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无痕可移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0509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弹性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无痕可移胶及其制备方法,该电子设备无痕可移胶包括如下组分:A组分,A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35~45重量份的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5~10重量份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以及50~65重量份的聚醚多元醇;以及B组分,B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96~98重量份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0.5~1重量份的锌类催化剂、2~3重量份的耐热改性剂、0.5~1.5重量份的附着力促进剂和1~2重量份的抗黄变剂;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34~38。该电子设备无痕可移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A组分的制备;2)B组分的制备;3)两种组分的混合;4)热固成型。该电子设备无痕可移胶能够与防指纹涂层粘接。

A traceless removable adhesiv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无痕可移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弹性体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无痕可移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防指纹涂层在目前的触摸屏玻璃处理工艺中应用广泛,业内一般叫AF材料涂层。AF材料是一种含氟涂料,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一般称作全氟聚醚,主要作用是附着在屏幕表面,增加屏幕的疏水、排油、防污等性能,广泛应用在手机、平板、显示器、单反的保护玻璃上,经常使用带有屏幕电子产品的我们基本上总能接触到。可移胶产品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上的产品,如:可移胶随手贴、可移胶手机支架等等。这类产品在使用时与电子设备的背壳粘合。但是,由于上述防指纹涂层的影响,导致现在的可移胶产品与电子设备的背壳粘合效果差或无粘合效果,对可移胶产品的应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无痕可移胶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可移胶与电子背壳粘合效果差无法与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无痕可移胶,包括如下组分:A组分,所述A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无痕可移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nA组分,所述A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35~45重量份的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5~10重量份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以及50~65重量份的聚醚多元醇;以及/nB组分,所述B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96~98重量份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0.5~1重量份的锌类催化剂、2~3重量份的耐热改性剂、0.5~1.5重量份的附着力促进剂和1~2重量份的抗黄变剂;/n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34~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无痕可移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
A组分,所述A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35~45重量份的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5~10重量份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以及50~65重量份的聚醚多元醇;以及
B组分,所述B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96~98重量份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0.5~1重量份的锌类催化剂、2~3重量份的耐热改性剂、0.5~1.5重量份的附着力促进剂和1~2重量份的抗黄变剂;
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34~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无痕可移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痕可移胶涂层的布,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的聚醚多元醇为数均分子量为400~2000且官能度为2或3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所述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基含量为28%~30%;所述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基含量为30%~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痕可移胶涂层的布,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为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且官能度为2或3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痕可移胶涂层的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改性剂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真彩软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