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块式建筑
,涉及一种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模块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中将每个三维房间单元作为一个模块式建筑单元,在工厂完成模块式建筑单元的生产,包括单元内部天花板、隔墙、墙体、地板、外墙装饰及水电管线的安装以及大部分的软装,如家具、灯饰、盆景、饰品摆件等,完成生产程序后将模块式建筑单元运输至现场就位安装,通过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组合成完整建筑。与传统的建造方式相比,模块化建筑具有工程质量可控、建造周期短、绿色环保、产业化程度高等优点。目前对于模块式建筑单元的连接通常是采用集装箱角件及其衍生形式,连接时影响外立面,一般适用于不带装修的模块式建筑单元,对于带装修的模块式建筑单元需要在连接处预留用于安装连接件的操作窗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时不影响外立面,适用于全装修模块式建筑单元的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该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包括:安装在模块式建筑单元顶部的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包括:安装在模块式建筑单元顶部的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模块式建筑单元底部的第二连接件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内部中空的一体成型件;/n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主体、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处于同一水平面,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的侧面;所述第三连接臂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所述第三连接臂的内部与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贯通;/n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主体、第四连接臂、第五连接臂和第六连接臂;所述第四连接臂和所述第五连接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包括:安装在模块式建筑单元顶部的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模块式建筑单元底部的第二连接件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内部中空的一体成型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主体、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处于同一水平面,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的侧面;所述第三连接臂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所述第三连接臂的内部与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贯通;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主体、第四连接臂、第五连接臂和第六连接臂;所述第四连接臂和所述第五连接臂处于同一水平面,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的侧面;所述第六连接臂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的顶面,所述第六连接臂的内部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内部贯通;
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主体的顶面和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夹角与模块式建筑单元立柱与顶面连接的两个梁之间的夹角对应,所述第四连接臂和所述第五连接臂的夹角与模块式建筑单元立柱与底面连接的两个梁之间的夹角对应;
所述第三连接臂和水平面的夹角与模块式建筑单元立柱与顶面的夹角对应,所述第六连接臂和水平面的夹角与模块式建筑单元立柱与底面的夹角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螺栓主体和固定在所述螺栓主体的中部位置的螺母;
所述第一主体的顶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三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主体采用扭剪型,所述第三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栓主体一端的扭剪头部;所述扭剪头部用于确定所述第三连接件是否拧到位;
所述螺栓主体的另一端制成尖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式建筑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主体的顶面设有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等于所述螺栓主体的外径,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陕锋,陈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振华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