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环控制冷系统降低油箱可燃性的装置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火防爆
,涉及一种利用环控制冷系统降低油箱可燃性的装置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飞机油箱气相空间存在燃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当混合物处于可燃浓度比例、出现点火源时,油箱将发生燃烧爆炸,导致机毁人亡事故发生。事实上,点火源是飞机设计与制造者竭力避免的,但却难以根除的现象,因此,为了防止飞机油箱燃爆事故的发生,必须采用降低油箱可燃性的技术措施,即:通过技术措施使得油箱气相空间混合物处于不可燃状态。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降低油箱可燃性技术措施主要是机载中空纤维膜制氮油箱惰化技术,它是利用机载中空纤维膜空气分离装置产生富氮气体,并将富氮气体充入油箱气相空间,以降低混合物中的氧气浓度,通过控制混合物中的氧浓度水平来使得油箱气相空间混合物处于不可燃状态,但是,它亦存在引气压力大,空气洁净度要求高,膜丝寿命短等缺点。事实上,油箱燃烧不仅与气相空间氧气浓度有关,而且与燃油蒸气浓度密切相关,因此采用一定技术方法降低油箱气相空间燃油蒸气浓度,使其浓度低于可燃下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环控制冷系统降低油箱可燃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发动机引气,所述的发动机引气后依次设置的装置有空气过滤器(1)、截止阀(2)、第一换热器(3)、空气压缩机(201)、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5)、冷凝器(6)、水分离器(7);/n所述的水分离器(7)设置有气体出口及液体出口,所述的水分离器(7)的气体出口连通至回热器(5),所述的回热器(5)出口依次连接涡轮膨胀机(202)、三通阀(203);所述的水分离器(7)的液体出口连通至第二换热器(4),向第二换热器(4)喷水;/n所述的三通阀(203)设置有两个气体出口,其一气体出口依次连接冷凝器(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环控制冷系统降低油箱可燃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发动机引气,所述的发动机引气后依次设置的装置有空气过滤器(1)、截止阀(2)、第一换热器(3)、空气压缩机(201)、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5)、冷凝器(6)、水分离器(7);
所述的水分离器(7)设置有气体出口及液体出口,所述的水分离器(7)的气体出口连通至回热器(5),所述的回热器(5)出口依次连接涡轮膨胀机(202)、三通阀(203);所述的水分离器(7)的液体出口连通至第二换热器(4),向第二换热器(4)喷水;
所述的三通阀(203)设置有两个气体出口,其一气体出口依次连接冷凝器(6)、座舱(101);其二气体出口连接油箱(204)冷却气体入口,油箱(204)出口与外界环境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环控制冷系统降低油箱可燃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换热器(3)的两侧为热通道,所述的第一换热器(3)的热通道入口与截止阀(2)连接;所述的第一换热器(3)的热通道出口与空气压缩机(20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环控制冷系统降低油箱可燃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换热器(4)分别设置热通道以及冷通道;所述的第二换热器(4)的热通道入口与空气压缩机(201)连接;所述的第二换热器(4)的热通道出口与回热器(5)连接;所述的第二换热器(4)的冷通道入口为冲压空气,所述的第二换热器(4)的冷通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3)入口连接,冷通道气体最后排入外界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环控制冷系统降低油箱可燃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热器(5)分别设置热通道以及冷通道;所述的回热器(5)的热通道入口与第二换热器(4)连接;所述的回热器(5)的热通道出口与冷凝器(6)连接;所述的回热器(5)的冷通道两侧分别与水分离器(7)气体出口、涡轮膨胀机(202)气体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环控制冷系统降低油箱可燃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压缩机(201)与涡轮膨胀机(202)同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华,冯诗愚,李超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