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除尘针刺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导电针刺毡的加工方法,包括基布层以及基布层表面的导电针刺毡层;所述基布为芳纶纤维基布,导电针刺毡层的制备方法包括纤维原料准备、浸渍液制备、纤维原料预处理、制备针刺毡以及覆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中通过对芳纶纤维和不锈钢纤维分别用浸渍液处理,对工况烟气里的明火、静电火球现象有效控制;通过将芳纶1313纤维、芳纶1414纤维、不锈钢纤维合理配比,能够得到具有一定梯度的面层,配合聚四氟乙烯导电膜的合理制备,在实现耐高温的条件下能够捕捉粒径较小的粉尘,使排放控制的到5g/kwh内,达到排放标准。
A processing method of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conductive needled f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导电针刺毡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除尘针刺毡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导电针刺毡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况过程中的工业粉尘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如遇静电放电火花或外界点火等因素,易导致爆炸和火灾,在除尘系统中,粉尘在管道内,滤袋上的粉尘之间发生相互摩擦、碰撞、剥离、破碎都会使粉尘和滤料表面产生静电,当滤料表面带有一定量电荷而不能及时释放,就会形成高压放电而产生电火花,极有可能导致粉尘爆炸,这就要求滤料具有防静电性能同时具有耐高温性能,现有的防静电过滤材料一般采用以下3种方法,1)化学纤维与不锈钢纤维混合针刺,2)化学纤维与导电纤维混合针刺,3)在过滤材料中添加防静电剂。而目前高温烟气过滤工程需要考虑针对大于250℃高温烟气进行研究,玻璃纤维耐高温性能突出,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及尺寸稳定性,但其耐折性和耐磨性较差,影响其使用效果,芳纶纤维由于综合性能较好,成为主要的耐高温过滤材料之一,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阻燃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可纺性及在高温条件下不熔滴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烟气治理系统,但当烟气温度达到250℃时,芳纶针刺毡孔径分布会明显增大,内部结构被破坏,进而影响过滤性能,因此,需要改进芳纶针刺毡以改善其耐高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芳纶针刺毡在烟气温度达到250℃时,芳纶针刺毡孔径分布会明显增大,内部结构被破坏,进而影响过滤性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导电针刺毡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高温导电针刺毡的加工方法,包括基布层以及基布层表面的导电针刺毡层;所述基布为芳纶纤维基布,导电针刺毡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纤维原料:芳纶1313纤维,线纤维密度为2.2-2.6dtex,长度为50-54mm;芳纶1414纤维,线纤维密度为0.72-0.78dtex,长度为34-38mm;不锈钢纤维,线纤维密度为0.5dtex,长度为25-30mm;(2)制备浸渍液,按重量份计,将含钴纳米粉6-10份、络合剂0.6-0.8份、活性剂0.2-0.3份、聚四氟乙烯20-30份、全氟环醚6-10份、去离子水60份搅拌均匀即得;(3)对纤维原料预处理:分别将芳纶1313纤维、芳纶1414纤维、不锈钢纤维在浸渍液中浸没,浸渍时间为6-12小时,完成后在温度为80-100℃的条件下干燥3-7小时;(4)将浸没处理后的芳纶1313纤维、芳纶1414纤维、不锈钢纤维按重量比5:3:2混合,利用开松机松解后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纤维导入气压棉箱,喂入梳理机,进入梳理机后对混合纤维进行梳理后纤维单网,将纤维单网在芳纶纤维基布表面重叠铺设,规格为700-800g/m²,进入针刺机,制成导电针刺毡,针刺密度为200刺/cm²;(5)将导电针刺毡在850-950℃的条件下进行烧结,然后引入热覆膜机与聚四氟乙烯导电膜进行热压覆膜即可。具体的,所述芳纶纤维基布的材质为芳纶纤维,芳纶纤维线密度为2dtex,长度为50-54mm,基布面密度为130g/m²。具体的,所述含钴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按重量份计,将22-28份纳米钴粉、6-10份碳分子筛、3-5份甲基纤维素、1-2份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16份对叔丁基苯酚甲醛树酯、2-4份聚4-甲基-1-戊烯、6-10份含氟丙烯酸酯树脂混合均匀,然后投入混捏机中混碾2-4小时,完成后挤出得到条状材料,在温度为100℃的烘箱中干燥1小时后研磨成粉,得到含钴纳米粉;纳米钴粉是通过气相蒸发冷凝法制备,纯度高、粒径小,球形度高,密度小且颗粒均匀,比表面积大,具有耐高温性能,可用于高强度合金或防腐合金,还能作为催化剂、干燥剂、粘结剂。具体的,所述钴粉的粒径为50-100nm,密度为8.9g/cm³,产品纯度>99.5%。具体的,所述碳分子筛的颗粒直径为1.5mm,堆比重为630-650g/L,抗压强度为≥100N/颗,吸附压力为0.75-0.8MPa;其型号为YTCMS-200、YTCMS-220、YTCMS-240、YTCMS-260中的一种;碳分子筛是一种非极性碳素材料,其结构中的打孔和中孔起到通道作用,微孔和亚微孔起到容纳作用。所述对叔丁基苯酚甲醛树酯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机械强度好,伸长率低,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电绝缘性,通常用作胶黏剂、涂料、涤纶带和防腐胶等。含钴纳米粉通过将纳米钴粉、碳分子筛与其他辅助材料有效组合,能够使所得含钴纳米粉为结构稳定,且具有导电性能的材质;通过与聚四氟乙烯、全氟环醚混合稳定附着于纤维表面,改善芳纶纤维的耐高温性能,使其能够长时间在250℃左右的工作环境使用,不会出现针刺毡孔径增大,保持对微小粉尘的有效捕捉。具体的,所述络合剂为柠檬酸、氨基乙酸、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活性剂为N,N-二甲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在耐高温导电针刺毡加工方法过程中,步骤(5)所述聚四氟乙烯导电膜的制备方法为,所涉及原料按重量份计,将纳米氧化锆置于相当于其重量3倍且质量浓度为10%的盐酸溶液中,搅拌处理30-40分钟后,过滤,在温度80℃的条件下烘干,得到盐酸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锆;然后将聚四氟乙烯乳液20-30份、盐酸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锆2-6份、润滑剂0.2-0.8份、氟硅烷偶联剂的异丙醇稀释溶液12-18份、石墨粉1-2份搅拌混合,预压得到圆柱棒料,然后经挤压、压延得到厚度为0.12mm的片状膜材,再经脱脂、拉伸、固化后收卷得到。具体的,所述纳米氧化锆的粒度为400目以上;石墨粉的粒度为400目以上;润滑剂为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硬脂酸正丁酯、甘油三烃硬脂酸酯、微晶石蜡、氧化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具体的,所述质量浓度为10%的盐酸溶液的温度为80-90℃。芳纶纤维耐高温、耐老化、耐酸碱、抗腐蚀、耐摩擦,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芳纶1313纤维为间位芳纶,芳纶1414纤维为对位芳纶,芳纶1414纤维相比芳纶硬度大,强度高,其强度是优质钢材的5-6倍,模量是钢材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材的2倍,但其价格较贵。聚四氟乙烯导电膜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对纳米氧化锆用盐酸溶液处理,改变其表面性能,而纳米氧化锆在常温条件下是绝缘体,在高温条件下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通过表面处理与其他基材有效结合,能够保证在高温使用环境中的导电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材料复合性;与少量的石墨粉配合作用,能够保证聚四氟乙烯导电膜的导电性能。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中通过对芳纶纤维和不锈钢纤维分别用浸渍液处理,对工况烟气里的明火、静电火球现象有效控制;通过将芳纶1313纤维、芳纶1414纤维、不锈钢纤维合理配比,能够得到具有一定梯度的面层,配合聚四氟乙烯导电膜的合理制备,在实现耐高温的条件下能够捕捉粒径较小的粉尘,使排放控制的到5g/kwh内,达到排放标准;长时间在250-280℃内工作,能够保证针刺毡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过滤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导电针刺毡的加工方法,包括基布层以及基布层表面的导电针刺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为芳纶纤维基布,导电针刺毡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准备纤维原料:芳纶1313纤维,线纤维密度为2.2-2.6dtex,长度为50-54mm;芳纶1414纤维,线纤维密度为0.72-0.78dtex,长度为34-38mm;不锈钢纤维,线纤维密度为0.5dtex,长度为25-30mm;/n(2)制备浸渍液,按重量份计,将含钴纳米粉6-10份、络合剂0.6-0.8份、活性剂0.2-0.3份、聚四氟乙烯20-30份、全氟环醚6-10份、去离子水60份搅拌均匀即得;/n(3)对纤维原料预处理:分别将芳纶1313纤维、芳纶1414纤维、不锈钢纤维在浸渍液中浸没,浸渍时间为6-12小时,完成后在温度为80-100℃的条件下干燥3-7小时;/n(4)将浸没处理后的芳纶1313纤维、芳纶1414纤维、不锈钢纤维按重量比5:3:2混合,利用开松机松解后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纤维导入气压棉箱,喂入梳理机,进入梳理机后对混合纤维进行梳理后纤维单网,将纤维单网在芳纶纤维基布表面重叠铺设,规格为700-800g/m²,进入针刺机,制成导电针刺毡,针刺密度为200刺/cm²;/n(5)将导电针刺毡在850-950℃的条件下进行烧结,然后引入热覆膜机与聚四氟乙烯导电膜进行热压覆膜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导电针刺毡的加工方法,包括基布层以及基布层表面的导电针刺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为芳纶纤维基布,导电针刺毡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纤维原料:芳纶1313纤维,线纤维密度为2.2-2.6dtex,长度为50-54mm;芳纶1414纤维,线纤维密度为0.72-0.78dtex,长度为34-38mm;不锈钢纤维,线纤维密度为0.5dtex,长度为25-30mm;
(2)制备浸渍液,按重量份计,将含钴纳米粉6-10份、络合剂0.6-0.8份、活性剂0.2-0.3份、聚四氟乙烯20-30份、全氟环醚6-10份、去离子水60份搅拌均匀即得;
(3)对纤维原料预处理:分别将芳纶1313纤维、芳纶1414纤维、不锈钢纤维在浸渍液中浸没,浸渍时间为6-12小时,完成后在温度为80-100℃的条件下干燥3-7小时;
(4)将浸没处理后的芳纶1313纤维、芳纶1414纤维、不锈钢纤维按重量比5:3:2混合,利用开松机松解后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纤维导入气压棉箱,喂入梳理机,进入梳理机后对混合纤维进行梳理后纤维单网,将纤维单网在芳纶纤维基布表面重叠铺设,规格为700-800g/m²,进入针刺机,制成导电针刺毡,针刺密度为200刺/cm²;
(5)将导电针刺毡在850-950℃的条件下进行烧结,然后引入热覆膜机与聚四氟乙烯导电膜进行热压覆膜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高温导电针刺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基布的材质为芳纶纤维,芳纶纤维线密度为2dtex,长度为50-54mm,基布面密度为130g/m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高温导电针刺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钴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按重量份计,将22-28份纳米钴粉、6-10份碳分子筛、3-5份甲基纤维素、1-2份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16份对叔丁基苯酚甲醛树酯、2-4份聚4-甲基-1-戊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福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利通达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