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以及聚1-丁烯技术

技术编号:240041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烯烃聚合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以及聚1‑丁烯。所述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包括将1‑丁烯进行双釜连续聚合反应,之后将最终获得的聚合反应产物采用表面活性剂和热水进行乳化,从所得乳化液中分离出聚1‑丁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获得颗粒形态好、等规指数高、VOC含量低的聚1‑丁烯且能够解决聚合活性不高、聚合体系发粘、输送困难问题。

Liquid phase bulk continuous polymerization of 1-butene and poly 1-bute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以及聚1-丁烯
本专利技术属于烯烃聚合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以及聚1-丁烯。
技术介绍
聚1-丁烯产品主要包括均聚物和无规共聚物两类。其中,高等规聚1-丁烯(等规指数高于96%)的抗蠕变性、耐环境应力开裂和抗冲击性能十分优异,优于聚乙烯,享有“塑料黄金”的美誉,因而非常适合用作管材,如供水管、热水管、工业用管和建筑物用管等。而1-丁烯无规共聚物(共聚单体主要为乙烯)则具有优异的易撕揭性能,适用于生产薄膜产品,在食品、卫生产品包装等领域得到了应用。聚1-丁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气相法、溶液法和本体法,其中,本体法包括淤浆本体法和液相本体法。气相法通常采用流化床气相反应器,CN102040693、CN1140545C、US4503203、US3168484、US3580898、US5241024和US3922322中均涉及采用Ziegler-Natta催化剂作用下,1-丁烯单体直接在气体流化床中进行反应,合成制备具有较好颗粒形态、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一定范围可控的高等规指数的1-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1-丁烯进行双釜连续聚合反应,之后将最终获得的聚合反应产物采用表面活性剂和热水进行乳化,从所得乳化液中分离出聚1-丁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1-丁烯进行双釜连续聚合反应,之后将最终获得的聚合反应产物采用表面活性剂和热水进行乳化,从所得乳化液中分离出聚1-丁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其中,所述双釜连续聚合反应的方式为将Ziegler-Natta催化体系和1-丁烯连续引入液相反应器Ⅰ中进行第一烯烃聚合反应,所得第一烯烃聚合反应产物和1-丁烯连续引入液相反应器Ⅱ中继续进行第二烯烃聚合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烯烃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0-100℃,停留时间为0.1-3h;所述第二烯烃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0-100℃,停留时间为0.1-3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烯烃聚合反应产物与热水的体积比为1:0.5-1:20,优选为1:2-1:10,更优选为1:2-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烯烃聚合反应产物与表面活性剂的体积比为1:0.01-1:0.5,优选为1:0.01-1:0.2;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铵、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基硫酸三乙醇胺、脂肪醇羟乙基磺酸钠、N-月桂酰肌胺酸钠、椰子酰甲基牛磺酸钠、酰胺基聚乙烯醚硫酸镁、月桂醇聚乙烯米索酸钠、十二烷基磷酸酯、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十二烷基磷酸酯三乙醇胺、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二钠、α-烯基磺酸钠、椰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烷基糖苷、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羟磺酸甜菜碱、椰油基咪唑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二钠盐、脂肪醇醚羧酸盐、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硬脂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胺、鲸蜡硬脂醇醚、月桂基葡糖苷聚甘油-2-二聚羟基硬脂酸酯/甘油、PEG-7氢化蓖麻油、甲基葡萄糖苷聚乙二醇-20醚倍半硬脂酸酯、油醇醚、聚甘油基-2-二聚羟基硬脂酸酯、聚乙烯醚磷酸三酯、聚氧乙烯脂肪酸聚甘油酯、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其中,所述乳化的温度为60-100℃;从所述乳化液中分离出聚1-丁烯的方式为:将所述乳化液从底部引入立式结晶罐中,所述立式结晶罐中的温度从下往上逐渐降低,使得聚1-丁烯随着温度降低从乳化液中析出结晶成粒料。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其中,所述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含有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所述组分A为氯化镁负载的含Ti且含内给电子体的Ziegler-Natta催化剂,所述组分B为有机铝,所述组分C为外给电子体;
优选地,所述组分A和组分B的摩尔比以钛/铝计为1:(10-500),更优选为1:(25-100);所述组分C与组分B的摩尔比为(0.005-0.5):1,更优选为(0.01-0.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1-丁烯液相本体连续聚合方法,其中,
所述组分A中的内给电子体选自羧酸酯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1,3-醇酯类化合物和磺酰胺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铝为具有AlRnX(3-n)结构的烷基铝化合物和/或烷基铝氧烷,R为C1-C20烷基、C7-C20芳烷基或C6-C20芳基,X为卤素,n为0-3的整数;优选地,所述具有AlRnX(3-n)结构的烷基铝化合物选自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己基铝、三正丁基铝、一氯二乙基铝、二氯一乙基铝、二甲基一氯化铝、一氯二异丁基铝、二氯异丁基铝、三(2-甲基-3-苯基-丁基)铝和三(2-苯基-丁基)铝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烷基铝氧烷选自甲基铝氧烷、四(异丁基)铝氧烷、四(2,4,4-三甲基-戊基)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维毕福勇宋文波陈明胡慧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