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用新型机械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下端设有长方形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上端左侧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三角形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的上端面与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左下方斜面与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装配时通过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装配定位,使整体的装配操作更加方便,并且能够使装配位置的连接稳定性更好,使本产品装配后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高。
A new mechanical component for textil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设备用新型机械组件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用新型机械组件。
技术介绍
在纺织设备中纺织活动架的装配牢固性决定了设备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加工精度,一般的纺织活动架需要通过多个机械组件相互配合来完成整体的装配连接,在进行装配时的安装效率比较低,并且在组装时的难度也比较大,由于配合装配的零件比较多,导致装配位置的结构重量也比较大,在使用过程中为纺织设备的运行增加了负担,导致了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并且在后期需要对整体进行维护时操作也比较麻烦,维护时的整体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设备用新型机械组件,它整体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能够替代传统的多个组件进行安装,整体的装配精度更高,在装配时的效率也能够提高,它的整体结构通过采用专门的设计,使整体的质量更轻,在使用时的不仅能够保障整体的连接强度,并且安装时的便捷性更强,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减少纺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使整体的设备使用性能更好,本产品在进行装配时通过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装配定位,使整体的装配操作更加方便,并且能够使装配位置的连接稳定性更好,使本产品装配后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纺织设备用新型机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下端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上端左侧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三角形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所述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的上端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左下方斜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右侧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第二紧固装配连接稳定柱,所述第二紧固装配连接稳定柱的上端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左侧靠下端的位置设有一个贯穿零件右侧的长方形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上端设有一个长方形第二便捷稳定连接槽,所述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二便捷稳定连接槽前后方向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和所述第二便捷稳定连接槽的前后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稳定连接加工槽,所述稳定连接加工槽的内部设有主体支撑连接稳定筋,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上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组长方形第一装配紧固连接槽,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装配紧固连接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主体装配固定连接孔,所述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的下端设有一个长方形第二装配紧固连接槽,所述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的下端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内部相通的长方形主体安装定位紧固连接槽,所述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二主体装配固定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前后方向的宽度相同。进一步的,前端的所述第二紧固装配连接稳定柱的正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正面在同一平面上,前端的所述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的正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的正面在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配紧固连接槽位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下端的中心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体装配固定连接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槽口形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紧固装配连接稳定柱的下端右靠内侧的位置设有一个长方形安装紧固稳定连接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整体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能够替代传统的多个组件进行安装,整体的装配精度更高,在装配时的效率也能够提高,它的整体结构通过采用专门的设计,使整体的质量更轻,在使用时的不仅能够保障整体的连接强度,并且安装时的便捷性更强,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减少纺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使整体的设备使用性能更好,本产品在进行装配时通过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装配定位,使整体的装配操作更加方便,并且能够使装配位置的连接稳定性更好,使本产品装配后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2、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3、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4、第二紧固装配连接稳定柱,5、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6、第二便捷稳定连接槽,7、稳定连接加工槽,8、主体支撑连接稳定筋,9、第一装配紧固连接槽,10、第一主体装配固定连接孔,11、第二装配紧固连接槽,12、主体安装定位紧固连接槽,13、第二主体装配固定连接孔,14、安装紧固稳定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纺织设备用新型机械组件,它整体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能够替代传统的多个组件进行安装,整体的装配精度更高,在装配时的效率也能够提高,它的整体结构通过采用专门的设计,使整体的质量更轻,在使用时的不仅能够保障整体的连接强度,并且安装时的便捷性更强,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减少纺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使整体的设备使用性能更好,本产品在进行装配时通过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装配定位,使整体的装配操作更加方便,并且能够使装配位置的连接稳定性更好,使本产品装配后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高。它包括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下端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2,它能够保障本产品下端位置的结构强度,使它在进行装配时的整体稳定性更好。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左侧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三角形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3,使左侧位置与其它结构配合时的连接装配紧固性更好,并且能够为装配位置提供装配导向的作用,使装配时的流畅性更好。所述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3的上端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使上端位置的结构强度更好,在进行顶部结构的安装时的平整性更好,确保连接位置的连接紧固性能够更可靠。所述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3左下方斜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使左侧位置在进行装配时能够与配合位置紧密的在一起。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右侧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第二紧固装配连接稳定柱4,能够对右侧的装配提供可靠的加固,从而保障了本产品在进行装配时上端位置左右方向的连接安全性。所述第二紧固装配连接稳定柱4的上端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左侧靠下端的位置设有一个贯穿零件右侧的长方形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5,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设有一个长方形第二便捷稳定连接槽6,两个便捷稳定连接槽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整体的重量,使本产品在使用时的便捷性更强。所述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5前后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设备用新型机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下端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2),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左侧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三角形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3),所述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3)的上端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3)左下方斜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右侧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第二紧固装配连接稳定柱(4),所述第二紧固装配连接稳定柱(4)的上端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左侧靠下端的位置设有一个贯穿零件右侧的长方形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5),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设有一个长方形第二便捷稳定连接槽(6),所述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5)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二便捷稳定连接槽(6)前后方向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5)和所述第二便捷稳定连接槽(6)的前后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稳定连接加工槽(7),所述稳定连接加工槽(7)的内部设有主体支撑连接稳定筋(8),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组长方形第一装配紧固连接槽(9),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装配紧固连接槽(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主体装配固定连接孔(10),所述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2)的下端设有一个长方形第二装配紧固连接槽(11),所述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2)的下端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5)内部相通的长方形主体安装定位紧固连接槽(12),所述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2)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二主体装配固定连接孔(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设备用新型机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下端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主体稳定支撑加固连接柱(2),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左侧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三角形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3),所述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3)的上端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紧固装配导向连接柱(3)左下方斜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右侧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第二紧固装配连接稳定柱(4),所述第二紧固装配连接稳定柱(4)的上端面与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左侧靠下端的位置设有一个贯穿零件右侧的长方形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5),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设有一个长方形第二便捷稳定连接槽(6),所述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5)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二便捷稳定连接槽(6)前后方向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便捷稳定连接槽(5)和所述第二便捷稳定连接槽(6)的前后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稳定连接加工槽(7),所述稳定连接加工槽(7)的内部设有主体支撑连接稳定筋(8),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组长方形第一装配紧固连接槽(9),所述主体稳定支撑连接底座(1)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装配紧固连接槽(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主体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凌丰金属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