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柱抗震连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柱抗震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钢管柱因其优良的性能特征,在建筑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这类建筑对建筑的抗震要求更高,需要满足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要求。将钢筋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柱结合应用满足“建筑工业化”预制化的内在要求,如果解决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的抗震问题,对推动“建筑工业化”有积极地意义。现有技术中钢管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多是在节点处穿插钢筋或构造钢筋混凝土环梁,这种节点形式施工繁琐,只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梁,并且抗震效果不理想,十分影响钢筋混凝土与钢管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钢筋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柱连接机构多是在节点处穿插钢筋或构造钢筋混凝土环梁,这种节点形式施工繁琐,只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梁,并且抗震效果不理想,会影响钢筋混凝土与钢管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柱抗震连接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柱抗震连接机构,包括钢管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1)的表面通过连接套(2)固定安装有支撑框(3),所述支撑框(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条框(4),所述连接套(2)的右侧且位于支撑框(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壳(5),所述连接壳(5)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减震板(6),所述连接套(2)的右侧且位于连接壳(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壳(7),所述减震壳(7)内壁的左侧通过缓冲弹簧(8)固定安装有与减震壳(7)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块(9),所述滑块(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右侧穿过减震壳(7)并固定安装有连接钢板(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柱抗震连接机构,包括钢管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1)的表面通过连接套(2)固定安装有支撑框(3),所述支撑框(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条框(4),所述连接套(2)的右侧且位于支撑框(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壳(5),所述连接壳(5)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减震板(6),所述连接套(2)的右侧且位于连接壳(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壳(7),所述减震壳(7)内壁的左侧通过缓冲弹簧(8)固定安装有与减震壳(7)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块(9),所述滑块(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右侧穿过减震壳(7)并固定安装有连接钢板(11),所述连接钢板(11)侧面两端的凸起块滑动连接在减震壳(7)的表面并与连接壳(5)内部减震板(6)内侧的限位槽(12)卡接,所述连接钢板(11)通过螺栓(13)螺纹连接有T形连接钢板(14),所述T形连接钢板(14)的表面浇筑有混有钢筋笼(15)的混凝土梁(16),所述钢筋笼(15)与连接套(2)之间通过限位条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晓平,代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