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070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包括:真空复原单元和整理单元;所述真空复原单元被配置为将表面凹凸不平的包装袋进行压平复原;所述整理单元对压平后的包装袋进行分离,防止包装袋层叠输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包装袋在负压环境下内部能够膨胀,采用压板下压将表面皱起的包装袋压平,然后将压平后的包装袋输送至整理单元,通过整理单元将层叠对方的包装分离成单层离散输送,便于后续生产线上机械手的抓取,为包装袋后续抓取入箱提供有利的条件,进而提高包装袋包装线的效率。

An integral recovery system for non vacuum bag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
本技术涉及食品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
技术介绍
袋装食品具有方便携带、使用卫生、容易存储等各种优点,成为食品包装的主流包装物。袋装食品通常会在包装袋内充入一定的氮气,在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能防止食品与空气接触变质,有利于食品的保存。袋装包装的榨菜同样是采用充氮气的方法进行食物存储。但是,在袋装榨菜内部充入氮气后封装包装袋,容易造成包装袋表面皱起(凹凸不平),导致包装袋在后期装箱过程中,无法进行平整装箱,造成包装袋装箱生产线中机械手抓取不便,自动化程度难以提高,降低包装效率;同时使得包装箱内包装袋装箱数量少,不利于于存储和运输,增加装箱成本和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对带有榨菜的包装袋进行真空压平和整理,提高包装效率和最大化装箱数量,降低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真空复原单元和整理单元;所述真空复原单元被配置为将表面凹凸不平的包装袋进行压平复原;所述整理单元对压平后的包装袋进行分离,防止包装袋层叠输送。进一步,所述真空复原单元包括:内腔密封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输送带;还包括抽真空组件和整平组件;所述抽真空组件适于将箱体内的空气抽成负压并且保持箱体内的负压值为70-90Kpa;所述整平组件适于对输送带上的产品进行压平。进一步,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通入箱体内的气体流通管和与气体流通管相连通的外部抽真空设备。进一步,所述整平组件包括下压件和驱动下压件下压的第一驱动件;所述下压件包括位于输送带正上方的压板和动力件。进一步,所述动力件包括2个间隔设置的导向轴和连接在2个导向轴之间的连接件。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安装板连接在箱体顶部外侧;并且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连接件;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导向轴相适配的导向套。所述导向轴与导向套配设使用,适于保证压板下压时工作面为同一水平面。进一步,所述整理单元包括安装座,还包括:多个沿安装座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伺服整理单元;多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伺服整理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伺服整理单元包括转动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接受检测单元的信号并依据信号调整相应的转动单元的转速;所述相邻检测单元之间的间距大于包装袋的长度;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红外线传感器A和红外线传感器B,并且红外线传感器A和红外线传感器B之间的间距大于包装袋的长度。进一步,所述相邻检测单元之间的间距、红外线传感器A和红外线传感器B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包装袋对角线的长度。进一步,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转动件和驱动转动件转动的第二驱动件。进一步,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二驱动件驱动的多个同步转动的转动辊。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真空复原单位中包装袋内氮气在负压状态下可以膨胀的特点,将包装袋置于负压的真的空箱体内,当包装袋内部发生一定的膨胀后,再对其从外部进行压平,实现整形,使得产品达到较为平整的状态,满足生产线需求,实现快速的自动化包装生产;2、压平后的包装袋在后期输送过程中,由于从真空复原单位压平后的包装袋经输送设备直接进入到整理单元,会将在整理单元上形成产品堆叠或者凌乱的现象,通过整理单元将堆叠放置的包装袋进行分离,使其形成离散单个输送,便于后续机械手识别抓取放入包装箱内,提高生产线自动化运行的顺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真空复原单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真空复原单位中去掉箱体上箱体的一半后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整理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C处放大图。图6是转动单元结构图。图7是转动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图7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真空复原单元1和整理单元2;真空复原单元1被配置为将表面凹凸不平的包装袋进行压平复原;整理单元2对压平后的包装袋进行分离,防止包装袋层叠输送,便于包装生产线后期机械手识别抓取,提高抓取准确性和装箱效率。本实施例中的真空复原单元,可以依据生产线产能需求,设置有多台。本申请中,具体的选用4台,4台真空复原单元分为2台并列一组,分为上下两组,2组互换工作,其中一组在抽真空对包装袋压平工作,另外一组已经完成压平复原开始卸料,2组交替使用,保证整条生产线的连续输送和包装。作为真空复原单元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见图2,所述真空复原单元包括内腔密封的箱体10,所述箱体10上设置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箱体10内设置有输送带20。为了实现箱体10在工作过程中的密封,进料口11上设置对进料口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密封件13,并且将出料口开设在箱体1的顶部,便于进入箱体内的包装袋直接落在输送带上。出料口12上设置有对出料口12密封的第二密封件14,进料时打开进料口11进料,第二密封件14对出料口关闭密封,进料完成后,关闭第一密封件13,从而保证箱体1内腔为密封腔体,便于后续的抽真空。上述中,为了实现箱体进料口11的自动打开和关闭。作为第一密封件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见图2所示,第一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真空复原单元和整理单元;/n所述真空复原单元被配置为将表面凹凸不平的包装袋进行压平复原;/n所述整理单元对压平后的包装袋进行分离,防止包装袋层叠输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真空复原单元和整理单元;
所述真空复原单元被配置为将表面凹凸不平的包装袋进行压平复原;
所述整理单元对压平后的包装袋进行分离,防止包装袋层叠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复原单元包括:内腔密封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输送带;
还包括抽真空组件和整平组件;
所述抽真空组件适于将箱体内的空气抽成负压并且保持箱体内的负压值为70-90Kpa;
所述整平组件适于对输送带上的产品进行压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通入箱体内的气体流通管和与气体流通管相连通的外部抽真空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平组件包括下压件和驱动下压件下压的第一驱动件;
所述下压件包括位于输送带正上方的压板和动力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件包括2个间隔设置的导向轴和连接在2个导向轴之间的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真空袋装产品整型复原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传锋高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泗阳协力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