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30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包括安装于壳体的流量管道、流量检测装置、调节装置和智能控制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可往复移动穿伸于流量管道内的驱动芯子,通过流量检测装置可以采集经过流量管道的流量信息,并将该流量信息发送至智能控制装置,智能控制装置根据流量信息分析判断气液比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当气液比超出设定范围时,通过智能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芯子在流量管道中做伸缩运动,从而调节所述流量管道的管腔大小以实现流量大小的调节,从而使气液比处于合格的设定范围内,实现自动调节气液比的目的,检测灵敏度高,调节方便且准确,保证加油站油气回收的气液比符合国家要求,操作安全可靠。

An intelligent flow control transmi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油站油气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
技术介绍
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系统是在装卸汽油和给车辆加油的过程中,运用油气回收技术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来,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防止油气挥发造成的大气污染,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小经济损失,从而获得效益回报。应召国家要求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气液比均应在大于等于1.0和小于等于1.2范围内,气液比是指汽油加油枪出油量与加油枪回气量的比,也是衡量站内二级油气回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气液比进行检测时的检测值应符合国家标准范围,目前绝大多数厂家研发的油气回收系统只能做单一采集监控功能,例如通过在加油枪的连接管上连接涡街流量器,从而通过涡街流量器检测到的流量数据传输给智能监控系统,系统根据实际气流大小计算出合理的气液比值,根据油枪加油时是通过枪管前端的油气回收孔将油气抽入油气回收系统中,最后通过专业的校准仪调试到气与油量比例成1.0状态。虽然这种涡街流量器在最初状态校准后是可满足现有的气液比要求的,但根据加油站是长时间运行的,随着使用环境变化、罐压变化、真空泵老化等因素干扰影响下,导致涡街流量器所检测计算的气液比跟着变化,甚至超出或低于国家标准要求值,一旦发生偏差就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油枪上的手动阀进行调控,即工作人员是通过加油枪回气节流阀门再次调试到气与油比例1.0状态,而现有这种调试方式对气液比的现场管控困难,整个调试难度大,以及人工调试效率低且误差大,调试可靠性较差,以致油气回收不合符国家有关规定,从而会影响油枪的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油气回收的气液比超出或低于国家标准要求值,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油枪上的手动阀进行手动调控,这种调试方式对气液比的现场管控困难,整个调试难度大,以及人工调试效率低且误差大,以致油气回收不合符国家规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输送油气的流量管道,还包括:流量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包括设置于所述流量管道内、用于形成漩涡的漩涡发生体,和相邻设置在所述漩涡发生体一侧的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通过检测漩涡频率以采集流量信息;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包括可往复移动穿伸于所述流量管道内以调节所述流量管道的管腔大小的驱动芯子;智能控制装置,与所述流量检测装置和调节装置分别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流量信息并分析判断气液比是否在设定范围内,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在所述气液比超出设定范围时控制所述驱动芯子在所述流量管道内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适合安装于所述调节装置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具有沿所述流量管道径向设置,以连通所述流量管道的通孔结构,所述驱动芯子通过所述通孔结构穿入所述流量管道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芯子与所述通孔结构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结构内的空心套筒,以及密封配合安装在所述空心套筒与所述驱动芯子之间的密封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孔结构朝向所述流量管道的一端内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空心套筒一端抵接于所述环形台阶并与所述环形台阶之间形成适合容纳所述密封圈的密封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装置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芯子沿所述流量管道径向方向往复运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穿设于所述流量管道中的手动校准阀装置,所述手动校准阀装置包括沿所述流量管道径向方向伸缩且与所述驱动芯子相对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驱动芯子相对设置并形成具有可调的阀门口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漩涡发生体呈多棱柱结构,且所述漩涡发生体设置在靠近所述流量管道其进口端的位置;所述驱动芯子靠近所述流量管道的出口端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适合安装所述流量传感器的第二安装槽,所述流量传感器具有穿入所述流量管道内的感应端,所述感应端呈片状结构相邻设置在所述漩涡发生体背向所述进口端的一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与所述流量传感器连接的线路板部件,以及分别与所述线路板部件和所述伺服电机有线或无线连接的中央控制器,所述线路板部件用于接收所述流量信息并发送至所述中央控制器,所述伺服电机受所述中央控制器驱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密封遮盖住所述第二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的盖板结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当流量管道输送油气时,通过流量检测装置可以实时采集经过流量管道的流量信息,并将该流量信息发送至智能控制装置,智能控制装置根据流量信息分析计算出相应的气液比,同时判断气液比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当气液比超出设定范围时,通过智能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调节装置的驱动芯子在流量管道中做伸缩运动,从而调节所述流量管道的管腔大小以实现流量大小的调节,这样就能对流量比例偏差进行及时补偿,从而使所述气液比处于合格的设定范围内,采用本技术方案,根据气液比大小来实时调控驱动芯子在流量管道内移动距离,实现自动调节气液比的目的,检测灵敏度高,调节方便且准确可靠,保证加油站油气回收的气液比符合国家要求,确保每次加油合格,操作安全可靠。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通过驱动芯子调节流量管道的流量大小以达到气液比控制在1.0—1.2之间范围内,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调节方便且稳定,以及该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的体积轻巧,能够适用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湿度和汽油等因素都不会影响变送器的敏感度,且可与任何气体回收系统兼容,适应能力强,实用性好,有利于提升油气回收系统的使用性能。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根据第一安装槽设有沿流量管道径向连通流量管道的通孔结构,所述驱动芯子是穿过通孔结构伸入到流量管道内,从而通过驱动芯子在流量管道内做伸缩运动时来调节流量管道的管腔口径大小,使得流量管道输送汽油的流量大小随之发生变化,以满足气液比的设定要求,调节方便,操作稳定可靠。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通过在通孔结构内安装空心套筒,并在空心套筒和驱动芯子之间配合设置密封圈,这种结构设置,当驱动芯子通过空心套筒做伸缩运动时与密封圈紧密接触,保证驱动芯子的运动时气密性,从而将第一安装槽与流量管道内腔密封隔离开来,保证流量管道内部压力正常运行,避免在通孔结构位置出现漏气漏油现象,提升产品的密封性能。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所述调节装置为驱动所述驱动芯子沿所述流量管道径向方向做往复运动的伺服电机,这种伺服电机作为执行元件能够及时准确接收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发出的指令信息,以实现了位置、速度和力矩的闭环控制,从而可以精准控制驱动芯子在流量管道内的伸缩移动距离,控制方便,操作稳定性好。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在安装使用时,可先通过手动校准阀装置调节流量管道的初始流量,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用于输送油气的流量管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流量检测装置(2),安装于所述壳体(1),包括设置于所述流量管道内、用于形成漩涡的漩涡发生体(21),和相邻设置在所述漩涡发生体一侧的流量传感器(22),所述流量传感器(22)通过检测漩涡频率以采集流量信息;/n调节装置(3),安装于所述壳体,包括可往复移动穿伸于所述流量管道(4)内以调节所述流量管道的管腔大小的驱动芯子(31);/n智能控制装置,与所述流量检测装置(2)和调节装置(3)分别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流量信息并分析判断气液比是否在设定范围内,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在所述气液比超出设定范围时控制所述驱动芯子(31)在所述流量管道内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用于输送油气的流量管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量检测装置(2),安装于所述壳体(1),包括设置于所述流量管道内、用于形成漩涡的漩涡发生体(21),和相邻设置在所述漩涡发生体一侧的流量传感器(22),所述流量传感器(22)通过检测漩涡频率以采集流量信息;
调节装置(3),安装于所述壳体,包括可往复移动穿伸于所述流量管道(4)内以调节所述流量管道的管腔大小的驱动芯子(31);
智能控制装置,与所述流量检测装置(2)和调节装置(3)分别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流量信息并分析判断气液比是否在设定范围内,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在所述气液比超出设定范围时控制所述驱动芯子(31)在所述流量管道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适合安装于所述调节装置(3)的第一安装槽(11),所述第一安装槽(11)具有沿所述流量管道(4)径向设置,以连通所述流量管道(4)的通孔结构(13),所述驱动芯子(31)通过所述通孔结构(13)穿入所述流量管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子(31)与所述通孔结构(13)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5),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结构(13)内的空心套筒(51),以及密封配合安装在所述空心套筒(51)与所述驱动芯子之间的密封圈(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流量管控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结构(13)朝向所述流量管道(4)的一端内设有环形台阶(14),所述空心套筒(51)一端抵接于所述环形台阶(14)并与所述环形台阶(14)之间形成适合容纳所述密封圈(52)的密封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流量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森路政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