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0630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碳纤维毛丝多、力学性能差和低炭炉排焦量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上油和干燥致密化、蒸汽牵伸、热定型、热稳定化、碳化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和干燥致密化至少有两道,且至少一道在蒸汽牵伸和热定型步骤之前进行,至少一道在蒸汽牵伸和热定型步骤之后进行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中。

Preparation of polyacrylonitrile based carbon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聚丙烯腈碳纤维制备

技术介绍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为研发大型火箭和人造卫星以及全面提高飞机性能,急需新型结构材料及耐腐蚀材料,使碳纤维重新出现在新材料的舞台上,并逐步形成了PAN基碳纤维、黏胶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的三大原料体系。由于PAN基碳纤维原丝生产工艺较其他方法简单,产品的力学性能良好,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当前生产碳纤维原丝的主流。上油是碳纤维原丝制备工艺中一个关键的步骤。上油就是在聚丙烯腈原丝表面均匀涂上一层油剂薄膜,油剂可以渗透到原丝内,但大部分的油剂仍然停留在原丝表面,油剂可以保护原丝不被刮伤,还可以提高原丝的集束性和抗静电性,避免原丝在进一步的后处理过程中发生并丝和断丝。原丝的上油量要适当,上油剂量过多,引起硅污染;油剂量过少,引起单丝之间的粘连或并丝。对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来讲,一般采用两道上油的方法。第一道上油均匀涂覆在原丝表面,提高原丝的集束形和抗静电性,保护现为表面,并提高其后道的可纺性;第二道上油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上油和干燥致密化、蒸汽牵伸、热定型、热稳定化、碳化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和干燥致密化至少有两道,且至少一道在蒸汽牵伸和热定型步骤之前进行,至少一道在蒸汽牵伸和热定型步骤之后进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上油和干燥致密化、蒸汽牵伸、热定型、热稳定化、碳化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和干燥致密化至少有两道,且至少一道在蒸汽牵伸和热定型步骤之前进行,至少一道在蒸汽牵伸和热定型步骤之后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和干燥致密化有n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来自水洗后的聚丙烯腈原丝,进入第一道上油、挤压辊挤压后,进入第一道干燥致密化;
b)将得到的聚丙烯腈原丝进行第二道~第x道上油和干燥致密化;
c)将得到的聚丙烯腈原丝进行蒸汽牵伸和热定型;
d)将得到的聚丙烯腈原丝进行第(x+1)道~第n道上油和干燥致密化,完成上油过程;
其中,所述n大于等于3,所述x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n-1);
e)将聚丙烯腈前驱体在180~280℃范围内进行热稳定化处理30~60min,总牵伸为0~6%,得到热稳定化纤维;
f)将上述热稳定化纤维在惰性气体条件下,300~1500℃范围内进行碳化处理2~10min,总牵伸为-4~5%,得到所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和干燥致密化有n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来自水洗后的聚丙烯腈原丝,进入第一道上油、挤压辊挤压后,进入第一道干燥致密化;
b)将得到的聚丙烯腈原丝进行蒸汽牵伸和热定型;
c)将得到的聚丙烯腈原丝进行第二道~第n道上油和干燥致密化,完成上油过程;
其中,所述n大于等于3;
d)将聚丙烯腈前驱体在180~280℃范围内进行热稳定化处理30~60min,总牵伸为0~6%,得到热稳定化纤维;
e)将上述热稳定化纤维在惰性气体条件下,300~1500℃范围内进行碳化处理2~10min,总牵伸为-4~5%,得到所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贺团沈志刚李磊肖士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