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086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及方法,表面应变计安装在现浇支架的杆件上;表面应变计与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信连接,表面应变计检测杆件的应变数据,将应变数据传输至动静态应变采集仪;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通信连接,将应变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云数据处理平台,云数据处理平台对应变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保存,当应变数据超阈值时,通过遥控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监测人员通过终端连接云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监测数据信息。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保证长期稳定地获取准确的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分析,向用户实时反馈结构物健康状况。

A strain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st-in-plac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现浇支架采取按一定间隔,密布搭设,起支撑作用的脚手架。目前常见于现浇桥梁施工及现浇楼板施工。现浇支架施工是一种长期被采用的方法,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模板支架。支架法施工是在桥位处搭设支架,在支架上浇筑桥体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模板及支架。支架法施工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大型吊装设备,其缺点是施工用的支架模板消耗量大、工期长,对山区桥梁及高墩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现浇部分全部采用新型承插型盘扣式支架。支架系统应变复杂多变,安全要求高,施工风险较大。为了能够了解支架安全状况,通常需要对支架应变情况进行监测,这样能够了解支架应变情况,保证现浇支架的支撑稳固性。所以如何准确把握支架应变情况,实现对支架应变情况进行监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包括:动静态应变采集仪,表面应变计,云数据处理平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遥控报警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静态应变采集仪,表面应变计,云数据处理平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遥控报警器;/n表面应变计安装在现浇支架的杆件上;/n表面应变计与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信连接,表面应变计检测杆件的应变数据,将应变数据传输至动静态应变采集仪;/n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通信连接,将应变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云数据处理平台,云数据处理平台对应变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保存,当应变数据超阈值时,通过遥控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n监测人员通过终端连接云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监测数据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静态应变采集仪,表面应变计,云数据处理平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遥控报警器;
表面应变计安装在现浇支架的杆件上;
表面应变计与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信连接,表面应变计检测杆件的应变数据,将应变数据传输至动静态应变采集仪;
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通信连接,将应变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云数据处理平台,云数据处理平台对应变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保存,当应变数据超阈值时,通过遥控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监测人员通过终端连接云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监测数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跨面;每个跨面设有现浇梁支撑,跨面与跨面之间连接有墩柱;
现浇支架分别支撑跨面,现浇梁以及墩柱;
支撑在墩柱处的现浇支架的杆件上安装至少四个表面应变计;
支撑在现浇梁处的现浇支架的杆件上安装至少六个表面应变计,且表面应变计沿着现浇梁的横轴线均匀布设;
每个跨面设置多个现浇梁,在每个跨面的至少两处现浇梁现浇支架设置表面应变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云数据处理平台配置有多个通信通道,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每个通信通道配置有通道标记;
每个通信通道对应连接一个表面应变计;表面应变计的通信地址与通道标记相互匹配;
数据显示模块配置有应变变化坐标系;应变变化坐标系的X轴为应变变化时间轴,Y轴为应变变化参数轴;
在应变变化坐标系中配置多条应变变化曲线,每条曲线对应一个通信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云数据处理平台还配置用户登录操作端口,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震孙晓迈王磊杨帆朱兴礼王博木张辛田开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