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给水深度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去除痕量有机物(TrOCs)重金属去除率并保留人体有益的元素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饮用水水源的复杂性增加,水源随季节性变化较大,不断有突发性的饮用水污染事件。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关注痕量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化合物、微塑料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饮用水水质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地方性水质标准日益严格,例如上海水质地标规定了TOC≤3mg/L,正在修订的饮用水标准也对全氟化合物、高氯酸盐提出了要求。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早已不能满足需求,目前的深度处理工艺,臭氧-活性炭工艺对痕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限,只有30%~50%,待升级的自来水厂亟需更优的水质处理工艺,满足日益严峻的形势要求。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水处理技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水处理技术之一。纳滤膜基于筛分、荷电和介电的原理,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有机物污染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流程步骤:/n混凝:微污染的地表水经过提升泵进入混凝池,经过混凝处理后,由混凝池上部的溢流堰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n短流程超滤:混凝池的产水直接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进行超滤;其中,浸没式超滤膜池上部为圆柱形过滤区,下部为倒锥形泥水分离区;泥水分离区设计斜板,沉淀池的水以切线的方向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经过旋流后进入泥水分离区进行泥水分离,浸没式超滤膜系统的回收率为95%~99%;/n纳滤处理:超滤产水进入纳滤装置,去除水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保留无机盐,纳滤运行通量15~30LMH,纳滤单元回收率为85%~99%;其中,纳滤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流程步骤:
混凝:微污染的地表水经过提升泵进入混凝池,经过混凝处理后,由混凝池上部的溢流堰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
短流程超滤:混凝池的产水直接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进行超滤;其中,浸没式超滤膜池上部为圆柱形过滤区,下部为倒锥形泥水分离区;泥水分离区设计斜板,沉淀池的水以切线的方向进入浸没式超滤膜池,经过旋流后进入泥水分离区进行泥水分离,浸没式超滤膜系统的回收率为95%~99%;
纳滤处理:超滤产水进入纳滤装置,去除水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保留无机盐,纳滤运行通量15~30LMH,纳滤单元回收率为85%~99%;其中,纳滤装置为一级三段设计,包括一段纳滤、二段纳滤和三段纳滤,所述一段纳滤后的浓水进入二段纳滤,二段纳滤后的浓水进入三段纳滤;一段和二段设计系统回流,二段浓水部分回流至一段之前;所述三段纳滤单独设置段内回流,即三段纳滤的出水端一部分回流至三段纳滤的进水端,三段的产水汇合成纳滤产水即为高品质饮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中使用的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聚合氯化铝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投加浓度为10~80mg/L;或者,混凝过程中投加有助凝剂,助凝剂为PAM或氧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品质饮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超滤膜为增强型中空纤维膜,材料为PVDF、PVC、PES或PAN中的一种,孔径为0.01~0.1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开昌,李天玉,郭莎莎,王志栋,马志刚,谢喜平,石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仓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