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收纳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74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检验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壤收纳盒,包括外箱体,还包括与外箱体抽拉配合的内箱体,内箱体内侧沿其抽拉方向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一侧的内箱体设有第一格栅,分隔板另一侧的内箱体内设有第二格栅,第二格栅上防设有可沿内箱体上侧滑出的第三格栅,第二格栅下侧设有密封其端面的防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土壤收纳盒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A soil storage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收纳盒
本技术涉及土壤检验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土壤收纳盒。
技术介绍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土壤污染可影响土壤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影响植物的生长,或通过微生物作用转化为金属有机化合物而挥发到大气中,直接或间接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开展对土壤污染评价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对土壤养分及污染程度评价分析的前提,是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地球化学作用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对突然样品进行化学和物理分析测定,为土壤污染的调查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从而根据需要改良土壤。土壤样品通常使用采样器来收集,将采集来的突然装入试管内,然后将不同地域采集的土壤装入收纳盒内,因不同地域的土质状况不同,即不同地域土壤的采集深度不同,所使用的试管高度不同,不同高度的试管装入收纳盒内,摆放较凌乱,空间占用率较大,造成收纳盒所容纳的试管较少,即存在收纳盒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土壤收纳盒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收纳盒,解决了现有土壤收纳盒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土壤收纳盒,包括外箱体,还包括与外箱体抽拉配合的内箱体,内箱体内侧沿其抽拉方向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一侧的内箱体设有第一格栅,分隔板另一侧的内箱体内设有第二格栅,第二格栅上防设有可沿内箱体上侧滑出的第三格栅,第二格栅下侧设有密封其端面的防漏板。本技术的原理及效果:外箱体与内箱体的抽拉配合,在需要向内箱体放置采集的土壤时,使外箱体与内内箱体相分离,在储存好土壤样品时,使内箱体与外箱体靠近,使外箱体罩设在内箱体上,达到内箱体内土壤样品的保护工作(具有防晒、防水、防潮的作用),在储存土壤样品时,采集深度较大的土壤样品(带土壤样品的试管)储存在第一格栅的间隙内,采集深度较小的土壤样品首先储存在第二格栅的间隙内,第二格栅储存前,将第三格栅拉离内箱体,在第二格栅装满后,装入第三格栅,再进行第三格栅土壤样品的储存,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分隔板将内箱体分空间设计,使采集深度较大的土壤样品与采集深度较小的土壤样品分区放置。本技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土壤收纳盒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外箱体与内箱体通过滑轨配合滑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外箱体上设有把手,外箱体与内箱体之间设有配合的机械锁。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外箱体上铰接有可拆连接的背带。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一格栅、第二格栅活动置于内箱体内。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三格栅口径大于第二格栅的口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内箱体的上侧设有配合第三格栅、防漏板滑动的环形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土壤收纳盒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外箱体与内箱体通过滑轨配合滑动。滑轨实现外箱体和内箱体的滑动连接,避免了外箱体和内箱体的直接接触滑动时,具有较大摩擦力,不易稳定滑动的问题。(3)本技术通过外箱体上设有把手,外箱体与内箱体之间设有配合的机械锁。把手的设计,在外箱体与内箱体抽拉时,使操作着具有稳定的着力点,能实现外箱体和内箱体的快速分离,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外箱体与内箱体接触时具有防夹手的优点),机械锁的设计,实现内箱体与外箱体的固定连接,在转移本技术新型时,避免了内箱体与外箱体的滑动,影响本技术的稳定转移,具有转移稳定性高的优点,上述机械锁为现有装置,我们即可直接采购使用,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4)本技术通过外箱体上铰接有可拆连接的背带。背带的设计,在进行本技术的转移时,通过背带跨在操作者的身体上,具有省力的作用。(5)本技术通过第一格栅、第二格栅活动置于内箱体内。第一格栅、第二格栅活动置于内箱体,便于对内箱体和第一格栅、第二格栅进行维护清洗。(6)本技术通过第三格栅口径大于第二格栅的口径。第三格栅的口径大于第二格栅,使第三格栅正对的内箱体内径大于第二格栅正对的内箱体内径,使第三格栅不能与第二格栅相接触,具有分隔的作用。(7)本技术通过内箱体的上侧设有配合第三格栅、防漏板滑动的环形槽。环形槽配合第三格栅、防漏板的滑动,使第三格栅、防漏板能稳定滑出内箱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处于闭合状态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处于打开状态的轴侧图;图3是本技术中内箱体以及第一格栅、第二格栅、第三格栅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记为:1-外箱体、2-内箱体、3-把手、4-机械锁、5-背带、6-第一格栅、7-第三格栅、8-滑轨、9-环形槽、10-第二格栅、11-防漏板、12-分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土壤收纳盒,包括外箱体1,还包括与外箱体1抽拉配合的内箱体2,内箱体2内侧沿其抽拉方向设有分隔板12,分隔板12一侧的内箱体2设有第一格栅6,分隔板12另一侧的内箱体2内设有第二格栅10,第二格栅10上防设有可沿内箱体2上侧滑出的第三格栅7,第二格栅10下侧设有密封其端面的防漏板11。本技术的原理及效果:外箱体1与内箱体2的抽拉配合,在需要向内箱体2放置采集的土壤时,使外箱体1与内内箱体2相分离,在储存好土壤样品时,使内箱体2与外箱体1靠近,使外箱体1罩设在内箱体2上,达到内箱体2内土壤样品的保护工作(具有防晒、防水、防潮的作用),在储存土壤样品时,采集深度较大的土壤样品(带土壤样品的试管)储存在第一格栅6的间隙内,采集深度较小的土壤样品首先储存在第二格栅10的间隙内,第二格栅10储存前,将第三格栅7拉离内箱体2,在第二格栅10装满后,装入第三格栅7,再进行第三格栅7土壤样品的储存,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分隔板12将内箱体2分空间设计,使采集深度较大的土壤样品与采集深度较小的土壤样品分区放置。本技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土壤收纳盒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是在实施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具体是:外箱体1与内箱体2通过滑轨8配合滑动。滑轨8实现外箱体1和内箱体2的滑动连接,避免了外箱体1和内箱体2的直接接触滑动时,具有较大摩擦力,不易稳定滑动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外箱体1上设有把手3,外箱体1与内箱体2之间设有配合的机械锁4。把手3的设计,在外箱体1与内箱体2抽拉时,使操作着具有稳定的着力点,能实现外箱体1和内箱体2的快速分离,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外箱体1与内箱体2接触时具有防夹手的优点),机械锁4的设计,实现内箱体2与外箱体1的固定连接,在转移本技术新型时,避免了内箱体2与外箱体1的滑动,影响本技术的稳定转移,具有转移稳定性高的优点,上述机械锁4为现有装置,我们即可直接采购使用,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外箱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收纳盒,包括外箱体(1),还包括与外箱体(1)抽拉配合的内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2)内侧沿其抽拉方向设有分隔板(12),所述分隔板(12)一侧的内箱体(2)设有第一格栅(6),所述分隔板(12)另一侧的内箱体(2)内设有第二格栅(10),所述第二格栅(10)上防设有可沿内箱体(2)上侧滑出的第三格栅(7),所述第二格栅(10)下侧设有密封其端面的防漏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收纳盒,包括外箱体(1),还包括与外箱体(1)抽拉配合的内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2)内侧沿其抽拉方向设有分隔板(12),所述分隔板(12)一侧的内箱体(2)设有第一格栅(6),所述分隔板(12)另一侧的内箱体(2)内设有第二格栅(10),所述第二格栅(10)上防设有可沿内箱体(2)上侧滑出的第三格栅(7),所述第二格栅(10)下侧设有密封其端面的防漏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与内箱体(2)通过滑轨(8)配合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家军李玉凯李达臣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沁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