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煤脱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原理的燃煤预脱硫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的下部通过气管活动连接有电磁槽,电磁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杆,导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远离电磁槽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反应槽,反应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振动弹簧。导杆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电流流至电极板内部并短暂储存,当脱硫工作进行一段时间后,电极板因内部电量过大而释放电流,根据黄铁矿导电的特性,若壳体内部的黄铁矿未被氧化完,则显示出导电的特性,反之则不导电,从而达到了利用黄铁矿本身的特性检测脱硫进程的效果。
A pre desulfurization equipme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icrobial fer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原理的燃煤预脱硫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脱硫
,具体为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原理的燃煤预脱硫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燃煤是能燃烧的煤,别称煤炭。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目前脱硫方法一般有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硫等三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渴求也不断增加,燃煤烟气中的SO2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对于燃煤的预脱硫工作是防止二氧化硫产生的重要手段,燃煤预脱硫方法共有三种:物理法、化学法、微生物法;其中微生物法对于燃煤脱硫效果最好,虽然微生物法已较为成熟,但由于现有的微生物培养设备不具备检测的功能、即无法探查到是否已完全脱硫,这就导致无法精确的掌控反应的时间,进而影响整个脱硫过程的效率,不利用长久使用,因此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原理的燃煤预脱硫处理设备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利用黄铁矿本身的特性检测脱硫进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原理的燃煤预脱硫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的下部通过气管活动连接有电磁槽,电磁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杆,导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远离电磁槽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反应槽,反应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振动弹簧,振动弹簧远离反应槽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电极板,电极板远离振动弹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远离电极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气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待脱硫的燃煤放入壳体内部,并将培养好的微生物与水的混合液经过中空通道也流入壳体内,启动驱动部件,使转轴旋转,电磁槽内的磁铁产生磁性,转轴旋转带动电磁槽进行旋转,而导杆与电磁槽为垂直关系,与此同时转轴旋转产生振动,此振动被振动弹簧放大,并使导杆在振动弹簧的夹持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根据磁生电原理:原理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在导体上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利用电磁槽的旋转振动,使壳体内的黄铁矿与混合液进行搅拌,从而达到了不利用外界能量便可进行搅拌的效果;燃煤中含有大量的黄铁矿、且黄铁矿是产生SO2的主要来源。2.通过上述导杆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电流流至电极板内部并短暂储存,当脱硫工作进行一段时间后,电极板因内部电量过大而释放电流,根据黄铁矿导电的特性,若壳体内部的黄铁矿未被氧化完,则显示出导电的特性,反之则不导电,从而达到了利用黄铁矿本身的特性检测脱硫进程的效果。优选的,所述中空通道与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板。优选的,所述导杆为金属材质,且与电磁槽为垂直关系。优选的,所述电磁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磁铁。优选的,所述中空通道通过支撑杆与壳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气孔远离减震弹簧的一侧与壳体外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导杆为圆柱状,且表面光滑。优选的,所述反应槽靠近电磁槽的一端为窄口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壳体结构俯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磁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检测机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壳体、2-中空通道、3-气管、4-电磁槽、5-导杆、6-转轴、7-检测机构、8-反应槽、9-振动弹簧、10-电极板、11-减震弹簧、12-气孔、13-过滤板、14-磁铁、15-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原理的燃煤预脱硫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通道2,中空通道2通过支撑杆15与壳体1固定连接,中空通道2的下部通过气管3活动连接有电磁槽4,电磁槽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磁铁14,中空通道2与气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板13,电磁槽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杆5,导杆5为圆柱状,且表面光滑,导杆5为金属材质,且与电磁槽4为垂直关系,导杆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远离电磁槽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检测机构7,检测机构7包括反应槽8,反应槽8靠近电磁槽4的一端为窄口设计,反应槽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振动弹簧9,振动弹簧9远离反应槽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电极板10,电极板10远离振动弹簧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11,减震弹簧11远离电极板1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气孔12,气孔12远离减震弹簧11的一侧与壳体1外部相连接。在使用时,将待脱硫的燃煤放入壳体1内部,并将培养好的微生物与水的混合液经过中空通道2也流入壳体1内,启动驱动部件,使转轴6旋转,电磁槽4内的磁铁14产生磁性,转轴6旋转带动电磁槽4进行旋转,而导杆5与电磁槽4为垂直关系,与此同时转轴6旋转产生振动,此振动被振动弹簧9放大,并使导杆5在振动弹簧9的夹持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根据磁生电原理:原理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在导体上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利用电磁槽4的旋转振动,使壳体1内的黄铁矿与混合液进行搅拌,起到不利用外界能量便可进行搅拌的作用;转轴6旋转产生的振动被检测机构7内的减震弹簧11吸收,因此不会使壳体1产生较大的振动,此外燃煤中含有大量的黄铁矿、且黄铁矿是产生SO2的主要来源;导杆5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电流流至电极板10内部并短暂储存,当脱硫工作进行一段时间后,电极板10因内部电量过大而释放电流,根据黄铁矿导电的特性,若壳体1内部的黄铁矿未被氧化完,则显示出导电的特性,反之则不导电,起到了利用黄铁矿本身的特性检测脱硫进程的作用;壳体1内部的气压以及氧气含量由气孔12控制。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原理的燃煤预脱硫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通道(2),中空通道(2)的下部通过气管(3)活动连接有电磁槽(4),电磁槽(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杆(5),导杆(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远离电磁槽(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检测机构(7)。/n所述检测机构(7)包括反应槽(8),反应槽(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振动弹簧(9),振动弹簧(9)远离反应槽(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电极板(10),电极板(10)远离振动弹簧(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11),减震弹簧(11)远离电极板(1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气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原理的燃煤预脱硫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通道(2),中空通道(2)的下部通过气管(3)活动连接有电磁槽(4),电磁槽(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杆(5),导杆(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远离电磁槽(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检测机构(7)。
所述检测机构(7)包括反应槽(8),反应槽(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振动弹簧(9),振动弹簧(9)远离反应槽(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电极板(10),电极板(10)远离振动弹簧(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11),减震弹簧(11)远离电极板(1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气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原理的燃煤预脱硫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通道(2)与气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原理的燃煤预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信华,
申请(专利权)人:甘信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