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07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包括锚索、混凝土护层、钢锚墩、锚头和格构梁。锚索将不稳定的山体部分稳固地与稳定山体组成整体。混凝土护层浇筑在边坡表层,将边坡表层松土稳固。钢锚墩与锚索配接,并与混凝土护层相互抵靠,钢锚墩用于提供锚固力。锚头与锚索配接,并与钢锚墩相互抵靠,锚头用于锁锚。格构梁浇筑在混凝土护层上格构梁将边坡坡体的剩余下滑力或土压力、岩石压力分配给格构结点处的锚索,使边坡坡体在由锚索提供的锚固力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的各部件效果层层叠加,使得加固效果明显,以及各部件的结构设计合理,使得可操作性强,以及总体结构简单,易实施。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frame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sl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
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边坡支护,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边坡支护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申请号201510229745X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边坡支护系统,包括锚索、锚固单元和至少一条沿边坡横向布置的格梁,锚固单元沿格梁纵向设置至少一个,锚固单元间通过锚索拉紧配接;每一锚固单元均包括锚杆、外套管和旋紧件,锚杆下端设置有向端部扩大的下部锥度胀头,外套管与下部锥度胀头对应的管段设置至少三个纵向切口形成下膨胀部。上述专利的核心点在于“锚固单元”,但是该“锚固单元”的结构非常复杂,制作成本高,而且安装麻烦;而且上述专利的“格梁”是横向设置,相邻“格梁”之间的土方并没有得到支护,存在滑坡风险。总体来说,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的可操作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固效果明显,可操作性强的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包括锚索、混凝土护层、钢锚墩、锚头和格构梁;其中,锚索插入边坡内;混凝土护层浇筑在边坡表层;钢锚墩与锚索配接,并与混凝土护层相互抵靠;锚头与锚索配接,并与钢锚墩相互抵靠;格构梁浇筑在混凝土护层上,并覆盖钢锚墩和锚头。此外,本技术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还包括封锚墩,该封锚墩设置在格构梁上,并覆盖锚索。混凝土护层包括钢筋网和混凝土喷面,钢筋网固定铺设在边坡表面,混凝土喷面浇筑覆盖在钢筋网上。钢锚墩包括底板、顶板、圆筒和若干加劲板,底板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顶板中心设置有第二通孔,圆筒配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并与第一、二通孔连通,若干加劲板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并与底板、顶板以及圆筒外壁相配接。格构梁包括横梁和纵梁,锚索、钢锚墩和锚头位于横梁和纵梁的交接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的优势在于:其包括锚索、混凝土护层、钢锚墩、锚头和格构梁。锚索插入边坡内,在锚索的预应力作用下,可将不稳定的山体部分稳固地与稳定山体组成整体,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使构造裂隙进一步发展。混凝土护层浇筑在边坡表层,在混凝土护层的作用下,可以将边坡表层松土稳固,确保边坡表层土不滑坡。钢锚墩与锚索配接,并与混凝土护层相互抵靠,钢锚墩用于提供锚固力,将锚索的集中荷载传递到混凝土护层和调整边坡面的受力方向。锚头与锚索配接,并与钢锚墩相互抵靠,锚头用于锁锚,固定钢锚墩。格构梁浇筑在混凝土护层上,并覆盖钢锚墩和锚头,格构梁将边坡坡体的剩余下滑力或土压力、岩石压力分配给格构结点处的锚索,然后通过锚索传递给稳定山体,从而使边坡坡体在由锚索提供的锚固力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的各部件效果层层叠加,使得加固效果明显,以及各部件的结构设计合理,使得可操作性强,以及总体结构简单,易实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钢锚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见图1,本实施例的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包括锚索1、混凝土护层2、钢锚墩3、锚头4、格构梁5和封锚墩6。锚索1为常规钢绞线,锚索1插入边坡100内,在锚索1的预应力作用下,可将不稳定的山体部分稳固地与稳定山体组成整体,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使构造裂隙进一步发展。混凝土护层2设置在边坡100的表层,其包括固定铺设在边坡表面的钢筋网20,以及浇筑在钢筋网20和边坡100上的混凝土喷面21。钢筋网20由多根钢筋横竖排列搭设而成,相交的钢筋通过焊接或者绑接方式固定,钢筋网20的作用了加固混凝土喷面21。混凝土喷面21是将预先配好的水泥、砂、石子、水和一定数量的外加剂,装入喷射机,利用高压空气将其送到喷头和速凝剂混合后,以高速度喷向钢筋网20而形成。在混凝土护层2的防护作用下,边坡100表层的松土得以稳固,可有效避免由于雨水冲刷而引发的水土流失,确保表层土不滑坡。结合图2,钢锚墩3包括底板30、顶板31、圆筒32和若干加劲板33。底板30为方形钢板或圆形钢板,在底板30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由于被圆筒遮挡,图未示);顶板31的形状与底板30相匹配,但尺寸小于底板30,在顶板31的中心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互对应的第二通孔31a;圆筒32为钢材料的中空的圆柱形筒状物,其内管径与第一、二通孔的孔径相同,圆筒32的两端分别与底板30和顶板31相互焊接,并与第一、二通孔连通;若干加劲板33呈直角梯形,其底边与底板30相互焊接,顶边与顶板31相互焊接,直角边与圆筒32的外壁相互焊接,斜边裸露在外侧。钢锚墩3主要用于提供锚固力,将锚索的集中荷载传递到混凝土护层和调整边坡面的受力方向。锚头4与锚索1配接,锁住锚索1,锚头4还与钢锚墩3的顶板31相互抵靠。锚头4是保证预应力锚索1的预应力不损失的重要构件。格构梁5为混凝土梁,浇筑在混凝土护层2上,格构梁5包括横梁和纵梁,锚索1、钢锚墩3和锚头4被埋设在格构梁5的横梁和纵梁的交接处。格构梁5将边坡坡体的剩余下滑力或土压力、岩石压力分配给格构结点处的锚索1,然后通过锚索1传递给稳定山体,从而使边坡坡体在由锚索1提供的锚固力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封锚墩6位混凝土墩,封锚墩6设置在格构梁5上,用于覆盖保护锚索1,避免锚索1露出部分腐蚀生锈。本实施例的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的施工过程如下:1、施工前准备,包括材料准备,制作钢筋网,以及制作钢锚墩;2、在边坡上进行锚孔钻造,然后安装锚索,再锚孔注浆;3、铺设固定钢筋网,在钢筋网和边坡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喷面,待混凝土喷面凝固后形成混凝土护层;4、在混凝土护层上安装钢锚墩,锚索依次穿过钢锚墩的第一通孔、圆筒和第二通孔,利用锚头锁紧锚索;5、在混凝土护层上安装格构梁模板,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模,形成混凝土格构梁;6、安装封锚墩6封盖锚索。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索、混凝土护层、钢锚墩、锚头和格构梁;其中,/n锚索插入边坡内;/n混凝土护层浇筑在边坡表层;/n钢锚墩与锚索配接,并与混凝土护层相互抵靠;/n锚头与锚索配接,并与钢锚墩相互抵靠;/n格构梁浇筑在混凝土护层上,并覆盖钢锚墩和锚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索、混凝土护层、钢锚墩、锚头和格构梁;其中,
锚索插入边坡内;
混凝土护层浇筑在边坡表层;
钢锚墩与锚索配接,并与混凝土护层相互抵靠;
锚头与锚索配接,并与钢锚墩相互抵靠;
格构梁浇筑在混凝土护层上,并覆盖钢锚墩和锚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锚墩,该封锚墩设置在格构梁上,并覆盖锚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万全潘永莉蔡联家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