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舒适印花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66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舒适印花针织布,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面层和固定在面层表面的印花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上黏合有一圈将面层的端面包裹的包边布,所述面层和包边布之间设置有弹性带,所述面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内侧均设有弹力层、麻纤维和透气层,所述弹力层和透气层环绕在麻纤维的外侧,所述弹力层、麻纤维和透气层之间针织有连接丝,所述连接丝包括用于连接弹力层和麻纤维的涤纶丝、用于连接透气层和麻纤维的织造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仅具有舒适、弹性好的优点,而且具有透气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舒适印花针织布
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透气舒适印花针织布。
技术介绍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纬编针织面料有易脱散性。当针织布料上的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联系,造成线圈之间分离时,线圈会沿纵向脱散下来,使面料外观和强力受到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针织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能单一化的针织布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既要求针织布的选材舒适性佳,色彩鲜艳、花型逼真,同时还希望针织布具有透气等效果,而现有的针织布则无法在这些方面做到兼顾,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透气舒适印花针织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有存在易脱散性、功能单一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舒适印花针织布,包括面层和固定在面层表面的印花层,所述面层上黏合有一圈将面层的端面包裹的包边布,所述面层和包边布之间设置有弹性带,所述面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内侧均设有弹力层、麻纤维和透气层,所述弹力层和透气层环绕在麻纤维的外侧,所述弹力层、麻纤维和透气层之间针织有连接丝,所述连接丝包括用于连接弹力层和麻纤维的涤纶丝、用于连接透气层和麻纤维的织造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平网印花的方式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印花单元,色彩鲜艳、花型逼真、层次细腻、艺术性强,面层透气性好,采用该针织布制成的衣服不仅贴身而且舒适度增强,首先由于面层上黏合有包边布,将面层两侧和端面进行覆盖,能避免出现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联系,造成线圈之间分离的现象,而且在面层和包边布之间设置有弹性带,沿面层的垂直方向具有较好的弹性,贴身效果佳,面层由具有弹力层、麻纤维和透气层的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使得该针织布的弹性和透气性得到显著的提高,织造丝针织过程中直接穿过弹力层和透气层的网孔。连接弹力层和麻纤维为涤纶丝,其中涤纶低弹丝具有一般涤纶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手感舒适的特点,保证了针织后的手感和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花层通过平网印花的方式设在面层上,所述印花层由呈矩阵分布的印花单元组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层通过变性聚粘胶纤维组成且表面为多孔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层通过变性聚粘胶纤维组成且表面为多孔结构,增加透气性,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力层的内部设有弹力纱,所述弹力纱由弹性纤维按六边形结构织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力纱由弹性纤维按六边形结构织成,弹力纱在疏松结缔组织中略呈黄色,折光性强,富于弹性,一般较胶原纤维细,纤维有分支,排列散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织造丝为氨纶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纶丝弹性优异,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保证了针织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和纬纱呈井字形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形成有透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经纱和纬纱交叉形成二上二下的井字形结构,采用这样的编织方式,使得编织形成的抗拉层的空间变大,从而使得该面料具有较好的弹力,而且经纱和纬纱之间形成的透气孔能保证面料的整体透气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合理,其布边结构合理简单,能够很好地防止散边现象,并且不容易拉破,产品质量稳定可靠。2.面层由具有弹力层、麻纤维和透气层的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使得该针织布的弹性和透气性得到显著的提高,织造丝针织过程中直接穿过弹力层和透气层的网孔。保证了针织后的手感和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凸显本实施例中经纱和纬纱编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凸显本实施例经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凸显本实施例包边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凸显本实施例弹力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面层;2、印花层;3、纬纱;4、透气孔;5、经纱;6、弹力层;7、麻纤维;8、透气层;9、弹性带;10、包边布;11、弹性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透气舒适印花针织布,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包括面层1和固定在面层1表面的印花层2,印花层2通过平网印花的方式设在面层1上,印花层2由呈矩阵分布的印花单元组成,面层1上黏合有一圈将面层1的端面包裹的包边布10,面层1和包边布10之间设置有弹性带9,面层1由经纱5和纬纱3交织而成,经纱5和纬纱3呈井字形编织而成,经纱5和纬纱3形成有透气孔4,通过平网印花的方式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印花单元,色彩鲜艳、花型逼真、层次细腻、艺术性强,面层1透气性好。如图3和图4所示,经纱5和纬纱3的内侧均设有弹力层6、麻纤维7和透气层8,弹力层6和透气层8环绕在麻纤维7的外侧,弹力层6、麻纤维7和透气层8之间针织有连接丝,透气层8通过变性聚粘胶纤维组成且表面为多孔结构,弹力层6的内部设有弹力纱,弹力纱由弹性纤维11按六边形结构织成,连接丝包括用于连接弹力层6和麻纤维7的涤纶丝、用于连接透气层8和麻纤维7的织造丝,面层1由具有弹力层6、麻纤维7和透气层8的经纱5和纬纱3交织而成,使得该针织布的弹性和透气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平网印花的方式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印花单元,色彩鲜艳、花型逼真、层次细腻、艺术性强,面层1透气性好,采用该针织布制成的衣服不仅贴身而且舒适度增强,首先由于面层1上黏合有包边布10,将面层1两侧和端面进行覆盖,能避免出现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联系,造成线圈之间分离的现象,而且在面层1和包边布10之间设置有弹性带9,沿面层1的垂直方向具有较好的弹性,贴身效果佳,面层1由具有弹力层6、麻纤维7和透气层8的经纱5和纬纱3交织而成,弹力层6、麻纤维7和透气层8部件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舒适印花针织布,包括面层(1)和固定在面层(1)表面的印花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上黏合有一圈将面层(1)的端面包裹的包边布(10),所述面层(1)和包边布(10)之间设置有弹性带(9),所述面层(1)由经纱(5)和纬纱(3)交织而成,所述经纱(5)和纬纱(3)的内侧均设有弹力层(6)、麻纤维(7)和透气层(8),所述弹力层(6)和透气层(8)环绕在麻纤维(7)的外侧,所述弹力层(6)、麻纤维(7)和透气层(8)之间针织有连接丝,所述连接丝包括用于连接弹力层(6)和麻纤维(7)的涤纶丝、用于连接透气层(8)和麻纤维(7)的织造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舒适印花针织布,包括面层(1)和固定在面层(1)表面的印花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上黏合有一圈将面层(1)的端面包裹的包边布(10),所述面层(1)和包边布(10)之间设置有弹性带(9),所述面层(1)由经纱(5)和纬纱(3)交织而成,所述经纱(5)和纬纱(3)的内侧均设有弹力层(6)、麻纤维(7)和透气层(8),所述弹力层(6)和透气层(8)环绕在麻纤维(7)的外侧,所述弹力层(6)、麻纤维(7)和透气层(8)之间针织有连接丝,所述连接丝包括用于连接弹力层(6)和麻纤维(7)的涤纶丝、用于连接透气层(8)和麻纤维(7)的织造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舒适印花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首淼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鑫滔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