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00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在车架上的支撑管和套置在支撑管内的伸缩管,支撑管和伸缩管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伸缩管上部的提拉把、设在伸缩管下部的卡位件及固定在支撑管内的定位齿条,卡位件中设有能卡在定位齿条上形成定位配合以定位伸缩管相对支撑管伸出高度的卡块,且卡块通过一连动杆与提拉把相连接,向上拉动提拉把时,提拉把通过连动杆能控制卡块与定位齿条脱离定位配合以便调节伸缩管相对支撑管的伸出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单手拉动提拉手就能实现快速调节坐垫高低的功能,调节过程较为简便快捷,无需使用双手操作,单手就能很好地完成,提升操作简便性,很好地改善了用户体验。

A kind of cushion adjusting device for motor 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感单车
,具体涉及一种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文献CN204709705U(申请日:2015年05月13日)一种用于健身车的套管组,其与健身车的本体相固接且包括一套管以及一支撑轴,该套管的截面为一六角形,且该套管设置有一螺锁结构,该支撑轴穿设该套管且与该螺锁结构相锁固抵靠,该支撑轴的截面为一与该套管截面相似的六角形,且该支撑轴截面积小于该套管截面积,则该支撑轴可相对该套管升降地穿设该套管;利用该套管及该支撑轴的截面均设计为六角形,使该支撑杆不会相对该套管转动,让该支撑轴能够稳固地穿设该套管并与该套管的螺锁相互锁固,且该支撑轴高度能够相对该套管微调,达到结构稳固、提升安全性及能够细部微调等效果,当使用者欲微调该支撑轴的座垫相对该两踏板的高度时,需旋松该螺锁结构的螺杆而使两夹块相互远离后,即可以无段式细部微调该支撑轴的座垫相对该两踏板的高度。但该技术方案的调节高度前需要先旋松螺杆,调节高度后还需要旋紧螺杆,调节时可能需要双手分步协同操作,调节过程较为不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的动感单车的坐垫高度调节需要双手分步协同操作、调节过程较为繁琐不便等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在车架上的支撑管和套置在支撑管内的伸缩管,伸缩管的上端能装设坐垫,支撑管和伸缩管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伸缩管上部的提拉把、设在伸缩管下部的卡位件及固定在支撑管内的定位齿条,卡位件中设有能卡在定位齿条上形成定位配合以定位伸缩管相对支撑管伸出高度的卡块,且卡块通过一连动杆与提拉把相连接,向上拉动提拉把时,提拉把通过连动杆能控制卡块与定位齿条脱离定位配合以便调节伸缩管相对支撑管的伸出高度。进一步,所述卡位件包括座体,座体上形成有一安装槽口,卡块枢设于安装槽口内,卡块相对定位齿条一端形成能卡入定位齿条上的作用部,另一端形成能与连动杆活动连接的连接部。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一凹槽,凹槽中横向地转动连接有一连接轴,连接轴上开设有一径向连接孔,连动杆下端通过径向连接孔与连接轴相连接。进一步,所述连动杆下端穿出连接轴的径向连接孔的位置上连接有一限位套,使当转动提拉把时通过连动杆能带动卡块相对座体转动以便控制卡块与定位齿条形成定位配合或脱离定位配合。进一步,所述座体上端向上延伸并折弯形成一弹簧座,弹簧座上开设有一能供连动杆穿过的让位长孔,连动杆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顶抵在弹簧座上,另一端顶抵在连接轴上。进一步,所述提拉把还包括一横杆,提拉把中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滑槽,伸缩管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让位长槽,横杆的两端穿过伸缩管的让位长槽后分别活动连接在提拉把的两滑槽中,连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能套置在横杆上的连接套,连动杆通过连接套与提拉把的横杆转动连接,使当转动提拉把时通过连动杆能带动卡块运动。进一步,所述伸缩管上端连接有前后调节组件,坐垫能通过前后调节组件可调节地装设在伸缩管上端。进一步,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包括滑座和卡设在滑座上的滑块,滑座底部固定连接在伸缩管上端,坐垫固定连接在滑块上,滑块能相对滑座前后滑动,且滑座底部设有紧固滑块用的紧固旋钮。进一步,所述滑块上设有便于观察滑块相对滑座位移量的刻度。本技术所述的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伸缩管和支撑管相互套置,在支撑管和伸缩管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组件,通过向上拉动高度调节组件的提拉手能使其卡位件的卡块与固定在支撑管内的定位齿条脱离定位配合,以便调节伸缩管相对支撑管的伸出高度。而后通过提拉手就能将伸缩管从支撑管中向上提起,或在伸缩管的自重下能下降进而调节伸出高度,当高度调节完毕后,通过复位提拉手能使卡位件中的卡块重新卡在定位齿条上形成定位配合以定位伸缩管相对支撑管伸出高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螺锁结构来实现高度调节,本技术通过单手拉动提拉手就能实现快速调节坐垫高低的功能,调节过程较为简便快捷,无需使用双手操作,单手就能很好地完成,提升操作简便性,很好地改善了用户体验。2、通过复位弹簧能使当松开提拉把时,卡块的连接部一端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相对座体向下转动,而卡块则能凸伸出安装槽口外,进而能自动地卡在支撑管内的定位齿条上形成定位配合,以定位伸缩管相对支撑管伸出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伸缩管与高度调节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度调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度调节组件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装配于动感单车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车架,2、伸缩管,3、高度调节组件,4、前后调节组件,5、坐垫,11、支撑管,21、让位长槽,31、提拉手,32、卡位件,33、定位齿条,34、连动杆,35、复位弹簧,41、滑座,42、滑块,43、紧固旋钮,311、横杆,312、滑槽,321、座体,322、卡块,323、连接轴,341、限位套,342、连接套,421、刻度,3211、安装槽口,3212、弹簧座,3221、作用部,3222、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6,本实施例中,一种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在车架1上的支撑管11和套置在支撑管11内的伸缩管2,伸缩管2的上端能装设坐垫5,支撑管11和伸缩管2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组件3,高度调节组件3包括转动连接在伸缩管2上部的提拉把31、设在伸缩管2下部的卡位件32及固定在支撑管11内的定位齿条33,卡位件32中设有能卡在定位齿条33上形成定位配合以定位伸缩管2相对支撑管11伸出高度的卡块322,且卡块322通过一连动杆34与提拉把31相连接,向上拉动提拉把31时,提拉把31通过连动杆34能控制卡块322与定位齿条33脱离定位配合以便调节伸缩管2相对支撑管11的伸出高度。本实施例中,伸缩管2和支撑管11相互套置,在支撑管11和伸缩管2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组件3,通过向上拉动高度调节组件3的提拉手31能使其卡位件32的卡块322与固定在支撑管11内的定位齿条33脱离定位配合,以便调节伸缩管2相对支撑管11的伸出高度。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车架(1)上的支撑管(11)和套置在支撑管(11)内的伸缩管(2),伸缩管(2)的上端能装设坐垫(5),支撑管(11)和伸缩管(2)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组件(3),高度调节组件(3)包括转动连接在伸缩管(2)上部的提拉把(31)、设在伸缩管(2)下部的卡位件(32)及固定在支撑管(11)内的定位齿条(33),卡位件(32)中设有能卡在定位齿条(33)上形成定位配合以定位伸缩管(2)相对支撑管(11)伸出高度的卡块(322),且卡块(322)通过一连动杆(34)与提拉把(31)相连接,向上拉动提拉把(31)时,提拉把(31)通过连动杆(34)能控制卡块(322)与定位齿条(33)脱离定位配合以便调节伸缩管(2)相对支撑管(11)的伸出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车架(1)上的支撑管(11)和套置在支撑管(11)内的伸缩管(2),伸缩管(2)的上端能装设坐垫(5),支撑管(11)和伸缩管(2)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组件(3),高度调节组件(3)包括转动连接在伸缩管(2)上部的提拉把(31)、设在伸缩管(2)下部的卡位件(32)及固定在支撑管(11)内的定位齿条(33),卡位件(32)中设有能卡在定位齿条(33)上形成定位配合以定位伸缩管(2)相对支撑管(11)伸出高度的卡块(322),且卡块(322)通过一连动杆(34)与提拉把(31)相连接,向上拉动提拉把(31)时,提拉把(31)通过连动杆(34)能控制卡块(322)与定位齿条(33)脱离定位配合以便调节伸缩管(2)相对支撑管(11)的伸出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32)包括座体(321),座体(321)上形成有一安装槽口(3211),卡块(322)枢设于安装槽口(3211)内,卡块(322)相对定位齿条(33)一端形成能卡入定位齿条(33)上的作用部(3221),另一端形成能与连动杆(34)活动连接的连接部(3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222)上开设有一凹槽,凹槽中横向地转动连接有一连接轴(323),连接轴(323)上开设有一径向连接孔,连动杆(34)下端通过径向连接孔与连接轴(32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感单车的坐垫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34)下端穿出连接轴(323)的径向连接孔的位置上连接有一限位套(341),使当转动提拉把(31)时通过连动杆(34)能带动卡块(322)相对座体(321)转动以便控制卡块(322)与定位齿条(33)形成定位配合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宇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