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舒适弹力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414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舒适弹力面料,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装饰层、弹性层、抗菌层和基布层,所述基布层、抗菌层、弹性层和装饰层从下至上依次布置,所述装饰层上设有若干椭圆花形,所述基布层由聚酯纤维、铜氨纤维和精梳棉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包括呈波浪形分布的绒布层和面层,所述绒布层和面层之间形成有若干容腔,所述容腔内填充有若干弹性纱线,所述面层由若干编织纱线呈井字结构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由粘胶纤维和棉纺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中设有抗菌孔,所述抗菌孔中填充有抗菌肽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具有整体弹性好的特点。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comfortable elastic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舒适弹力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舒适弹力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纺织品面料层出不穷,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市场上所拥有的面料大多只具备一些舒适性功能的特点,效果比较单一,无法得到使用者的广泛使用要求。如现有的面料通常都采用化纤成分制成,面料的手感柔软度较差,弹性低,贴身穿着不舒适,虽然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但是透气、抗菌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舒适弹力面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透气、抗菌性欠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舒适弹力面料,包括装饰层、弹性层、抗菌层和基布层,所述基布层、抗菌层、弹性层和装饰层从下至上依次布置,所述装饰层上设有若干椭圆花形,所述基布层由聚酯纤维、铜氨纤维和精梳棉交织而成,所述弹性层包括呈波浪形分布的绒布层和面层,所述绒布层和面层之间形成有若干容腔,所述容腔内填充有若干弹性纱线,所述面层由若干编织纱线呈井字结构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由粘胶纤维和棉纺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中设有抗菌孔,所述抗菌孔中填充有抗菌肽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纤维、铜氨纤维均具有良好的弹性,由聚酯纤维、铜氨纤维和精梳棉交织而成的基布层在保证舒适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弹性层设置在中部位置,弹性层上设置的呈波浪形分布的绒布层则对外力起到缓冲作用,一方面绒布层是向上凸起的容腔结构,该腔体结构既可以增加表面整体的表面积,提高面料横向(即面料周边方向)弹性的同时,又对外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对外力造成的拉力形成缓冲,而容腔内的若干弹性纱线则对垂直于面料的压力或拉力进行缓冲,并进一步增垂直面料方向上的弹性,平行设置的弹性纱线受到面料上的压力时,多个弹性纱线相切在空腔内形成支撑,避免面料过度拉伸,若干纱线交叉形成二上二下的井字形结构,采用这样的编织方式,使得编织形成的抗拉层的空间变大,从而使得该面料具有较好的弹力,通过抗菌层的设置,人体产生的汗液流经抗菌层,再通过抗菌孔中的抗菌肽颗粒对汗液进行抗菌消毒处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编织纱线之间形成有透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编织纱线之间形成透气孔能提高面料的透气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编织纱线由第一子纱线和第二子纱线绞合而成,所述第一子纱线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基线,所述第一基线外部包覆有第一纤维层,所述第一纤维层由第一粘胶纤维粘接在第一基线外部形成,所述第二子纱线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基线,所述第二基线外部包覆有第二纤维层,所述第二纤维层由粘接在第二基线外部的铜离子纤维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纱线的第一基线9之间的距离为D1,两根纱线的第二弹性基线之间的距离为D2,D1=D2,保证三个纤维层在混纺纱内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纤维结合性,两根纱线分别螺旋的超螺旋结构,并且二者共同盘旋形成的双螺旋结构,其中两根纱线共同盘旋的方向为超螺旋结构的盘旋方向,每根纱线包括位于中部的基线和粘接在基线外部的纤维形成的纤维层,两根子纱线的纤维层采用不同纤维材料制成,通过上述结构优化设计得到的混纺纱,一方面,表面光滑,表面纤维排列整齐,两股纱线同向同步加捻,使得纱线结构更加清晰紧密,另一方面,双螺旋结构保证混纺纱的拉伸强度,纺织不易发生断裂,加强面料的抗拉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绒布层通过缝线固定在面层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方式简单,同时缝线具有限位的效果,在绒布层横向移动的过程中,缝线能够保证绒布层的空间交叉点相对位置不变,使得两侧受力均匀同时能较为快速的恢复到原有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绒布层由氨纶纤维纱线和竹纤维纱线绕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纶纤维具有弹性高的性质,可以有效的提高纺织品的弹性,由于面料弹性好,收缩后的面料比较蓬松,大大提高了面料的舒适性能与保暖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弹性层上设置的呈波浪形分布的绒布层则对外力起到缓冲作用,一方面绒布层是向上凸起的容腔结构,该腔体结构既可以增加表面整体的表面积,提高面料横向(即面料周边方向)弹性的同时,又对外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对外力造成的拉力形成缓冲。2.两根子纱线的纤维层采用不同纤维材料制成,通过上述结构优化设计得到的混纺纱,表面光滑,双螺旋结构保证混纺纱的拉伸强度,纺织不易发生断裂,加强面料的抗拉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凸显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凸显本实施例图2中弹性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凸显本实施例图3中面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凸显本实施例编织纱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装饰层;2、椭圆花形;3、弹性层;4、抗菌孔;5、抗菌层;6、基布层;7、透气孔;8、编织纱线;9、面层;10、弹性纱线;11、绒布层;12、容腔;13、第一基线;14、第一纤维层;15、第一子纱线;16、第二纤维层;17、第二基线;18、第二子纱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舒适弹力面料,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装饰层1、弹性层3、抗菌层5和基布层6,所述基布层6、抗菌层5、弹性层3和装饰层1从下至上依次布置,所述装饰层1上设有若干椭圆花形2,所述基布层6由聚酯纤维、铜氨纤维和精梳棉交织而成,所述弹性层3包括呈波浪形分布的绒布层11和面层9,所述绒布层11通过缝线固定在面层9上,所述绒布层11和面层9之间形成有若干容腔12,所述容腔12内填充有若干弹性纱线10,所述绒布层11由氨纶纤维纱线和竹纤维纱线绕制,弹性层3上设置的呈波浪形分布的绒布层11则对外力起到缓冲作用,一方面绒布层11是向上凸起的容腔12结构,该腔体结构既可以增加表面整体的表面积,提高面料横向(即面料周边方向)弹性的同时,又对外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对外力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舒适弹力面料,包括装饰层(1)、弹性层(3)、抗菌层(5)和基布层(6),所述基布层(6)、抗菌层(5)、弹性层(3)和装饰层(1)从下至上依次布置,所述装饰层(1)上设有若干椭圆花形(2),所述基布层(6)由聚酯纤维、铜氨纤维和精梳棉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3)包括呈波浪形分布的绒布层(11)和面层(9),所述绒布层(11)和面层(9)之间形成有若干容腔(12),所述容腔(12)内填充有若干弹性纱线(10),所述面层(9)由若干编织纱线(8)呈井字结构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5)由粘胶纤维和棉纺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5)中设有抗菌孔(4),所述抗菌孔(4)中填充有抗菌肽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舒适弹力面料,包括装饰层(1)、弹性层(3)、抗菌层(5)和基布层(6),所述基布层(6)、抗菌层(5)、弹性层(3)和装饰层(1)从下至上依次布置,所述装饰层(1)上设有若干椭圆花形(2),所述基布层(6)由聚酯纤维、铜氨纤维和精梳棉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3)包括呈波浪形分布的绒布层(11)和面层(9),所述绒布层(11)和面层(9)之间形成有若干容腔(12),所述容腔(12)内填充有若干弹性纱线(10),所述面层(9)由若干编织纱线(8)呈井字结构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5)由粘胶纤维和棉纺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层(5)中设有抗菌孔(4),所述抗菌孔(4)中填充有抗菌肽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舒适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编织纱线(8)之间形成有透气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首淼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鑫滔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