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壁型悬臂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87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走壁型悬臂吊,包括有下牛腿、上牛腿、下边梁、上边梁、活动三角支撑架以及电动葫芦;该下牛腿和上牛腿均固定在墙壁上,上牛腿位于下牛腿的上方;该下边梁固定在下牛腿的上表面上;该上边梁固定在上牛腿的底面上,上边梁与墙壁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通过将下牛腿和上牛腿均固定在墙壁上,将下边梁和上边梁分别安装在下牛腿和上牛腿上,同时,将活动三脚架的第一滚轮抵于下边梁的顶面上,该第二滚轮抵于下边梁的外侧面上,该第三滚轮抵于上边梁的内侧面上并位于安装空间中,使得活动三脚架滚动时与上边梁和下边梁相对运动,能够降低摩擦系数,降低磨损,提高生产效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Wall type cantilever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走壁型悬臂吊
本技术涉及悬臂吊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走壁型悬臂吊。
技术介绍
悬臂吊起重机工作强度为轻型,起重机由立柱,回转臂回转驱动装置及电动葫芦组成,立柱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由摆线针轮减速装置来驱动悬臂回转,电动葫芦在悬臂工字钢上作左右直线运行,并起吊重物。起重机旋臂为空心型钢结构,自重轻,跨度大,起重量大,经济耐用。内置式行走机构,采用带滚动轴承的特种工程塑料走轮,摩擦力小,行走轻快;结构尺寸小,特别有利于提高吊钩行程。其中悬臂吊是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走壁型悬臂起重机是在壁柱式悬臂起重机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型物料吊运设备。该机行走道轨安装在厂房的水泥柱上,沿着道轨可做纵向运动,同时电动葫芦又可完成沿选悬臂的横向运动以及垂直方向的起吊。该机极大的扩展了作业范围,更为有效的利用了厂房空间,使用效果更加理想,然而现在市面上很多的走壁型悬臂吊在与墙上设备对接位置上的摩擦系数处理不好,使得走壁型悬臂吊在运行时候由于摩擦系数高,造成设备磨损,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走壁型悬臂吊,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走壁型悬臂吊存在运行时磨损严重导致生产效率低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走壁型悬臂吊,包括有下牛腿、上牛腿、下边梁、上边梁、活动三角支撑架以及电动葫芦;该下牛腿和上牛腿均固定在墙壁上,上牛腿位于下牛腿的上方;该下边梁固定在下牛腿的上表面上;该上边梁固定在上牛腿的底面上,上边梁与墙壁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该活动三角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该第一滚轮抵于下边梁的顶面上沿下边梁来回滚动,该第二滚轮抵于下边梁的外侧面上沿下边梁来回滚动,该第三滚轮抵于上边梁的内侧面上并位于安装空间中,第三滚轮沿上边梁来回滚动;该电动葫芦设置于活动三角支撑架上随活动三角支撑架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壁上具有多个钢立柱,该下牛腿和上牛腿均焊接固定在多个钢立柱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边梁由两工字型钢组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边梁为一工字型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三角支撑架包括有两竖梁、一上端梁、一下端梁、一水平支架和两斜杆;该两竖梁的下端均设置有一前述第二滚轮;该上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端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前述第三滚轮;该下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竖梁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端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前述第一滚轮;该水平支架与两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并水平向外延伸,前述电动葫芦设置于水平支架上;该两斜杆前后排布,每一斜杆的一端与水平支架的外端固定,另一端与对应之竖梁的下端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支架上具有工字钢,该电动葫芦沿工字钢内外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端梁侧面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下端梁侧面上设有第二电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下牛腿和上牛腿均固定在墙壁上,将下边梁和上边梁分别安装在下牛腿和上牛腿上,同时,将活动三脚架的第一滚轮抵于下边梁的顶面上,该第二滚轮抵于下边梁的外侧面上,该第三滚轮抵于上边梁的内侧面上并位于安装空间中,使得活动三脚架滚动时与上边梁和下边梁相对运动,能够降低摩擦系数,降低磨损,提高生产效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安装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之上端梁的侧视图。附图标识说明:10、下牛腿20、上牛腿30、下边梁40、上边梁401、安装空间50、活动三角支撑架51、竖梁511、第二滚轮52、上端梁521、第三滚轮522、第一电机53、下端梁531、第一滚轮532、第二电机54、水平支架541、安装梁542、滑轨55、斜杆60、电动葫芦。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下牛腿、上牛腿、下边梁、上边梁、活动三角支撑架以及电动葫芦。该下牛腿和上牛腿均固定在墙壁上,上牛腿位于下牛腿的上方,墙壁上具有多个钢立柱,该下牛腿和上牛腿均焊接固定在多个钢立柱上。该上边梁为一工字型钢结构,该下边梁由两工字钢组合而成,该两工字钢相互垂直的叠设在一起。该上边梁和下边梁之间相互平行,该下边梁固定在下牛腿的上表面上;该上边梁固定在上牛腿的底面上,上边梁与墙壁之间形成有供其他部件安装的安装空间。该活动三角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该活动三角支撑架包括有两竖梁、一上端梁、一下端梁、一水平支架和两斜杆,该竖梁垂直于底面设置,该竖梁数量为两根,该两竖梁的下端均设置有一前述第二滚轮,该第二滚轮横向设置,该第二滚轮抵于下边梁的外侧面上沿下边梁来回滚动,该第二滚轮用于辅助整个悬臂吊移动。该上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并与竖梁相互垂直,上端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前述第三滚轮,该上端梁的外侧面上设有可带动第三滚轮滚动的第一电机,该第三滚轮抵于上边梁的内侧面上并位于前述安装空间中,该第三滚轮通过第一电机的带动沿上边梁来回滚动。该下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竖梁的下端固定连接,并与竖梁相互垂直,下端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前述第一滚轮,该下端梁的外侧面上设有可带动第一滚轮滚动的第二电机,该第一滚轮抵于下边梁的顶面上,该第一滚轮通过第二电机的带动沿下边梁来回滚动。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带动上端梁和下端梁的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整个悬臂吊在上边梁和下边梁上滑动。该水平支架与两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并水平向外延伸,该水平支架与竖梁一一配对并且相互垂直。该水平支架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安装梁,该安装梁为工字钢结构,该安装梁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一滑轨。该电动葫芦设置于水平支架的滑轨上。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下牛腿和上牛腿均固定在墙壁上,将下边梁和上边梁分别安装在下牛腿和上牛腿上,同时,将活动三脚架的第一滚轮抵于下边梁的顶面上,该第二滚轮抵于下边梁的外侧面上,该第三滚轮抵于上边梁的内侧面上并位于安装空间中,使得活动三脚架滚动时与上边梁和下边梁相对运动,能够降低摩擦系数,降低磨损,提高生产效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走壁型悬臂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牛腿、上牛腿、下边梁、上边梁、活动三角支撑架以及电动葫芦;该下牛腿和上牛腿均固定在墙壁上,上牛腿位于下牛腿的上方;该下边梁固定在下牛腿的上表面上;该上边梁固定在上牛腿的底面上,上边梁与墙壁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该活动三角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该第一滚轮抵于下边梁的顶面上沿下边梁来回滚动,该第二滚轮抵于下边梁的外侧面上沿下边梁来回滚动,该第三滚轮抵于上边梁的内侧面上并位于安装空间中,第三滚轮沿上边梁来回滚动;该电动葫芦设置于活动三角支撑架上随活动三角支撑架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走壁型悬臂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牛腿、上牛腿、下边梁、上边梁、活动三角支撑架以及电动葫芦;该下牛腿和上牛腿均固定在墙壁上,上牛腿位于下牛腿的上方;该下边梁固定在下牛腿的上表面上;该上边梁固定在上牛腿的底面上,上边梁与墙壁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该活动三角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该第一滚轮抵于下边梁的顶面上沿下边梁来回滚动,该第二滚轮抵于下边梁的外侧面上沿下边梁来回滚动,该第三滚轮抵于上边梁的内侧面上并位于安装空间中,第三滚轮沿上边梁来回滚动;该电动葫芦设置于活动三角支撑架上随活动三角支撑架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壁型悬臂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壁上具有多个钢立柱,该下牛腿和上牛腿均焊接固定在多个钢立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壁型悬臂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梁由两工字型钢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伟凡黄子栢覃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川田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