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49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两列模具输送轨道,各所述模具输送轨道下方设有模具托台,所述模具托台与所述模具输送轨道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所述模具输送轨道上方设有脱模压块,所述脱模压块配设有升降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连续化、自动化脱模,不易造成模具损坏等优点。

A demoulding device for mould of concret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小型预制构件,传统的生产方式一般使用塑料材质的单体模具,采用人工敲击模具实现脱模,费时费力,模具容易破损,影响后续生产的构件质量,并且模具损耗较快、使用寿命短;在一些新型的小型预制构件生产线中,采用翻转机构使模具翻转至开口朝下,然后通过先举升后自然下落产生的冲击进行脱模,对模具用料和刚度要求非常高,脱模稳定性差,脱模所需冲击次数波动较大,且冲击脱模的方式易损坏模具及构件。为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改良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在模盆底部增设顶推杆,构件成型后通过顶推杆将模腔内的构件推出实现脱模,这种脱模方式稳定、顺畅,不易造成模具及构件损坏。如何实现顶推式模具的自动化、连续化脱模成为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连续化、自动化脱模,不易造成模具损坏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两列模具输送轨道,各所述模具输送轨道下方设有模具托台,所述模具托台与所述模具输送轨道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所述模具输送轨道上方设有脱模压块,所述脱模压块配设有升降驱动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轨道包括多个输送滚轮,所述输送滚轮设于滚轮安装座上,所述滚轮安装座上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活动地穿设于所述模具托台中,所述弹性缓冲件设于所述滚轮安装座和所述模具托台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两根沿模具输送轨道的输送方向布置的传动轴及用于驱动两根传动轴同步旋转的驱动组件,各传动轴跨设于所述脱模压块上方且两端设有上传动轮,所述模具托台上对应设有下传动轮,所述上传动轮和所述下传动轮上绕设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传动段和第二传动段,所述第一传动段贯穿所述脱模压块并与脱模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段活动地贯穿所述脱模压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同步件及两个驱动轮,两个所述驱动轮分设于两根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同步件绕设于两个所述驱动轮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驱动件为电机或液压马达,所述上传动轮、下传动轮及驱动轮均为链轮,所述传动件和同步件均为链条;或所述上传动轮、下传动轮及驱动轮均为滚轮,所述传动件和同步件均为钢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升降导轨,所述脱模压块上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布置于所述升降导轨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多根同步旋转的丝杠,所述丝杠上配设有螺母座,所述脱模压块与所述螺母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设置有两列模具输送轨道,模具可自行进入脱模装置,且不影响构件脱出,完成脱模后模具可自行离开,实现脱模的连续化、自动化,模具在受到脱模压块的压力作用时,模具输送轨道可压缩弹性缓冲件向下退让,避免与模具托台刚性接触,有利于避免模具变形、受损,脱模压块在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整体下压,有利于保证顶推杆的同步性,从而保证脱模的顺畅、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顶推式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涉及的顶推式模具脱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机架;11、升降导轨;2、输送轨道;21、输送滚轮;22、滚轮安装座;23、导向杆;3、模具托台;4、弹性缓冲件;5、脱模压块;51、导向轮;6、升降驱动机构;61、传动轴;62、驱动组件;621、旋转驱动件;622、驱动轮;624、同步件;63、上传动轮;64、下传动轮;65、传动件;651、第一传动段;652、第二传动段;66、丝杠;67、螺母座;7、模盆;71、模腔;8、顶推杆;9、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3示出了本技术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两列模具输送轨道2,各模具输送轨道2下方设有模具托台3,模具托台3与模具输送轨道2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4,模具输送轨道2上方设有脱模压块5,脱模压块5配设有升降驱动机构6。其中,弹性缓冲件4例如可以是螺旋弹簧、碟簧、弹性橡胶等。该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设置有两列模具输送轨道2,模具可自行进入脱模装置,且不影响构件9脱出,完成脱模后模具可自行离开,实现脱模的连续化、自动化,模具在受到脱模压块5的压力作用时,模具输送轨道2可压缩弹性缓冲件4向下退让,避免与模具托台3刚性接触,有利于避免模具变形、受损,脱模压块5在升降驱动机构6的驱动下整体下压,有利于保证各顶推杆8的同步性,从而保证脱模的顺畅、稳定。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输送轨道2包括多个输送滚轮21,输送滚轮21设于滚轮安装座22上,滚轮安装座22上设有导向杆23,导向杆23活动地穿设于模具托台3中,使得滚轮安装座22及输送滚轮21可相对模具托台3上下移动,弹性缓冲件4设于滚轮安装座22和模具托台3之间。脱模压块5下压时,下压作用力依次经过模具、输送滚轮21、滚轮安装座22及弹性缓冲件4作用于模具托台3上,有利于避免模具发生损坏。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输送滚轮21之间采用链轮链条实现同步运动。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6包括两根沿模具输送轨道2的输送方向布置的传动轴61及用于驱动两根传动轴61同步旋转的驱动组件62,各传动轴61跨设于脱模压块5上方且两端设有上传动轮63,模具托台3上对应设有下传动轮64,上传动轮63和下传动轮64上绕设有传动件65,传动件65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传动段651和第二传动段652,第一传动段651贯穿脱模压块5并与脱模压块5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段652活动地贯穿脱模压块5。脱模时,驱动组件62驱动两根传动轴61同步旋转,各传动轴61两端的上传动轮63同步旋转,进而两端的传动件65实现同步运转,四个第一传动段651同步牵拉脱模压块5,使脱模压块5整体水平地上升或下降,保证各顶推杆8的同步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诸如液压油缸等方式驱动脱模压块5升降运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62包括旋转驱动件621、同步件624及两个驱动轮622,两个驱动轮622分设于两根传动轴61上,同步件624绕设于两个驱动轮622上。其中,旋转驱动件621例如可以是电机或液压马达,上传动轮63、下传动轮64及驱动轮622均为链轮,传动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两列模具输送轨道(2),各所述模具输送轨道(2)下方设有模具托台(3),所述模具托台(3)与所述模具输送轨道(2)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4),所述模具输送轨道(2)上方设有脱模压块(5),所述脱模压块(5)配设有升降驱动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两列模具输送轨道(2),各所述模具输送轨道(2)下方设有模具托台(3),所述模具托台(3)与所述模具输送轨道(2)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4),所述模具输送轨道(2)上方设有脱模压块(5),所述脱模压块(5)配设有升降驱动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2)包括多个输送滚轮(21),所述输送滚轮(21)设于滚轮安装座(22)上,所述滚轮安装座(22)上设有导向杆(23),所述导向杆(23)活动地穿设于所述模具托台(3)中,所述弹性缓冲件(4)设于所述滚轮安装座(22)和所述模具托台(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6)包括两根沿模具输送轨道(2)的输送方向布置的传动轴(61)及用于驱动两根传动轴(61)同步旋转的驱动组件(62),各传动轴(61)跨设于所述脱模压块(5)上方且两端设有上传动轮(63),所述模具托台(3)上对应设有下传动轮(64),所述上传动轮(63)和所述下传动轮(64)上绕设有传动件(65),所述传动件(65)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传动段(651)和第二传动段(652),所述第一传动段(651)贯穿所述脱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佑福吴忠盛郑怀臣李骥程波张扬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