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建筑物的雨污分流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068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2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建筑物的雨污分流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雨污分流施工方法包括:铺设入户排污管,并将入户排污管的入水口与建筑物的污水排放口连通,其中,建筑物的污水排放口为非厕所污水排放口;将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连通至第一暗渠做临时导流,其中,第一暗渠位于建筑物与第一检查井之间;在第一检查井内新建与外围管网接驳的第一污水管道;当第一污水管道与外围管网满足接驳条件后,在第一暗渠内延伸入户排污管,使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与第一检查井连通。本申请通过在施工期间利用暗渠做临时导流,实现了在污水管道施工期间即可进行入户排污管的施工,降低了污水管道施工期间给住户污水排放带来的不便。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eparating rain and sewage applied to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建筑物的雨污分流施工方法
本申请属于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物的雨污分流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污水处理管道大多没有对排水管道根据水的来源进行分设,采用的是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条排水管道的合流制排水系统,而通过这种合流制排水系统处理污水不仅效率低,且部分合流管道排水时存在将污水直排入河的现象,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了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减少城市污水对河道及地下水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改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并对原排放管道重新施工进行改进。而目前在对污水管道进行入户施工时,需要场地条件相对开阔,并尽量避免受地质、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且需待污水主管施工完毕并接驳外围市政管网后,方可进行入户污水管施工,作为管道施工最后环节,入户污水管施工还需进行二次开挖、回填及路面恢复,限制条件多,施工周期长,在施工期间给住户的污水排放造成了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物的雨污分流施工方法,实现了在污水管道施工期间即可实现入户排污管的施工,降低了污水管道施工期间给住户污水排放带来的不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建筑物的雨污分流施工方法,包括:铺设入户排污管,并将上述入户排污管的入水口与建筑物的污水排放口连通,其中,上述建筑物的污水排放口为非厕所污水排放口;将上述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连通至第一暗渠做临时导流,其中,上述第一暗渠位于上述建筑物与第一检查井之间;在上述第一检查井内新建与外围管网接驳的第一污水管道;当上述第一污水管道与外围管网满足接驳条件后,在上述第一暗渠内延伸上述入户排污管,使上述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与上述第一检查井连通。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将上述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连通至第一暗渠做临时导流具体为:在上述第一暗渠内设置三通导流管,将上述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与上述三通导流管的横向支管入水口连通,在上述横向支管的出水口接驳排污支管,其中,上述排污支管横穿上述第一暗渠并与上述第一检查井连通;在上述第一检查井内将上述排污支管的出水口封堵,使上述入户排污管通过上述三通导流管的竖向支管出水口连通至第一暗渠做临时导流。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在上述第一暗渠内延伸上述入户排污管具体为:在上述第一暗渠内将上述竖向支管出水口封堵,并在上述第一检查井内导通上述排污支管的出水口,使上述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与上述第一检查井连通。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至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雨污分流施工方法还包括:将上述建筑物的化粪池排污管横穿第二检查井,使上述化粪池排污管的出水口连通至第二暗渠做临时导流,其中,上述第二检查井位于上述第二暗渠与上述建筑物之间,上述第二暗渠与上述建筑物的雨水排放口连通;在上述第二检查井内新建与外围管网接驳的第二污水管道;当上述第二污水管道与外围管网满足接驳条件后,在上述第二检查井内截断上述化粪池排污管,使上述化粪池排污管的出水口与上述第二检查井连通。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在上述第二检查井内截断上述化粪池排污管之后还包括:将上述第二检查井上的通管口封堵,其中,上述通管口为上述化粪池排污管穿出上述第二检查井时经过的口。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至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之间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铺设入户排污管之前还包括:进行施工准备,其中,上述施工准备包括确定现状管线、检查井、污水排放口及暗渠的位置;确定上述入户排污管的走向;定出沟槽轴线及基槽开挖线;根据上述基槽开挖线切开路面进行开槽,开槽完成后由中央向两边破除路面,挖出沟槽;上述铺设入户排污管具体为:在上述沟槽内铺设上述入户排污管。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挖出沟槽的施工过程中对上述沟槽进行支撑。由上可知,本申请中铺设入户排污管,并将入户排污管的入水口与建筑物的污水排放口连通,其中,建筑物的污水排放口为非厕所污水排放口;将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连通至第一暗渠做临时导流,其中,第一暗渠位于上述建筑物与第一检查井之间;在第一检查井内新建与外围管网接驳的第一污水管道;当第一污水管道与外围管网满足接驳条件后,在第一暗渠内延伸入户排污管,使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与第一检查井连通,使得建筑物的污水通过第一检查井排放至新建的第一污水管道中,实现雨污分流。本申请通过在污水管道的施工期间利用暗渠做临时导流,实现了在污水管道施工期间即可进行入户排污管的施工,降低了污水管道施工期间给住户污水排放带来的不便,同时避免了入户排污管施工时的二次开挖,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污水管道与外围管网接驳前,入户排污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污水管道与外围管网接驳后,入户排污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建筑物的雨污分流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沟槽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阐述本申请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建筑物的雨污分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铺设入户排污管,并将所述入户排污管的入水口与建筑物的污水排放口连通,其中,所述建筑物的污水排放口为非厕所污水排放口;/n将所述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连通至第一暗渠做临时导流,其中,所述第一暗渠位于所述建筑物与第一检查井之间;/n在所述第一检查井内新建与外围管网接驳的第一污水管道;/n当所述第一污水管道与外围管网满足接驳条件后,在所述第一暗渠内延伸所述入户排污管,使所述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检查井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建筑物的雨污分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铺设入户排污管,并将所述入户排污管的入水口与建筑物的污水排放口连通,其中,所述建筑物的污水排放口为非厕所污水排放口;
将所述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连通至第一暗渠做临时导流,其中,所述第一暗渠位于所述建筑物与第一检查井之间;
在所述第一检查井内新建与外围管网接驳的第一污水管道;
当所述第一污水管道与外围管网满足接驳条件后,在所述第一暗渠内延伸所述入户排污管,使所述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检查井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分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连通至第一暗渠做临时导流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暗渠内设置三通导流管,将所述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与所述三通导流管的横向支管入水口连通,在所述横向支管的出水口接驳排污支管,其中,所述排污支管横穿所述第一暗渠并与所述第一检查井连通;
在所述第一检查井内将所述排污支管的出水口封堵,使所述入户排污管通过所述三通导流管的竖向支管出水口连通至第一暗渠做临时导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污分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暗渠内延伸所述入户排污管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暗渠内将所述竖向支管出水口封堵,并在所述第一检查井内导通所述排污支管的出水口,使所述入户排污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检查井连通。


4.如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安朱先杰辜晓原马涛商放泽苏良缘李欣鹏吕保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