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动态划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505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真动态划船器,包括机架、转动架、坐垫、脚踏、摆臂和阻力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前撑组件、后撑组件和滑轨,所述前撑组件和后撑组件之间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坐垫;所述转动架的上部转动设置在前撑组件的上部,所述转动架的中部两侧安装有脚踏,所述转动架的下部两侧分别转动安装一摆臂;所述阻力机构的一端连接在转动架上或不连接在转动架上,所述阻力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手臂和腿部共同施力来推动转动架,充分锻炼手部和腿部的肌肉,使腿部得到伸展,运动更加顺畅、运动体验感更佳。运动体验感更佳。运动体验感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动态划船器


[0001]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仿真动态划船器。

技术介绍

[0002]划船器是一种模拟划船运动的健身器材,对腿部、腰部、上肢、胸部、背部的肌肉增强有较好的作用。划船运动是一项流畅且具趣味性和挑战自我的健身运动,每划一次,上肢、下肢、腰腹部、背部在过程中都会完成一次完整的收缩与伸展,可以达到一个全身肌肉的练习效果。
[0003]典型的划船器包括机架、滑轨、座椅、脚踏、拉杆、阻力机构等结构,机架上设置滑轨、脚踏、拉杆和阻力机构,座椅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拉杆与阻力机构连接,使用时,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双手对拉杆施力从而抵抗阻力机构的阻力而前后拉动拉杆,并同时使座椅沿着滑轨前后移动,使全身收缩或伸展,形成模仿划船的效果;但现有划船器的脚踏在使用者运动时是相对机架固定不动的,运动时,主要由手臂向后施力来抵抗阻力机构的阻力,而双脚只蹬踏脚踏,并没抵抗阻力来拉动全身伸展,因此腿部的肌肉得不到良好的锻炼;此外,在手臂向后拉动拉杆的同时,双脚会用力蹬踏脚踏,从而对脚踏施加较大的压力,使用者的腿部会得不到伸展而受到较大的压强。因此,传统的划船器只能充分锻炼手部的肌肉,腿部的肌肉得不到良好的锻炼,运动体验感不佳,且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腿部得不到伸展会过于用力蹬踏脚踏,极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动态划船器,由手臂和腿部共同施力来推动转动架,充分锻炼手部和腿部的肌肉,使腿部得到伸展,运动更加顺畅、运动体验感更佳。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仿真动态划船器,包括机架、转动架、坐垫、脚踏、摆臂和阻力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前撑组件、后撑组件和滑轨,所述前撑组件和后撑组件之间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坐垫;所述转动架的上部转动设置在前撑组件的上部,所述转动架的中部两侧安装有脚踏,所述转动架的下部两侧分别转动安装一摆臂;所述阻力机构的一端连接在转动架上或不连接在转动架上,所述阻力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上。
[0006]进一步,所述转动架的中部两侧分别延伸有左支管和右支管,所述左支管和右支管的末端向后弯曲延伸,所述左支管的末端与转动架左侧的摆臂转动连接,所述右支管的末端与转动架右侧的摆臂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转动架的中部穿设有第一转轴,两个脚踏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两端上。
[0008]进一步,所述阻力机构设置在滑轨的下方,所述阻力机构的一端连接在转动架的下部或不连接在转动架的下部,所述阻力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在后撑组件上。
[0009]进一步,所述前撑组件包括两个前支管和一个前底管,两个前支管立式设置,所述
前底管水平设置并与两个前支管的下端固定;两个前支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滑轨的前端位于两个前支管的中部间隙内并与两个前支管固定;两个前支管的上部间隙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转动架的上部向后凸设有一转动凸块,所述转动凸块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轴上;所述转动架的下部向后弯曲并从两个前支管的下部间隙穿过,使转动架的下部位于滑轨的下方;所述后撑组件包括后支管和后底管,所述后支管立式设置,所述后支管的上端与滑轨的后端固定,所述后底管水平设置并与后支管的下端固定。
[0010]进一步,所述阻力机构为拉力绳、液压缸、磁控阻力机构、水阻阻力机构或风阻阻力机构。
[0011]进一步,所述阻力机构为拉力绳,所述滑轨的下方设有滚轮座,所述滚轮座的后端与后支管的中上部固定,所述滚轮座上设有滚轮,所述拉力绳的中部与滚轮滑接,所述拉力绳的一端挂接在转动架的下部或不挂接在转动架的下部,所述拉力绳的另一端与后支管的下端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滚轮设有两组,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滚轮座的前端,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滚轮座的后端,所述拉力绳的中部依次滑接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
[0013]进一步,所述转动架的下部设有第一挂钩,所述滚轮座后端的底面设有第二挂钩,所述拉力绳的一端挂在第一挂钩或第二挂钩上。
[0014]进一步,所述阻力机构为液压缸,所述滑轨的下方设有液压缸固定座,所述液压缸固定座的后端与后支管的中上部固定,所述液压缸的一端连接在转动架的下部或不连接在转动架的下部,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液压缸固定座的前端转动连接。
[0015]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的脚踏和摆臂都安装在转动架上,双手划动摆臂的同时会通过摆臂前推转动架,而双脚向前蹬踏脚踏的同时也会前推转动架,手部和腿部同时施力会推动转动架绕前撑组件的上部逆时针转动而抬起,从而获得模拟划船运动的仿真动态效果,在转动架抬起时,腿部由此可得到伸展,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强而造成运动损伤;本技术通过手部和腿部同时施力来推动旋转架转动,腿部不仅得到伸展使运动更加顺畅,还使手部和脚部的肌肉都得到充分锻炼,运动体验感更加;此外,可根据使用者的自身体质选择阻力机构连接或不连接在转动架上,以及控制阻力机构的阻力大小,来控制运动强度,具有多种锻炼方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二;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伸展状态的左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零件分解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运动状态的左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零件分解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运动状态的左视图。
[0024]标号说明:
[0025]1、转动架;11、左支管;12、右支管;13、万向铰连接构件;14、第一转轴;15、限位杆;16、转动凸块;17、第一挂钩;2、坐垫;3、脚踏;4、摆臂;5、阻力机构;51、拉力绳;52、液压缸;6、前撑组件;61、前支管;62、前底管;63、第二转轴;7、后撑组件;71、后支管;72、后底管;8、滑轨;9、滚轮座;91、第一滚轮;92、第二滚轮;93、第二挂钩;10、液压缸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
[0027]本技术提供一种仿真动态划船器,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转动架1、坐垫2、脚踏3、摆臂4和阻力机构5,所述机架包括前撑组件6、后撑组件7和滑轨8,所述前撑组件6和后撑组件7之间固定有滑轨8,所述滑轨8上滑动设置有坐垫2,所述滑轨8水平设置,坐垫2可在滑轨8上前后滑动;所述转动架1的上部转动设置在前撑组件6的上部,所述转动架1的中部两侧安装有脚踏3,所述转动架1的下部两侧分别转动安装一摆臂4,如图5所示,当双手划动摆臂4以及双腿前蹬脚踏3时,会推动转动架1绕前撑组件6的上部逆时针转动而抬起,从而使全身伸展,获得模拟划船运动的仿真动态效果。所述阻力机构5的一端连接在转动架1上也可不连接在转动架1上,所述阻力机构5的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上,所述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动态划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转动架、坐垫、脚踏、摆臂和阻力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前撑组件、后撑组件和滑轨,所述前撑组件和后撑组件之间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坐垫;所述转动架的上部转动设置在前撑组件的上部,所述转动架的中部两侧安装有脚踏,所述转动架的下部两侧分别转动安装一摆臂;所述阻力机构的一端连接在转动架上或不连接在转动架上,所述阻力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动态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的中部两侧分别延伸有左支管和右支管,所述左支管和右支管的末端向后弯曲延伸,所述左支管的末端与转动架左侧的摆臂转动连接,所述右支管的末端与转动架右侧的摆臂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动态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的中部穿设有第一转轴,两个脚踏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两端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动态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机构设置在滑轨的下方,所述阻力机构的一端连接在转动架的下部或不连接在转动架的下部,所述阻力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在后撑组件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真动态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撑组件包括两个前支管和一个前底管,两个前支管立式设置,所述前底管水平设置并与两个前支管的下端固定;两个前支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滑轨的前端位于两个前支管的中部间隙内并与两个前支管固定;两个前支管的上部间隙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转动架的上部向后凸设有一转动凸块,所述转动凸块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宇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