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0793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包括集管、中空纤维膜管、集液池、蒸发器、盘管和盘管;所述集管包括供液集管和回液集管;所述中空纤维膜管的两端分别与供液集管和回液集管连接;回液集管依次经过溶液泵一和过滤器三后与喷淋器连接,喷淋器位于集液池正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基于防水透气中空纤维膜的空气调节技术,可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可减少通风换气量,降低通风换气造成的能源浪费和消耗;也可除湿,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保持室内湿度;还可进行辐射供冷,为室内降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调节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空气调节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和方法,采用防水透气中空纤维膜制作成管网,内部通入接近室温的溴化锂、碳酸钠等溶液,以对流、辐射方式为环境降温、除湿,去除二氧化碳等,可用于建筑、车辆、轮船、机舱等空间的空气调节。
技术介绍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满足人体健康卫生条件,空调房间常需要通风换气,排出室内空气,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由于空调房间室内外空气间焓差较大,所以通风换气往往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增大空调系统能耗。另一方面,为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湿度参数,满足热舒适要求,空调制冷装置需要为室内空气降温,将传入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同时,还要将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除去,以维持室内适当的湿度。目前的空调系统,为空气降温、除湿是通过空调机制冷以冷却空气的方式完成的,空调机工作时蒸发温度低,使其能效较低,空调系统能耗较高,附带产生温室气体、有害气体及固体颗粒等污染物的排放问题,随着空调使用的日益普及,这一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促使人们研究提高空调供暖能效,减少由此带来的污染和能源消耗。为此,一方面人们研究开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管、中空纤维膜管(3)、集液池(11)、蒸发器(16)、盘管(171)和盘管(17);/n所述集管包括供液集管(1)和回液集管(2);/n所述中空纤维膜管(3)的两端分别与供液集管(1)和回液集管(2)连接;回液集管(2)依次经过溶液泵一(91)和过滤器三(81)后与喷淋器(18)连接,喷淋器(18)位于集液池(11)正上方;/n所述集液池(11)中设置有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盘管一(171)和盘管二(17),盘管一(171)的出口依次经过贮液器(141)、干燥过滤器一(14)和节流阀(15)后与蒸发器(16)的制冷剂通道的进口连接,蒸发器(16)的制...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管、中空纤维膜管(3)、集液池(11)、蒸发器(16)、盘管(171)和盘管(17);
所述集管包括供液集管(1)和回液集管(2);
所述中空纤维膜管(3)的两端分别与供液集管(1)和回液集管(2)连接;回液集管(2)依次经过溶液泵一(91)和过滤器三(81)后与喷淋器(18)连接,喷淋器(18)位于集液池(11)正上方;
所述集液池(11)中设置有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盘管一(171)和盘管二(17),盘管一(171)的出口依次经过贮液器(141)、干燥过滤器一(14)和节流阀(15)后与蒸发器(16)的制冷剂通道的进口连接,蒸发器(16)的制冷剂通道的出口依次经过汽液分离器(142)和压缩机(12)后与盘管二(17)的入口连接,盘管二(17)的出口与盘管一(171)的入口连接,盘管一(171)的出口与贮液器(141)的入口连接;
所述集液池(11)底部与蒸发器(16)的溶液通道入口连接,蒸发器(16)的溶液通道出口依次经过溶液泵二(9)和过滤器二(8)后与供液集管(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管一(171)的顶部设有风机(1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液集管(1)和回液集管(2)上均设置有接管(5),所述中空纤维膜管(3)的一端伸入接管(5)内,与集管内壁齐平,每个接管(5)可以插入一根或多根中空纤维膜管(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管(5)中设置有转接件(4),转接件(4)的底上开有多个孔,中空纤维膜管(3)穿进转接件(4)的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纤维膜管(3)与转接件(4)的底板齐平,中空纤维膜管(3)和转接件(4)的孔之间的空隙用胶(7)填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纤维膜管(3)对折成U形或者直线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纤维膜管(3)的末端伸出转接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