另外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三铰链上,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之间通过支点铆钉相互铰接;所述第二铰链一端滑动连接在窗框连接臂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三铰链上;所述第三铰链一端滑动连接在窗门连接臂上;所述摆动铰链一端铰接在第三铰链中部,另一端铰接在窗门连接臂上;所述第三铰链呈阶梯状,第三铰链设置有限制锁臂后移的斜台。所述第三铰链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偏心螺钉,偏心螺钉沿锁臂前后滑动方上分布;所述锁臂对应偏心螺钉设置有沿偏心螺钉前后滑动方向延伸的定位通槽;所述窗门连接臂、第三铰链及摆动铰链收纳时,所述定位通槽滑动穿过偏心螺钉,所述偏心螺钉的最大宽度距离A与定位通槽的宽度B的尺寸相当。所述锁臂设置有下凹部,定位通槽设置在下凹部内;所述锁臂的下凹部设置有档位,档位抵靠在窗门安装轨上。定位通槽穿过偏心螺钉时,实现第三铰链(相当于内倒铰链)的锁定,即窗门不能实现内倒;当偏心螺钉脱离定位通槽后,第三铰链被释放,窗门能够实现内倒。问题在于,在第三铰链上配置偏心螺钉,在锁臂上配置定位通槽和下凹部,需要匹配长度更大的第三铰链和锁臂,在某些安装场合下,并不适配该种隐藏式铰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5201363A公开了一种多用不锈钢门窗转角器,包括90°折弯的外罩及设置在所述的外罩内侧的转角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由不锈钢带冷挤压成型并折弯而成,所述的转角传动机构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第一连接机构、传动带及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的传动带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机构相连,所述的传动带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机构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的外罩的水平部,所述的第二连接机构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的外罩的垂直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欧标铝合金窗内平开下悬系统或U型槽口塑钢窗内平开下悬系统中的斜拉杆组件,所述的第二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欧标铝合金窗内平开下悬系统或U型槽口塑钢窗内平开下悬系统中的内开传动杆组件。传统的转角器用于实现窗门的锁定,使窗门不能够进行转动内开。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转角器用于锁定窗门使窗门不能够进行内倒。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一,而提供一种内开内倒的新型铰链,其转角器能够用于锁定窗门使窗门不能进行内倒,同时有助于减少第三铰链的长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内开内倒的新型铰链,包括通过铰链结构相互传动连接的设置在窗框顶部安装轨的窗框连接臂和设置在窗门顶部安装轨的窗门连接臂,所述铰链结构包括内倒铰链,窗门上设有用于锁定内倒铰链的转角器;所述转角器包括设置在窗门侧部安装轨的竖向部、上下活动式设置在竖向部内的柔性活动条及设置在柔性活动条上并向外侧穿出竖向部且伸出窗门侧部安装轨的锁定凸块;所述内倒铰链包括位于竖向部外侧并与锁定凸块相配合的竖向段,竖向段上设有用于避开锁定凸块的匚状外凸部,竖向段上设有竖向的条状锁定槽,条状锁定槽的上部穿过外凸部的下部;所述竖向部与竖向段处于同一平行面,锁定凸块位于外凸部下方且位于条状锁定槽内时,内倒铰链被锁定;所述锁定凸块上移且位于外凸部内时,内倒铰链被释放。所述转角器包括L型底壳及覆盖在底壳上的L型外壳,底壳和外壳之间围成L型状的内活动槽,柔性活动条设置在内活动槽内;所述底壳和外壳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竖板和横板,底壳和外壳的竖板构成竖向部,底壳和外壳的横板设置在窗门顶部安装轨内,外壳的竖板上设有与锁定凸块相配合的条状活动槽;所述窗门连接臂底部设有滑动杆,柔性活动条上端与滑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窗门连接臂沿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弯曲形成有竖向安装板,竖向安装板沿窗门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竖向安装板上弯曲形成有嵌装在窗门顶部安装轨内的水平安装板;所述窗门连接臂与竖向安装板之间围成滑槽,滑动杆穿过滑槽,滑动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伸出窗门连接臂的前后两端。所述锁定凸块为偏心铆钉。所述柔性活动条和滑动杆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横向接驳杆,横向接驳杆至少部分伸入内活动槽内。所述底壳、外壳和柔性活动条由不锈钢制造而成。所述柔性活动条下端依次连接有竖向接驳杆及导向板,竖向接驳杆至少部分伸入内活动槽内。所述导向板包括第一竖向板、连接在第一竖向板下方外侧的第二竖向板及设置在第一竖向板左右两侧下部并嵌装入窗门侧部安装轨内的下压板,第一竖向板与竖向接驳杆固定连接。所述铰链结构包括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及摆动铰链;所述内倒铰链包括与竖向段相接并位于窗门连接臂上方的横向段;所述第一铰链的前端滑动式铰接在横向段上,第一铰链的后端铰接在窗框连接臂的后部;所述第二铰链的前端滑动式铰接在窗框连接臂上,第二铰链的后端铰接在横向段的后部,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之间通过支点铆钉相互铰接;所述横向段前端铰接在窗门连接臂上;所述摆动铰链一端铰接在横向段的中部,摆动铰链另一端铰接在窗门连接臂上。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转角器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窗门内倒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窗门内开的示意图。图7为图5A部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6B部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8,本内开内倒的新型铰链,包括通过铰链结构相互传动连接的设置在窗框顶部安装轨的窗框连接臂1和设置在窗门顶部安装轨27的窗门连接臂2,所述铰链结构包括内倒铰链,窗门上设有用于锁定内倒铰链的转角器;所述转角器包括设置在窗门侧部安装轨28的竖向部、上下活动式设置在竖向部内的柔性活动条3及设置在柔性活动条3上并向外侧穿出竖向部且伸出窗门侧部安装轨28的锁定凸块4;所述内倒铰链包括位于竖向部外侧并与锁定凸块4相配合的竖向段5,竖向段5上设有用于避开锁定凸块4的匚状外凸部6,竖向段5上设有竖向的条状锁定槽7,条状锁定槽7的上部穿过外凸部6的下部;所述内倒铰链包括与竖向段5相接并位于窗门连接臂2上方的横向段24;所述竖向部与竖向段5处于同一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内开内倒的新型铰链,包括通过铰链结构相互传动连接的设置在窗框顶部安装轨的窗框连接臂(1)和设置在窗门顶部安装轨(27)的窗门连接臂(2),其特征在于:/n所述铰链结构包括内倒铰链,窗门上设有用于锁定内倒铰链的转角器;/n所述转角器包括设置在窗门侧部安装轨(28)的竖向部、上下活动式设置在竖向部内的柔性活动条(3)及设置在柔性活动条(3)上并向外侧穿出竖向部且伸出窗门侧部安装轨(28)的锁定凸块(4);/n所述内倒铰链包括位于竖向部外侧并与锁定凸块(4)相配合的竖向段(5),竖向段(5)上设有用于避开锁定凸块(4)的匚状外凸部(6),竖向段(5)上设有竖向的条状锁定槽(7),条状锁定槽(7)的上部穿过外凸部(6)的下部;/n所述竖向部与竖向段(5)处于同一平行面,锁定凸块(4)位于外凸部(6)下方且位于条状锁定槽(7)内时,内倒铰链被锁定;所述锁定凸块(4)上移且位于外凸部(6)内时,内倒铰链被释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开内倒的新型铰链,包括通过铰链结构相互传动连接的设置在窗框顶部安装轨的窗框连接臂(1)和设置在窗门顶部安装轨(27)的窗门连接臂(2),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链结构包括内倒铰链,窗门上设有用于锁定内倒铰链的转角器;
所述转角器包括设置在窗门侧部安装轨(28)的竖向部、上下活动式设置在竖向部内的柔性活动条(3)及设置在柔性活动条(3)上并向外侧穿出竖向部且伸出窗门侧部安装轨(28)的锁定凸块(4);
所述内倒铰链包括位于竖向部外侧并与锁定凸块(4)相配合的竖向段(5),竖向段(5)上设有用于避开锁定凸块(4)的匚状外凸部(6),竖向段(5)上设有竖向的条状锁定槽(7),条状锁定槽(7)的上部穿过外凸部(6)的下部;
所述竖向部与竖向段(5)处于同一平行面,锁定凸块(4)位于外凸部(6)下方且位于条状锁定槽(7)内时,内倒铰链被锁定;所述锁定凸块(4)上移且位于外凸部(6)内时,内倒铰链被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开内倒的新型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器包括L型底壳(8)及覆盖在底壳(8)上的L型外壳(9),底壳(8)和外壳(9)之间围成L型状的内活动槽,柔性活动条(3)设置在内活动槽内;
所述底壳(8)和外壳(9)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竖板(10)和横板(11),底壳(8)和外壳(9)的竖板(10)构成竖向部,底壳(8)和外壳(9)的横板(11)设置在窗门顶部安装轨(27)内,外壳(9)的竖板(10)上设有与锁定凸块(4)相配合的条状活动槽(12);
所述窗门连接臂(2)底部设有滑动杆(13),柔性活动条(3)上端与滑动杆(13)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内开内倒的新型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门连接臂(2)沿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弯曲形成有竖向安装板(14),竖向安装板(14)沿窗门连接臂(2)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竖向安装板(14)上弯曲形成有嵌装在窗门顶部安装轨(27)内的水平安装板(15);
所述窗门连接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冠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汇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