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因进专利>正文

一种内循环式木材碳化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483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内循环式木材碳化窑,包括方形支撑框架、内循环装置、加热装置、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在所述方形支撑框架的上侧壁、下底板、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的外侧均设置一内保温层,在位于方形支撑框架的上侧壁的内保温层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潮口,所述第一排潮口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内部相贯通,所述内循环装置包括若干组内循环机构,每一组所述内循环机构均包括上通道、侧通道和热风循环驱动机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若干碳化硅加热管;在所述方形支撑框架的上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侧均设置一外保温层。该碳化窑内的加热管与木材处于隔离状态,从而可避免因木屑着火而引起木材着火现象的发生,继而利于木材碳化的顺利进行。

An internal circulation wood carbonization kil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式木材碳化窑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循环式木材碳化窑。
技术介绍
木材炭化是在不含任何化学剂条件下应用高温对木材进行同质炭化处理,使木材表面具有深棕色的美观效果,并拥有防腐及抗生物侵袭的作用,碳化木其含水率低、不易吸水、材质稳定、不变形、完全脱脂不溢脂、隔热性能好、施工简单、涂刷方便、无特殊气味,是理想的室内及桑拿浴室材料,成为卫浴装饰新的流行趋势;其防腐烂,抗虫蛀、抗变形开裂,耐高温性能也成为户外泳池景观的理想材料。目前,木材一般是通过木材碳化窑进行碳化处理,现有的木材碳化窑的加热管一般是设置在碳化窑内部底侧,其加热管处于非隔离状态,在进行碳化加热时,因冷热空气对流的作用,使得木材表面附着的大量木屑乱飞,大量乱飞的木屑一旦附着在加热管表面后,则导致木屑着火,木屑着火后很容易引起碳化窑内木材的燃烧,一旦木材着火,则导致木材碳化处理失败,且很容易引起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循环式木材碳化窑,该碳化窑内的加热管与木材处于隔离状态,从而可避免因木屑着火而引起木材着火现象的发生,继而利于木材碳化的顺利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式木材碳化窑,包括方形支撑框架,在所述方形支撑框架的上侧壁、下底板、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的外侧均设置一内保温层,在所述方形支撑框架的前侧设置一开关门,在所述开关门上设置一所述内保温层,其特征是,该木材碳化窑还包括内循环装置、加热装置、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在位于方形支撑框架的上侧壁的内保温层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潮口,所述第一排潮口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内部相贯通,所述内循环装置包括若干组内循环机构,每一组所述内循环机构均包括上通道、侧通道和热风循环驱动机构,所述上通道设置在方形支撑框架的上侧壁上的内保温层上方,两个侧通道相应的分别设置在方向支撑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内保温层外侧,所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式木材碳化窑,包括方形支撑框架,在所述方形支撑框架的上侧壁、下底板、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的外侧均设置一内保温层,在所述方形支撑框架的前侧设置一开关门,在所述开关门上设置一所述内保温层,其特征是,该木材碳化窑还包括内循环装置、加热装置、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在位于方形支撑框架的上侧壁的内保温层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潮口,所述第一排潮口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内部相贯通,所述内循环装置包括若干组内循环机构,每一组所述内循环机构均包括上通道、侧通道和热风循环驱动机构,所述上通道设置在方形支撑框架的上侧壁上的内保温层上方,两个侧通道相应的分别设置在方向支撑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内保温层外侧,所述上通道和两个侧通道相贯通,在所述方形支撑框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内保温层上分别设置一用于贯通方形支撑框架内部与侧通道的第一出风口,在所述方形支撑框架的上侧壁上的内保温层上设置一与所述上通道相贯通的第一进风口,通过热风循环驱动机构可实现气流从第一进风口进从第一出风口出的反复流通,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若干碳化硅加热管,在每一个所述侧通道内均设置有若干所述碳化硅加热管,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方形支撑框架内部,所述控制器与碳化硅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在所述方形支撑框架的上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侧均设置一外保温层,且相应的上通道和侧通道均卡置在外保温层内,在位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上方的外保温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潮口相对应的第二排潮口,在所述第一排潮口和第二排潮口内放置有排潮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式木材碳化窑,其特征是,所述侧通道呈上小下大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式木材碳化窑,其特征是,若干所述碳化硅加热管的排布呈上小下大辐射状分布在所述侧通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式木材碳化窑,其特征是,所述热风循环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横流叶轮,所述横流叶轮竖直设置在所述上通道内,且横流叶轮位于第一进风口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因进
申请(专利权)人:李因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