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093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厌氧塘(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及好氧生物塘(3),所述厌氧塘(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及好氧生物塘(3)依次从地势高处至低处布置,且所述厌氧塘(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好氧生物塘(3)通过水管相连通,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上方安装支架,支架上安装多个透明卷帘(52),在各透明卷帘打开时,在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上面形成相对密闭的大棚式结构。所述厌氧塘的上方布置光伏发电系统(4)的光伏板。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周边安装风力发电系统(5)的风力发电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遮光、不影响植物生长的前提下,使整个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稳定,不受季节影响。

An efficient composite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本技术涉及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人工建造的、可控制的和工程化的湿地系统,其设计和建造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优化组合来进行废水处理。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这项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尤其适合广大农村、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经过长期的工程调研、工艺研究、运行实践及分析总结,专利技术人发现人工湿地工程应用中普遍存在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冬季处理效果差和填料易堵塞等现实问题。在北方寒冷地区,受到低温胁迫的影响,微生物活性显著下降、水生植物枯萎休眠,会导致人工湿地运行效率低,甚至冬季无法运行,从而限制了该项技术在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同时,人工湿地主要依靠填料上挂膜生长的微生物和不断更新繁殖的水生植物的新陈代谢来处理污水,必然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腐烂的植物根系,同时填料还会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填料孔隙将逐渐堵塞,甚至出现厌氧、植物抬根等现象,严重影响人工湿地处理效率。堵塞最终只能依靠停床整顿清淤或更换填料解决。因此,提高人工湿地处理效率、预防湿地填料堵塞是人工湿地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效果稳定,不受季节影响的高效复合人工湿地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厌氧塘、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及好氧生物塘,所述厌氧塘、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及好氧生物塘依次从地势高处至低处布置,且所述厌氧塘、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好氧生物塘通过水管相连通,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上方安装支架,支架上安装多个透明卷帘,在各透明卷帘打开时,在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上面形成相对密闭的大棚式结构。本技术通过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上方安装支架,支架上安装多个透明卷帘,其透光率在95%以上,在冬天冰冻气温来临时将各透明卷帘打开,使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上面形成相对密闭的大棚式结构,从而可提高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内气温,进而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生长,延长挺水植物绿期,从而强化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使本技术污水处理效果稳定,不受冬季低温天气影响。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塘的上方布置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板,不仅可以增强厌氧效果,还可抑制气味扩散,更可利用光伏发电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进一步地,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周边安装风力发电系统的风力发电桩,从而不仅可借助风力发电桩搭建所述支架,而且还可利用风力发电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进一步地,所述风力发电桩上水平安装多根支撑杆,多根支撑杆及风力发电桩构成所述支架。进一步地,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分别连接蓄电池,所述好氧生物塘内安装喷泉曝气机,所述喷泉曝气机经控制系统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使好氧生物塘可利用光伏和风力产生的电能进行曝气,增强好氧处理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塘的池深大于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池深,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池深大于所述好氧生物塘的池深,这样,进水从高向低自流运行,以在实现污水逐级净化的同时,且节约能耗,保证净化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内从上至下设置多个填料层,且顶层填料层内设置布水管道,底层填料层内设置集水管道,集水管道下面的底层填料层内设置排空管,布水管道和集水管道上设置用于对填料层进行布、集水的过水孔,排空管的顶部设置用于收集沉积物的收集槽,从而实现了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填料层的布水及集水,还可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内的沉积物进行收集排空。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道的一端伸出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作为出水管,所述排空管的一端伸出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并连接一排空阀。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塘的排水管通过排水阀与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内的布水管道相连接,所述集水管道的出水管端选择性连接水泵。这样,不仅能实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正常布、集水,还可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进行反向冲洗。本技术在不遮光、不影响植物生长的前提下,利用不同湿地单元特点配置光伏发电系统及风力发电系统,从而不仅充分利用光能和风能为湿地系统高效无堵塞运行提供电能,达到节能降耗效果,而且使整个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稳定,不受季节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横向截面断面图。图3是本技术湿地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复合人工湿地系统一实施例包括厌氧塘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好氧生物塘3、光伏发电系统4、风力发电系统5、蓄电池6、控制系统7、水泵8以及可移动的抽砂泵9,厌氧塘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好氧生物塘3依次从高处至低处布置,相互之间通过进、出水管连接。其中厌氧塘1的池深最深,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的池深次之,好氧生物塘3的池深最浅。进水首先通过进水管11进入厌氧塘1,厌氧塘1内不种植任何植物,厌氧塘1的顶部安装光伏发电系统4的光伏板,从而强化厌氧效果,控制异味扩散。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包括并联的多个湿地单元,每个湿地单元的四个角落处均安装风力发电系统5的风力发电桩,在风力发电桩的适宜高度(大概3米高处)安装多根水平的支撑杆51,多根水平支撑杆51及风力发电桩构成方形支架,方形支架上安装可卷收的透明卷帘52,在冬季可将透明卷帘52打开,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的上面形成相对密闭的大棚式结构,从而提高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内的气温,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生长,延长挺水植物绿期,强化湿地单元处理效果。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的每个湿地单元四周设置边墙,底部设置防渗层,防渗层上设置1个或多个填料层,防渗层铺设在夯实的素土之上,且防渗层由土工防渗膜和位于土工防渗膜上、下面的砂粒保护层组成,填料层填料为石灰石、花岗岩、沸石、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层的表层填料中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美人蕉、黄菖蒲、再力花、旱伞草、梭鱼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的每个湿地单元内设置布水管道23、集水管道28及排空管29,布水管道23设置在顶层填料层内,集水管道28设置在底层填料层内,且集水管道28的一端作为出水管伸出湿地单元的边墙,排空管29设置在集水管道28下面的底层填料层内,布水管道23和集水管道28上分别均匀设置用于对填料层进行布、集水的过水孔,排空管29的顶部管面均匀开设收集槽,通过收集槽收集湿地单元内的沉积物,排空管29的一端穿越湿地单元的边墙后设置一排空阀,打开排空阀,排空管29内收集的液体可自流流出湿地单元,也可以连接抽砂泵9,经抽砂泵9排出湿地单元。厌氧塘1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厌氧塘(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及好氧生物塘(3),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塘(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及好氧生物塘(3)依次从地势高处至低处布置,且所述厌氧塘(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好氧生物塘(3)通过水管相连通,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上方安装支架,支架上安装多个透明卷帘(52),在各透明卷帘打开时,在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上面形成相对密闭的大棚式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厌氧塘(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及好氧生物塘(3),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塘(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及好氧生物塘(3)依次从地势高处至低处布置,且所述厌氧塘(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2)、好氧生物塘(3)通过水管相连通,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上方安装支架,支架上安装多个透明卷帘(52),在各透明卷帘打开时,在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上面形成相对密闭的大棚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塘的上方布置光伏发电系统(4)的光伏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周边安装风力发电系统(5)的风力发电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桩上水平安装多根支撑杆(51),多根支撑杆及风力发电桩构成所述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分别连接蓄电池(6),所述好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儒杨淇椋陈琼宋凤鸣古伟王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