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0577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培养基的制备处理:选用质量百分比为20%的蔗糖、淀粉和玉米粉依次投放至高速搅拌机内,设定适宜的温度,再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设定搅拌的速度为100‑300rpm,搅拌结束后取出放入容器内备用;S2、果糖基转移酶的固化制备:先选取能分泌果糖基转移酶的优良菌林,然后将该优良菌林放入S1中装有培养基的容器内进行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低聚果糖技术领域。该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方法,通过在该低聚果糖的制备中加入了果糖基转移酶,并对其进行了固化处理,提高了酶的稳定性,同时在发酵的过程中,使用了紫外线灯光照射,缩短了发酵的时间,从而可制备出含量高的低聚果糖。

A method of producing high purity fructooligosacchar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聚果糖
,具体为一种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低聚果糖又称蔗果低聚糖,是由1~3个果糖基通过β(2—1)糖苷键与蔗糖中的果糖基结合生成的蔗果三糖、蔗果四糖和蔗果五糖等的混合物,100克干重菊芋中约有60—70克菊粉,菊粉是通过线性的β—2,1—糖苷链连接的果聚糖,其末端为一蔗糖基,故以菊芋粉为原料用菊糖内切酶水解作用,经精制最终可得低聚果糖浆。现有低聚果糖制备后,低聚糖含量在50%左右,低聚糖的含量较低,且制备的工艺较为复杂,发酵时间较长,同时在发酵的过程中对酶有抑制作用,从而抑制高纯度低聚果糖的生产,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成本,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方法,解决了现有低聚果糖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发酵时间较长,同时在发酵的过程中对酶有抑制作用,从而抑制了高纯度低聚果糖生产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培养基的制备处理:选用质量百分比为20%的蔗糖、淀粉和玉米粉依次投放至高速搅拌机内,设定适宜的温度,再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设定搅拌的速度为100-300rpm,搅拌结束后取出放入容器内备用,蔗糖即食糖,双糖的一种,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一分子果糖的半缩醛羟基彼此缩合脱水而成,蔗糖有甜味,无气味,易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醇,相对密度1.587(25℃),有旋光性,但无变旋光作用,蔗糖几乎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的叶、花、茎、种子及果实中,在甘蔗、甜菜及槭树汁中含量尤为丰富,蔗糖味甜,是重要的食品和甜味调味品,分为白砂糖、赤砂糖、绵白糖、冰糖和粗糖(黄糖);S2、果糖基转移酶的固化制备:先选取能分泌果糖基转移酶的优良菌林,然后将该优良菌林放入S1中装有培养基的容器内进行培养,培养的温度为35-45℃,培养结束后将得到的菌丝体进行破壁处理,其次使用离心法对酶进行分离,分离结束后加入固定化试剂,混合吸附6-10h后,交联反应12-15h后,离心甩干,即可得到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将得到的果糖基转移酶在恒温无菌条件下进行保存,等待备用;S3、液体菌种的培养:将黑曲霉放入高速分散机内,分散30-40min后,将分散机内部温度升温至40-50℃在放入果糖基转移酶,边分散边放入,使得混合均匀,得到液体菌种,黑曲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S4、低聚果糖的制备:在S4中得到的液体菌种内加入缓冲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5-7,再加入氯化钙使反应液中钙离子终浓度为0.3-0.5mmol/L,搅拌均匀,在20-35℃通风条件下搅拌,搅拌结束后,得到低聚果糖,氯化钙是一种由氯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盐,化学式为CaCl2,微苦,它是典型的离子型卤化物,室温下为白色、硬质碎块或颗粒;S5、高纯度低聚果糖的制备:将S4中得到的低聚果糖在紫外线灯下进行照射,紫外线波长为400-500nm,并且进行发酵,采用超声波粉碎机对发酵物内部的菌体进行粉碎,进行离心分离,并使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设定脱色温度为70-90℃,脱色50-70min后,最后通过精制浓缩后得到高纯度的低聚果糖。优选的,所述S1中的适宜温度为40-60℃优选的,所述S2中的优良菌林为米曲霉或栖土曲霉其中的一种,米曲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从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菌落在查氏琼脂上25℃7天直径36-37mm,12-14天45mm,质地丝绒状至絮状,中央分呈厚絮状,具不明显的辐射状沟纹,菌落在查氏酵母膏琼脂上25℃7天直径50-55mm。优选的,所述S4中的缓冲液为枸橼酸-磷酸氢二钠或氨-氯化铵缓冲液。优选的,所述S1中的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一分子果糖的半缩醛羟基彼此缩合脱水而成。优选的,所述S1中的淀粉是植物生长期间以淀粉粒形式贮存于细胞中的贮存多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方法,通过S1、培养基的制备处理:选用质量百分比为20%的蔗糖、淀粉和玉米粉依次投放至高速搅拌机内,设定适宜的温度,再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设定搅拌的速度为100-300rpm,搅拌结束后取出放入容器内备用;S2、果糖基转移酶的固化制备:先选取能分泌果糖基转移酶的优良菌林,然后将该优良菌林放入S1中装有培养基的容器内进行培养,培养的温度为35-45℃,培养结束后将得到的菌丝体进行破壁处理,其次使用离心法对酶进行分离,分离结束后加入固定化试剂,混合吸附6-10h后,交联反应12-15h后,离心甩干,即可得到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将得到的果糖基转移酶在恒温无菌条件下进行保存,等待备用;S3、液体菌种的培养:将黑曲霉放入高速分散机内,分散30-40min后,将分散机内部温度升温至40-50℃在放入果糖基转移酶,边分散边放入,使得混合均匀,得到液体菌种;S4、低聚果糖的制备:在S4中得到的液体菌种内加入缓冲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5-7,再加入氯化钙使反应液中钙离子终浓度为0.3-0.5mmol/L,搅拌均匀,在20-35℃通风条件下搅拌,搅拌结束后,得到低聚果糖;S5、高纯度低聚果糖的制备:将S4中得到的低聚果糖在紫外线灯下进行照射,紫外线波长为400-500nm,并且进行发酵,采用超声波粉碎机对发酵物内部的菌体进行粉碎,进行离心分离,并使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设定脱色温度为70-90℃,脱色50-70min后,最后通过精制浓缩后得到高纯度的低聚果糖,通过在该低聚果糖的制备中加入了果糖基转移酶,并对其进行了固化处理,可显著提高了酶的稳定性,同时在发酵的过程中,使用了紫外线灯光照射,缩短了发酵的时间,加快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可制备出含量高的低聚果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三种技术方案:一种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S1、培养基的制备处理:选用质量百分比为20%的蔗糖、淀粉和玉米粉依次投放至高速搅拌机内,设定适宜的温度,再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设定搅拌的速度为100rpm,搅拌结束后取出放入容器内备用;S2、果糖基转移酶的固化制备:先选取能分泌果糖基转移酶的优良菌林,然后将该优良菌林放入S1中装有培养基的容器内进行培养,培养的温度为35℃,培养结束后将得到的菌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培养基的制备处理:选用质量百分比为20%的蔗糖、淀粉和玉米粉依次投放至高速搅拌机内,设定适宜的温度,再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设定搅拌的速度为100-300rpm,搅拌结束后取出放入容器内备用;/nS2、果糖基转移酶的固化制备:先选取能分泌果糖基转移酶的优良菌林,然后将该优良菌林放入S1中装有培养基的容器内进行培养,培养的温度为35-45℃,培养结束后将得到的菌丝体进行破壁处理,其次使用离心法对酶进行分离,分离结束后加入固定化试剂,混合吸附6-10h后,交联反应12-15h后,离心甩干,即可得到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将得到的果糖基转移酶在恒温无菌条件下进行保存,等待备用;/nS3、液体菌种的培养:将黑曲霉放入高速分散机内,分散30-40min后,将分散机内部温度升温至40-50℃在放入果糖基转移酶,边分散边放入,使得混合均匀,得到液体菌种;/nS4、低聚果糖的制备:在S4中得到的液体菌种内加入缓冲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5-7,再加入氯化钙使反应液中钙离子终浓度为0.3-0.5mmol/L,搅拌均匀,在20-35℃通风条件下搅拌,搅拌结束后,得到低聚果糖;/nS5、高纯度低聚果糖的制备:将S4中得到的低聚果糖在紫外线灯下进行照射,紫外线波长为400-500nm,并且进行发酵,采用超声波粉碎机对发酵物内部的菌体进行粉碎,进行离心分离,并使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设定脱色温度为70-90℃,脱色50-70min后,最后通过精制浓缩后得到高纯度的低聚果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培养基的制备处理:选用质量百分比为20%的蔗糖、淀粉和玉米粉依次投放至高速搅拌机内,设定适宜的温度,再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设定搅拌的速度为100-300rpm,搅拌结束后取出放入容器内备用;
S2、果糖基转移酶的固化制备:先选取能分泌果糖基转移酶的优良菌林,然后将该优良菌林放入S1中装有培养基的容器内进行培养,培养的温度为35-45℃,培养结束后将得到的菌丝体进行破壁处理,其次使用离心法对酶进行分离,分离结束后加入固定化试剂,混合吸附6-10h后,交联反应12-15h后,离心甩干,即可得到固定化的果糖基转移酶,将得到的果糖基转移酶在恒温无菌条件下进行保存,等待备用;
S3、液体菌种的培养:将黑曲霉放入高速分散机内,分散30-40min后,将分散机内部温度升温至40-50℃在放入果糖基转移酶,边分散边放入,使得混合均匀,得到液体菌种;
S4、低聚果糖的制备:在S4中得到的液体菌种内加入缓冲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5-7,再加入氯化钙使反应液中钙离子终浓度为0.3-0.5mmol/L,搅拌均匀,在20-35℃通风条件下搅拌,搅拌结束后,得到低聚果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民王德海宛荣生张琴王颂黄祥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