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合金钢衬板风冷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968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合金钢衬板风冷处理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控制器和风冷设备,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测温仪、缓冲放大电路和放大稳定电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放大稳定电路的输出端,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风冷设备的控制端,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测温仪的输出信号经缓冲放大电路和放大稳定电路处理后作为温度检测信号送入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温度检测信号在单位时间变化量及时对风冷设备功率进行调节,使衬板得到均匀降温,有效地提高了衬板的生产质量,当风冷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控制器可以及时驱动报警电路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修,保证了生产过程的有效进行,提高耐磨合金钢衬板的生产效率。

An air cooling device for wear-resistant alloy steel lin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合金钢衬板风冷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耐磨合金钢衬板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磨合金钢衬板风冷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耐磨合金钢衬板有助于提高磨机的粉磨效率,增加产量,降低金属消耗,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衬板在制备过程中需加入熔炼炉熔化铸造,再将衬板放至热处理炉中进行正火调质处理,接着进行风冷处理,在进行风冷处理时需要对每块衬板均匀降温以保证衬板的生产质量。现有的风冷设备通常采用循环风机和喷淋装置对衬板进行风冷,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循环风机可能因电机老化等因素影响风机转速,喷淋装置也会因管道堵塞导致无法正常喷淋,如果不及时对风冷设备进行检修会给实际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合金钢衬板风冷处理装置。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合金钢衬板风冷处理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控制器和风冷设备,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测温仪、缓冲放大电路和放大稳定电路,所述缓冲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2、R3的一端和测温仪的信号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的基极,并通过电容C1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容C3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和电阻R4、电容C6的一端,电阻R4、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放大稳定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稳定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风冷设备的控制端,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优选的,放大稳定电路包括运放器AR2,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7、电容C2的一端,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电阻R6、R8的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6、R7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阻R9、电感L1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控制器的输入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优选的,所述报警电路包括三极管VT2,三极管VT2的基极通过电阻R10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三极管VT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1接地,继电器K1线圈的另一端连接+24V电源和继电器K1常开触点的一端,继电器K1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2、R13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警示灯LED1的正极,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LS1的正极,警示灯LED1、蜂鸣器LS1的负极并联接地。优选的,所述风冷设备包括循环风机和喷淋装置。优选的,所述测温仪选用型号为IMPAC测温仪-IS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设计温度检测模块对风冷处理阶段的衬板温度进行实时精准检测,然后控制器根据温度检测信号在单位时间变化量及时对风冷设备功率进行调节,使衬板得到均匀降温,有效地提高了衬板的生产质量;2.当风冷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控制器可以及时驱动报警电路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修,保证了生产过程的有效进行,提高耐磨合金钢衬板的生产效率;3.测温仪的输出信号分两路送入三极管VT1中进行差动放大,其中一路经电阻R2、电容C1形成的RC滤波后输出到三极管VT1的基极,另一路经运放器AR1利用电压跟随器原理对信号进行缓冲输出,降低信号损耗,提高信号的带载能力,然后经电阻R4、电容C6形成的带通滤波后输出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从而使三极管VT1在对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滤波能力,保证信号放大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模块图。图2为本技术温度检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使用新型报警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3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耐磨合金钢衬板风冷处理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控制器和风冷设备,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测温仪、缓冲放大电路和放大稳定电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放大稳定电路的输出端,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P1连接风冷设备的控制端,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P2连接报警电路。测温仪的输出信号经缓冲放大电路和放大稳定电路处理后作为温度检测信号送入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温度检测信号的电位值来控制风冷设备和报警电路的工作状态。具体使用时,测温仪选用型号为IMPAC测温仪-IS5,风冷设备包括循环风机和喷淋装置。IMPAC测温仪-IS5对耐磨合金钢衬板在风冷处理阶段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由于IMPAC测温仪-IS5的输出信号为毫伏级别,强度较弱,因此设计缓冲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如图2所示,缓冲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2、R3的一端和测温仪的信号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的基极,并通过电容C1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容C3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和电阻R4、电容C6的一端,电阻R4、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放大稳定电路的输入端。测温仪的输出信号分两路送入三极管VT1中进行差动放大,其中一路经电阻R2、电容C1形成的RC滤波后输出到三极管VT1的基极,另一路经运放器AR1利用电压跟随器原理对信号进行缓冲输出,降低信号损耗,提高信号的带载能力,然后经电阻R4、电容C6形成的带通滤波后输出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从而使三极管VT1在对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滤波能力,保证信号放大的精确度。放大稳定电路中运放器AR2利用差分放大电路原理对三极管VT1集电极的输出信号进行快速的次级放大,其中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7、电容C2的一端,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电阻R6、R8的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6、R7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阻R9、电感L1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控制器的输入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电容C4形成的LC滤波对运放器AR2的输出信号进一步滤波,使放大稳定电路的输出信号频率与缓冲放大电路中带通滤波的中心频率相同,有效地滤除电路内部杂波干扰,极大地提高了测温仪检测信号的精确度,保证温度测量的准确性。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IMPAC测温仪-IS5对耐磨合金钢衬板在风冷处理阶段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缓冲放大电路将温度检测信号分两路送入三极管VT1中进行差动放大,有效地放大温度检测信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合金钢衬板风冷处理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控制器和风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测温仪、缓冲放大电路和放大稳定电路,所述缓冲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2、R3的一端和测温仪的信号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的基极,并通过电容C1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容C3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和电阻R4、电容C6的一端,电阻R4、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放大稳定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稳定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风冷设备的控制端,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合金钢衬板风冷处理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控制器和风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测温仪、缓冲放大电路和放大稳定电路,所述缓冲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2、R3的一端和测温仪的信号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的基极,并通过电容C1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容C3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和电阻R4、电容C6的一端,电阻R4、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放大稳定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稳定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风冷设备的控制端,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合金钢衬板风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稳定电路包括运放器AR2,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7、电容C2的一端,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电阻R6、R8的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贺
申请(专利权)人:驻马店恒久新型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