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力行专利>正文

一种两栖组合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8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0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两栖组合房,包括若干组合浮舱,通水舱,房顶,链钩,滑板,固定装置和升降调控装置,所述若干组合浮舱均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分隔,上部为居宿室,所述居宿室为方形箱体结构,下部为灌排室,所述若干组合浮舱通过固定装置相互拼接,围合成呈矩形的通水舱,构建成两栖组合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部为平台,平台上方为房顶,主体两侧设有挂梯,四周设有链钩,底部设有滑板,内部设有升降调控装置。本实用既能在水上拖行、留驻、居宿,也能在陆上——沙滩、平地、冰面拖行、留驻、居宿。

An amphibious compound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栖组合房
本实用涉及一种组合房,具体涉及一种两栖组合房,用于水上拖行、自行、留驻、居宿,也适用于沙滩、平地、冰面拖行、留驻、居宿。
技术介绍
目前,能在水上航行、居宿的有船舶;能在陆上运输、居宿的有车辆。既能在水上拖行、居住又能在陆上(指沙滩、平地、冰面)拖行、居宿且能保障安全、舒适的“房屋”尚未发现,而这正是社会所需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栖组合房,既能在水上拖行、留驻、居宿,也能在陆上——沙滩、平地、冰面拖行、留驻、居宿。本实用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栖组合房,包括若干组合浮舱,通水舱,房顶,链钩,滑板,固定装置和升降调控装置,所述若干组合浮舱均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分隔,上部为居宿室,所述居宿室为方形箱体结构,下部为灌排室,所述若干组合浮舱通过固定装置相互拼接,围合成呈矩形的通水舱,构建成两栖组合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部为平台,平台上方为房顶,主体两侧设有挂梯,四周设有链钩,底部设有滑板,内部设有升降调控装置。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组合浮舱上部的居宿室内设有床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栖组合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合浮舱(5),通水舱(25),房顶(1),链钩(7),滑板(9),固定装置(6)和升降调控装置,所述若干组合浮舱(5)均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分隔,上部为居宿室,所述居宿室为方形箱体结构,下部为灌排室(26),所述若干组合浮舱(5)通过固定装置(6)相互拼接,围合成呈矩形的通水舱(25),构建成两栖组合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部为平台(2),平台(2)上方为房顶(1),主体两侧设有挂梯(23),四周设有链钩(7),底部设有滑板(9),内部设有升降调控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栖组合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合浮舱(5),通水舱(25),房顶(1),链钩(7),滑板(9),固定装置(6)和升降调控装置,所述若干组合浮舱(5)均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分隔,上部为居宿室,所述居宿室为方形箱体结构,下部为灌排室(26),所述若干组合浮舱(5)通过固定装置(6)相互拼接,围合成呈矩形的通水舱(25),构建成两栖组合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部为平台(2),平台(2)上方为房顶(1),主体两侧设有挂梯(23),四周设有链钩(7),底部设有滑板(9),内部设有升降调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栖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浮舱上部的居宿室内设有床位(10)和踏级(8),下部灌排室(26)内设有通气孔(11)和通水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栖组合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舱舱内设有升降浮台(16),所述升降浮台(16)通过升降轨道(15)和轨道滑轮(17)实现升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伟陈力行
申请(专利权)人:陈力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