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扣接料带及其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545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扣接料带及其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包括金属扣走料装置、胶带走料装置、组合模具及切刀;所述组合模具设置于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连接处,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一端,其中,引导胶带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另一端进入,引导金属扣从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的一端进入,经过所述组合模具将所述金属扣铆接于所述胶带上,再于切刀处将铆接有所述金属扣的胶带切断以形成成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通过金属扣组装到接料带上用模具定位并组装,减少了人工组装环节,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A kind of metal buckle material belt and its prod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扣接料带及其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料带接合
,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扣接料带及其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扣料带接合技术一般通过五金模具把金属带冲压成金属扣,另外在通过另一套五金模具把卷状接料片的翻花冲压成为接料胶带,最后通过人工把金属扣放到接料胶带上,再用设备\治具\工具等把接料片上的胶带孔铆压开,压住金属扣,以使两者被压为一体,从而成为接料片成品。但是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人工把金属扣放到接料胶带上,准确性较低,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金属扣接料带的生产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扣接料带及其生产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把金属扣放到接料胶带上,准确性较低,效率低的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扣接料带的生产装置,包括金属扣走料装置、胶带走料装置、组合模具及切刀;所述组合模具设置于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连接处,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一端,其中,引导胶带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另一端进入,引导金属扣从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的一端进入,经过所述组合模具将所述金属扣铆接于所述胶带上,再于切刀处将铆接有所述金属扣的胶带切断以形成成品。在本技术所述的生产装置中,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垂直设置。在本技术所述的生产装置中,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包括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为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的入口,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通向所述组合模具,从而引导金属扣从所述入口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以备移动,通过第二通道引导所述金属扣移动至所述组合模具处。在本技术所述的生产装置中,所述胶带走料装置上设置有定位孔装置,引导胶带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另一端进入,通过所述定位孔装置在所述胶带上开设多个定位孔。在本技术所述的生产装置中,所述定位孔的周边设置有胶带冲花瓣,所述组合模具依据所述定位孔对所述胶带及所述金属扣进行定位,并将所述胶带冲花瓣铆接于所述金属扣上。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金属扣接料带,包括通过如上所述的生产装置形成的成品,所述成品包括胶带及金属扣,所述金属扣铆接于所述胶带上。在本技术所述的金属扣接料带中,所述金属扣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所述定位孔对应的开口。在本技术所述的金属扣接料带中,多个所述开口包括多个定位子开口及多个圆形子开口,多个所述定位子开口与多个圆形子开口交替设置。在本技术所述的金属扣接料带中,所述胶带冲花瓣铆接于所述圆形子开口上。在本技术所述的金属扣接料带中,每个所述定位子开口的周边设置有金属冲花瓣。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金属扣接料带及其生产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金属扣组装到接料带上用模具定位并组装,减少了人工组装环节,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扣接料带的生产装置的俯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在定位孔装置处的胶带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在组合模具处的金属扣接料带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铆接完成后的金属扣接料带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扣接料带的成品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扣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扣接料带的生产装置的俯视剖面图,该金属扣接料带的生产装置包括金属扣走料装置1、胶带走料装置2、组合模具3及切刀4;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1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2垂直设置,所述组合模具3设置于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1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2的连接处,所述切刀4设置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2的一端,其中,引导胶带20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2的另一端进入,引导金属扣10从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1的一端进入,经过所述组合模具3将所述金属扣10铆接于所述胶带20上,再于切刀4处将铆接有所述金属扣10的胶带20切断以形成成品5。例如,把铜带成型铜扣,采用左右前后走料方式(两边都是自动送料),模具每工作一次铜扣成型、接料片成型、铜扣接料带铆压一起同时进行,两个原材料进模具,可直接出接料片成品5。如此,传统技术需要铜扣产品和接料带产品分开上机生产,成本较高。本技术可以将铜扣、接料带在铜一机器、模具上成型,减少了产品上机次数。其中,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1包括第一通道11及第二通道12,所述第一通道11的一端为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1的入口,所述第一通道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道12的另一端通向所述组合模具3,从而引导金属扣10从所述入口进入所述第一通道11以备移动,通过第二通道12引导所述金属扣10移动至所述组合模具3处。从图1中可以看出,第一通道11主要是用于防止金属扣10,金属扣10紧密地排列于第一通道11中,当需要铆接在胶带20上时,金属扣10进入第二通道12,第二通道12引导金属扣10移动至组合模具3处。其中,引导的方式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履带转动,履带带动金属扣10移动的方式进行,由于该方法为现有技术,且引导移动的方式具有很多种,在此不再赘述。为了将金属扣10准确地定位到胶带20上,所述胶带走料装置2上设置有定位孔装置21,引导胶带20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2的另一端进入,通过所述定位孔装置21在所述胶带20上开设定位孔22,参见图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在定位孔装置21处的胶带20的立体图,该立体图也为图1中A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扣接料带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扣走料装置、胶带走料装置、组合模具及切刀;/n所述组合模具设置于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连接处,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一端,其中,引导胶带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另一端进入,引导金属扣从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的一端进入,经过所述组合模具将所述金属扣铆接于所述胶带上,再于切刀处将铆接有所述金属扣的胶带切断以形成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扣接料带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扣走料装置、胶带走料装置、组合模具及切刀;
所述组合模具设置于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连接处,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一端,其中,引导胶带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的另一端进入,引导金属扣从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的一端进入,经过所述组合模具将所述金属扣铆接于所述胶带上,再于切刀处将铆接有所述金属扣的胶带切断以形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包括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为所述金属扣走料装置的入口,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通向所述组合模具,从而引导金属扣从所述入口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以备移动,通过第二通道引导所述金属扣移动至所述组合模具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走料装置上设置有定位孔装置,引导胶带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宝范田青练群田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科宏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