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结合综合处治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068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结合综合处治施工方法,采用整体式箱模作为坑中坑胎膜模板,在土体与箱模之间浇筑抗渗混凝土结构层,形成砼胎膜侧壁。基坑底采用带透水孔预制装配整体式集水坑,通过自吸泵吸水管排水;基坑侧壁采用带纵横向凹槽的免拆排水预制板,带孔排水管外包反滤土工布后通过柔性绷带固定于纵向凹槽内,贴壁排水板带组合协助排水,可提高侧壁排水效率;侧壁防水卷材采用定型化导向架压铺,操作简单,施工效率较高,极大的减小了劳动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大幅加快施工进度、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增强电梯井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实现施工期及运营期的自动排水,同时采用机械铺贴的方式可节约人工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eepage prevention and drainage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foundation pit of elevator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结合综合处治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综合防排水、现场施工方便、结构整体性好的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结合综合处治施工方法,适用于电梯井基坑施工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层建筑的设计越来越多,大多数高层建筑均设有电梯,由于电梯基坑的埋深较基槽更低,常常是进行基坑降水后,电梯基坑部位降水不到位或由于所处土层为滞水层,而导致电梯基坑侧壁及底部渗水,严重影响了电梯基坑的正常施工。在实际应用中,导水管鲜少有水排出,基坑的侧壁的滞水仍然大面积渗出,无法有效排水,导致基坑侧壁渗漏水,基坑侧壁渗漏水没有处理好,影响基坑的稳定性,无法向下继续施工,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而防水卷材的铺贴一般采取人工铺贴,铺贴效果受到工人技术的影响,且铺贴效率较低,需耗费较多人工成本。综上所述,现有施工虽在适宜的工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但在提升现场施工效率、节省支护结构材料用量、增强结构整体性等方面尚存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现场施工质量和效率,改善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水性能,集综合防排水、现场施工方便、结构整体性好为一体的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结合综合处治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结合综合处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预制装配式集水坑施工:集水坑基坑开挖完成后,安放带透水孔的预制装配式集水坑,预制装配式集水坑侧壁及坑内填灌透水砂石,自吸泵吸水管通过排水垫层及免拆排水预制板外侧壁引出,实现施工期及运营期的自动排水。2)排水垫层施工:在基坑底设置排水垫层。3)隔离层施工:排水垫层铺设完成后进行隔离层施工。4)细石混凝土层施工:在隔离层上浇筑细石混凝土层。5)基坑侧壁防水结构施工:基坑侧壁依次设置贴壁排水板带、免拆排水预制板、防水卷材。带孔排水管外包反滤土工布后通过柔性绷带固定于免拆排水预制板的纵向凹槽内,设置贴壁排水板带组合协助排水,带孔排水管深入底部排水垫层,采用可调可拆式临时撑架临时固定及辅助固定。6)防水卷材施工:基坑侧壁防水卷材铺贴采用定型化导向架,通过卷扬机牵引卷材牵引机构顺着定型化导向架向上爬升,带动防水卷材铺贴,同时卷材压铺滚轮对防水卷材进行压铺。7)整体式箱模安装施工:整体式箱模包括侧模、横围檩、纵围檩、吊环,安放整体式箱模后侧壁浇筑抗渗混凝土结构层。8)楼板施工:按地下室底板滤水层节点做法施工滤水层,细石混凝土层施工,装饰层施工。9)电梯井基坑渗漏水分次封堵:对渗漏的区域结构开槽后,先安置绑扎注浆囊袋的注浆管进行预封堵,避免浆液阻塞排水通道,再对槽口进行注浆封堵。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整体式箱模作为坑中坑胎膜模板,在土体与箱模之间快速用混凝土浇筑,形成砼胎膜侧壁,起到加快施工进度、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增强基坑施工中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采用带透水孔预制装配整体式集水坑,通过自吸泵吸水管排水,实现施工期及运营期的自动排水。(3)本专利技术在基坑侧壁采用带纵横向凹槽的免拆排水预制板,带孔排水管外包反滤土工布后通过柔性绷带固定于纵向凹槽内,贴壁排水板带组合协助排水,可提高侧壁排水效率。(4)本专利技术基坑侧壁施工采用可调可拆式临时撑架,可通过螺纹调节长度,起临时固定及辅助固定作用。(5)本专利技术对侧壁防水卷材采用定型化导向架压铺,操作简单,施工效率较高,极大的减小了劳动程度,可节约人工成本,且采用机械铺贴的方式,铺贴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梯井基坑井道综合防排水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坑底部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楼板处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集水坑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基坑侧壁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免拆排水预制板的示意图。图7是带孔排水管的放大图。图8是可调可拆式临时撑架的布置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水卷材铺贴定型化导向架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卷材牵引机构的俯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坑渗漏水封堵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结合综合处治的施工流程图。图中:1-整体式箱模、2-抗渗混凝土结构层、3-透水孔、4-免拆排水预制板、5-防水卷材、6-预制装配式集水坑、7-水泵、8-侧模、9-横围檩、10-纵围檩、11-吊环、12-隔离层、13-排水垫层、14-细石混凝土垫层、15-滤水层、16-装饰层、17-自吸泵吸水管、18-透水砂石、19-贴壁排水板带、20-带孔排水管、21-纵向凹槽、22-柔性绷带、23-横向凹槽、24-反滤土工布、25-固定螺杆、26-可调可拆式临时撑架、27-螺纹、28-撑架垫板、29-防水橡胶垫、30-卷扬机、31-牵引索、32-卷材搁置横梁、33-卷材搁置架、34-卷材牵引机构、35-定型化导向架、36-底座、37-底座调平螺栓、38-卷材上部牵引横梁、39-卷材压铺滚轮、40-卷材下部牵引横梁、41-锚固螺栓、42-锚杆、43-牵引索固定器、44-卷材限位槽、45-注浆器、46-结构开槽、47-注浆管、48-注浆囊袋、49-卷材压铺滚轮调整杆、50-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模板施工技术要求,吊装技术要求,排水管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等,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赘述,重点阐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电梯井基坑井道综合防排水体系的结构示意图,设置在电梯井基坑内,包括整体式箱模(1)、免拆排水预制板(4)、预制装配式集水坑(6)以及水泵(7),其中免拆排水预制板(4)设置在基坑侧壁,整体式箱模(1)设置于基坑内,预制装配式集水坑(6)设置在基坑底部,在电梯井基坑下口线开挖放置预制装配式集水坑(6),集水井与周边排水盲沟贯通,水泵(7)置于基坑边侧,预制装配式集水坑(6)和水泵(7)之间通过自吸泵吸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结合综合处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n1)预制装配式集水坑施工:集水坑基坑开挖完成后,在集水坑基坑底部安放带透水孔(3)的预制装配式集水坑(6),预制装配式集水坑(6)的侧壁及坑内填灌透水砂石(18),自吸泵吸水管(17)一端插入预制装配式集水坑(6)内并引出;/n2)排水垫层施工:在集水坑基坑的底设置排水垫层(13);/n3)隔离层施工:排水垫层(13)铺设完成后进行隔离层(12)施工;/n4)细石混凝土层施工:在隔离层(12)上浇筑细石混凝土层(14);/n5)基坑侧壁防水结构施工:集水坑基坑的侧壁由外至内依次设置贴壁排水板带(19)、免拆排水预制板(4)以及防水卷材(5),带孔排水管(20)外包反滤土工布(24)后通过柔性绷带(22)固定于免拆排水预制板(4)的纵向凹槽(21)内,带孔排水管(20)伸入底部的排水垫层(13)内,采用可调可拆式临时撑架(26)支撑两侧的基坑侧壁;/n6)防水卷材施工:基坑侧壁的防水卷材(5)采用定型化导向架(35)铺贴,防水卷材(5)一端固定在卷材牵引机构(34)上的卷材搁置横梁(32)上,通过卷扬机(30)牵引卷材牵引机构(34)顺着定型化导向架(35)向上爬升,带动防水卷材(5)铺贴,同时卷材牵引机构(34)上的卷材压铺滚轮(39)对防水卷材(5)进行压铺;/n7)整体式箱模安装施工:整体式箱模(1)置于基坑内,安放整体式箱模(1)后侧壁浇筑抗渗混凝土结构层(2);以及/n8)楼板施工:按地下室底板滤水层节点做法施工滤水层(15),细石混凝土层(14)施工,装饰层(16)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结合综合处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预制装配式集水坑施工:集水坑基坑开挖完成后,在集水坑基坑底部安放带透水孔(3)的预制装配式集水坑(6),预制装配式集水坑(6)的侧壁及坑内填灌透水砂石(18),自吸泵吸水管(17)一端插入预制装配式集水坑(6)内并引出;
2)排水垫层施工:在集水坑基坑的底设置排水垫层(13);
3)隔离层施工:排水垫层(13)铺设完成后进行隔离层(12)施工;
4)细石混凝土层施工:在隔离层(12)上浇筑细石混凝土层(14);
5)基坑侧壁防水结构施工:集水坑基坑的侧壁由外至内依次设置贴壁排水板带(19)、免拆排水预制板(4)以及防水卷材(5),带孔排水管(20)外包反滤土工布(24)后通过柔性绷带(22)固定于免拆排水预制板(4)的纵向凹槽(21)内,带孔排水管(20)伸入底部的排水垫层(13)内,采用可调可拆式临时撑架(26)支撑两侧的基坑侧壁;
6)防水卷材施工:基坑侧壁的防水卷材(5)采用定型化导向架(35)铺贴,防水卷材(5)一端固定在卷材牵引机构(34)上的卷材搁置横梁(32)上,通过卷扬机(30)牵引卷材牵引机构(34)顺着定型化导向架(35)向上爬升,带动防水卷材(5)铺贴,同时卷材牵引机构(34)上的卷材压铺滚轮(39)对防水卷材(5)进行压铺;
7)整体式箱模安装施工:整体式箱模(1)置于基坑内,安放整体式箱模(1)后侧壁浇筑抗渗混凝土结构层(2);以及
8)楼板施工:按地下室底板滤水层节点做法施工滤水层(15),细石混凝土层(14)施工,装饰层(16)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结合综合处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自吸泵吸水管(17)一端置于预制装配式集水坑(6)的坑内,另一端通过排水垫层(13)及免拆排水预制板(4)的外侧壁引出连接水泵(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结合综合处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整体式箱模(1)包括侧模(8)、横围檩(9)、纵围檩(10)以及吊环(11),其中至少两侧模(8)间隔垂直于基坑底部设置,横围檩(9)连接固定于两侧的侧模(8),纵围檩(10)与横围檩(9)垂直交错相接且置于横围檩(9)的底部,起到进一步支撑横围檩(9)的作用,吊环(11)一端穿过整体式箱模(1)上方的横围檩(9)固定在整体式箱模(1)内,另一端凸出整体式箱模(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基坑渗水防排结合综合处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免拆排水预制板(4)外侧面带纵向凹槽(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亚会
申请(专利权)人:倡创上海咨询管理事务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