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73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包括扇框、叶轮以及马达。扇框包括底座、扇框壳体及多个静叶。扇框壳体包括出风口,多个静叶环设于底座外周缘并连接于底座与扇框壳体之间,多个静叶靠近出风口的末端与出风口具有距离且未突出于出风口。叶轮包括轮毂及多个动叶。轮毂具有曲面且曲面上任两点相连所成的直线斜率不相等;多个动叶环设于轮毂的外周缘。马达设置于底座上,连结并驱动叶轮转动。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涉及一种静叶内凹的斜流式风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装置的效能不断提高,现行的电子装置在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热,若无法实时将热量带离电子设备,会使得电子设备温度升高,造成内部元件损坏,降低电子装置的功效及使用寿命。而风扇是被广泛运用于电子装置的散热装置。目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开发出一种风扇,其扇叶及轮毂分别具有两个以上不等直径(又被称为斜流式风扇)。斜流式风扇虽然便于应用于电子装置的散热,但是因其几何外形之故,不易利用现有的风扇设计来达到提高斜流式风扇特性的效果。另外,又因其几何外形之故,其马达的选择上也受到材料高度的限制,若碰到高功率的散热应用时,选用了硅钢片的材质,更容易产生废热,累积在风扇内部,容易造成风扇内部过热,导致电路板烧毁或大幅降低风扇的运作效率,进而影响风扇的散热效率及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增加风扇特性的斜流式风扇,以提高其散热效率;以及,如何提供一种能增加风扇特性并提高自体散热效率的斜流式风扇,避免风扇内部过热,进而延长风扇使用寿命并维持风扇的运作效率,将会对此领域的技术带来相当大的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风扇。相较于先前技术,本专利技术风扇的静叶内凹,能提高斜流式风扇的风扇特性并降低噪音的产生。静叶内凹的设计也能提高斜流式风扇的静叶密度,能更进一步提高风扇特性。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风扇能在提高斜流式风扇的风扇特性的同时,提高其自体散热效率,进而延长风扇使用寿命并维持风扇的运作效率。于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包括扇框、叶轮以及马达。扇框包括底座、扇框壳体及多个静叶。扇框壳体包括一出风口,多个静叶环设于底座外周缘并连接于底座与扇框壳体之间,多个静叶靠近出风口的末端与出风口具有一距离且未突出于出风口。叶轮包括轮毂及多个动叶。轮毂具有曲面且曲面上任两点相连所成的直线斜率不相等;多个动叶环设于轮毂的外周缘。马达设置于底座上,连结并驱动叶轮转动。马达包括定子结构及转子结构。转子结构包括转轴、导磁壳及磁性元件,转轴的一端连结于导磁壳,磁性元件环设于导磁壳的内周缘并与定子结构对应设置。在一实施例中,静叶的数目大于等于19片。在一实施例中,静叶的数目与动叶的数目的比值大于等于1.5。在一实施例中,静叶的高度与动叶的高度的比值小于等于0.5。在一实施例中,静叶的高度大于等于8毫米。在一实施例中,该距离与静叶的高度的比值小于等于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风扇,包括扇框、叶轮以及马达。扇框包括底座、扇框壳体及多个静叶。扇框壳体包括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多个静叶环设于底座外周缘并连接于底座与扇框壳体之间,多个静叶靠近出风口的末端与出风口具有一距离且未突出于出风口。叶轮包括轮毂、多个动叶及多个导流片。轮毂具有曲面,曲面上任两点相连所成的直线斜率不相等,且轮毂具有至少一通风开口;多个动叶环设于轮毂的外周缘;多个导流片环设于轮毂的内周缘。马达设置于底座上,连结并驱动叶轮转动。马达包括定子结构及转子结构。转子结构包括转轴、导磁壳及磁性元件,转轴的一端连结于导磁壳,磁性元件环设于导磁壳的内周缘并与定子结构对应设置,导磁壳的顶面具有至少一开口。其中,扇框壳体邻近于多个动叶的两端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弯折处及一第二弯折处,第一弯折处与第二弯折处具有两不同的曲率,且进入风扇的气流先经过入风口、第一弯折处、第二弯折处再到出风口。在一实施例中,静叶的数目大于等于19片。在一实施例中,静叶的数目与动叶的数目的比值大于等于1.5。在一实施例中,静叶的高度与动叶的高度的比值小于等于0.5。在一实施例中,静叶的高度大于等于8毫米。在一实施例中,该距离与静叶的高度的比值小于等于0.5。在一实施例中,通风开口设置于轮毂的顶部。在一实施例中,各导流片沿着轮毂的内周缘往轮毂的轴心的方向延伸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各导流片以等角度间隔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各导流片以不等角度间隔设置。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导流片彼此的长度、厚度、高度或形状是相同的。在一实施例中,该多个导流片彼此的长度、厚度、高度、或形状的至少其中之一是不相同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弯折处距轮毂的轴心的半径距离大于第一弯折处距轮毂的轴心的半径距离。在一实施例中,扇框壳体自入风口朝第一弯折处的方向形成一径向渐缩结构,且径向渐缩结构由至少一圆弧面、至少一曲面、至少一平面、至少一斜面或其任意组合所组成。在一实施例中,扇框壳体自第一弯折处朝第二弯折处的方向形成一径向渐扩结构,且径向渐扩结构由至少一圆弧面、至少一曲面、至少一平面、至少一斜面或其任意组合所组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风扇的功效在于:通过静叶靠近出风口的末端与出风口具有一距离(静叶内凹于出风口)的设计,可提高斜流式风扇的风扇特性并降低运转噪音。静叶内凹于出风口的设计也可提高斜流式风扇的静叶密度,进而更加提高斜流式风扇的风扇特性。另外,通过设置于轮毂的至少一通风开口、环设于轮毂的内周缘的多个导流片、以及导磁壳的顶面设置的至少一开口,可提高风扇内部自体散热的效率。另外,可利用扇框壳体的第一弯折处及第二弯折处,达到气流集中及径向加压的效果,且再配合轮毂的外形为径向渐扩的设计,可降低气流与风扇内部元件发生撞击的频率,使扇框内部流场平稳并提供足够的风压和风量,可降低风扇的运转噪音,并提高风扇的运转效率。相较于现有的风扇,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能提高斜流式风扇的风扇特性并降低运转噪音,也可提高静叶密度,更可提高斜流式风扇自体散热效率,进而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并维持风扇的运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风扇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风扇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风扇的轮毂的部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风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风扇的立体剖面图。图6为图4所示的风扇的平面示意图。图7A为图4所示的叶轮的仰视图。图7B为图4所示的叶轮的另一仰视图。图7C为图4所示的叶轮的另一仰视图。图7D为图4所示的叶轮的另一仰视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8B为图8A所示风扇的平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风扇的风扇效率与动叶、静叶高度的关系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风扇的风扇噪音与叶片密度的关系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风扇的风扇效率与叶片密度的关系图。附图标记说明1a、1b、1c:风扇11:扇框111:底座112:扇框壳体112a:第一弯折处112b:第二弯折处113:静叶113a:静叶的末端114:延伸部115:安装部12:叶轮121:轮毂121a:曲面1211:顶部1212:底部1213:延伸部1214:通风开口122:动叶123:导流片13:马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扇框,包括一底座、一扇框壳体及多个静叶,该扇框壳体包括一出风口,该多个静叶环设于该底座外周缘并连接于该底座与该扇框壳体之间,该多个静叶靠近该出风口的末端与该出风口具有一距离且未突出于该出风口;/n一叶轮,包括:/n一轮毂,具有一曲面,该曲面上任两点相连所成的直线斜率不相等;及/n多个动叶,环设于该轮毂的外周缘;以及/n一马达,设置于该底座上,该马达连结并驱动该叶轮转动,该马达包括:/n一定子结构;及/n一转子结构,包括一转轴、一导磁壳及一磁性元件,该转轴的一端连结于该导磁壳,该磁性元件环设于该导磁壳的内周缘并与该定子结构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扇框,包括一底座、一扇框壳体及多个静叶,该扇框壳体包括一出风口,该多个静叶环设于该底座外周缘并连接于该底座与该扇框壳体之间,该多个静叶靠近该出风口的末端与该出风口具有一距离且未突出于该出风口;
一叶轮,包括:
一轮毂,具有一曲面,该曲面上任两点相连所成的直线斜率不相等;及
多个动叶,环设于该轮毂的外周缘;以及
一马达,设置于该底座上,该马达连结并驱动该叶轮转动,该马达包括:
一定子结构;及
一转子结构,包括一转轴、一导磁壳及一磁性元件,该转轴的一端连结于该导磁壳,该磁性元件环设于该导磁壳的内周缘并与该定子结构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静叶的数目大于等于19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静叶的数目与该多个动叶的数目的比值大于等于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静叶的高度与该多个动叶的高度的比值小于等于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静叶的高度大于等于8毫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距离与该多个静叶的高度的比值小于等于0.5。


7.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扇框,包括一底座、一扇框壳体及多个静叶,该扇框壳体包括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该多个静叶环设于该底座外周缘并连接于该底座与该扇框壳体之间,该多个静叶靠近该出风口的末端与该出风口具有一距离且未突出于该出风口;
一叶轮,包括:
一轮毂,具有一曲面,该曲面上任两点相连所成的直线斜率不相等,且该轮毂具有至少一通风开口;
多个动叶,环设于该轮毂的外周缘;及
多个导流片,环设于该轮毂的内周缘;以及
一马达,设置于该底座上,该马达连结并驱动该叶轮转动,该马达包括:
一定子结构;及
一转子结构,包括一转轴、一导磁壳及一磁性元件,该转轴的一端连结于该导磁壳,该磁性元件环设于该导磁壳的内周缘并与该定子结构对应设置,该导磁壳的顶面具有至少一开口;
其中,该扇框壳体邻近于该多个动叶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楯成杨朝富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