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均匀挂置弹性绳的弹跳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00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弹跳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均匀挂置弹性绳的弹跳床,包含一框架集、一支撑组,及多个弹力组。该支撑组包括设置在该框架集的一弹跳空间的一跳布,及连接于该跳布一周缘的多个挂耳。每一弹力组连接于各自对应的挂耳与框架之间,并包括一固定座,及一弹性绳。该固定座具有抵靠于对应的挂耳的一本体。该本体具有至少一凹部,及连通于该凹部与外界的至少一通孔。该弹性绳具有一绳体,及连接于该绳体且对应于该至少一凹部的至少一连接体。该绳体具有穿过该至少一通孔且受阻于该本体而相间隔的二绳段。该绳段通过对应的挂耳且绕经该框架,该绳段部分定位于该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绳段之间不互相接触,从而减少磨耗,及提升使用寿命。

A kind of springing bed with elastic rope evenly han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均匀挂置弹性绳的弹跳床
本技术涉及弹跳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均匀挂置弹性绳的弹跳床。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一种公知的弹跳床1包含一框架11、设置在该框架11之间的一跳布12、连接于该跳布12的周缘的多个挂耳13,及多个弹力组14。每一挂耳13与该跳布12界定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穿孔15。每一弹力组14沿水平方向通过该穿孔15后,连接于各自对应的挂耳13与该框架11之间,并包括一弹性绳141,及连接该弹性绳141的一连接件142。该弹性绳141通过对应的穿孔15及绕经该框架后,套设在该连接件142上。籍此,通过弹性绳141所产生的弹力,使该跳布12能够达到弹跳效果。由于每一弹性绳141的绕接方式与方向,会使每一弹性绳141的绳段间相互磨擦接触,而加速磨耗,且在每一弹性绳141都具有较大弹力的情形下,要套接每一弹性绳141时,都需要极大的外力才能拉张每一弹性绳141以套设在该连接件142上,不但费力,且安装上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且能够减少磨耗,及提升使用寿命的可均匀挂置弹性绳的弹跳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均匀挂置弹性绳的弹跳床,包括:一框架集,包括围绕界定出一弹跳空间的一框架;一支撑组,包括设置在该弹跳空间的一跳布,及连接于该跳布一周缘的多个挂耳;及多个弹力组,每一弹力组连接于各自对应的挂耳与该框架间,并包括一固定座,及一弹性绳,该固定座具有抵靠于对应的挂耳的一本体,该本体具有开口朝向一侧的至少一凹部,及连通于该凹部与外界的至少一通孔,该弹性绳具有一绳体,及至少一连接体,该绳体具有穿过该至少一通孔且受阻于该本体而相间隔的二绳段,该绳段通过挂耳且绕经该框架,该绳段部分定位于该本体,该至少一连接体连接于该绳体,且对应于该本体的该至少一凹部。进一步的,每一挂耳具有一间隔件,及一系带,该间隔件界定有沿一水平方向延伸的一穿孔,该系带通过该穿孔且二端连接该跳布,该系带与该跳布界定出沿一垂直方向透空的一通孔,每一弹力组的弹性绳由该垂直方向通过各自对应的挂耳的通孔。进一步的,该固定座的本体还具有由顶面朝底面凹陷的一凹槽,该凹槽对应于挂耳的间隔件。进一步的,还包含一安装治具,且每一弹力组的该固定座还具有连接于该本体两端的二侧翼,每一侧翼具有一挡止面,该安装治具包括相隔一间距的二支撑件,每一支撑件具有抵靠于该固定座的挡止面与该框架的底面之间的一抵靠部,及通过对应的弹力组的该绳段之间且用于承受一外力的一扳动部,该扳动部用于在承受该外力时向下摆动,驱使该绳段依循该扳动部位移以套设于对应的固定座与对应的挂耳之间。进一步的,该安装治具的每一支撑件还具有连接该抵靠部的一挂勾,该挂勾用于勾扣在该本体与对应的侧翼间。进一步的,该本体具有相隔一间距的二通孔,且每一绳段通过各自对应的通孔。进一步的,每一弹力组的弹性绳仅具有一连接体,且该固定座的本体仅具有一凹部与一通孔,该通孔具有相隔一间距的二容纳部,该连接体连接该绳体的该绳段,使该绳体与该连接体围绕成封闭的环体,且每一绳段通过该通孔各自对应的容纳部。进一步的,每一弹力组的弹性绳具有二连接体,且该固定座的本体具有至少二凹部,该至少一通孔具有相间隔且连通于各自对应的凹部的至少二容纳部,每一连接体连接于该绳体各自对应的绳段,且对应于该本体对应的凹部,使该弹性绳与该固定座围绕成封闭的环体,且每一绳段通过该通孔各自对应的容纳部。进一步的,每一弹力组的弹性绳包括三连接体,该连接体连接于该绳段,且任二个连接体对应于该本体对应的凹部,使该弹性绳与该固定座围绕成封闭的环体。进一步的,每一弹力组的弹性绳的每一连接体为每一绳段的部分打结而成。进一步的,每一弹力组的固定座的本体还具有开口朝下且连通于对应的凹部与外界的至少一穿口,该至少一穿口供每一绳段通过。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并具有有益效果:以固定座区隔绳段,及以至少一连接体与固定座的对应关系,提升套接时的稳定性,使绳段之间不互相接触,从而减少磨耗,及提升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
技术介绍
中的弹跳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该实施例中挂耳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弹力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弹力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弹力组通过挂耳的穿孔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安装治具通过弹力组的封闭空间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安装治具抵靠于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安装治具导引弹性绳套设在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弹性绳具有二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弹性绳具有三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3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安装治具具有二挂勾的结构示意图。图14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安装治具以挂勾勾挂于固定座的二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5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固定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6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固定座省略二侧翼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2、框架集;20、弹跳空间;21、框架;3、支撑组;31、跳布;32、挂耳;321、间隔件;322、系带;323、穿孔;324、通孔;4、弹力组;41、固定座;411、本体;412、侧翼;413、凹部;414、通孔;415、凹槽;416、穿口;417、限位槽;418、挡止面;419、容纳部;42、弹性绳;421、绳体;422、连接体;423、绳段;5、安装治具;51、支撑件;52、抵靠部;53、扳动部;54、挂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2-1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可均匀挂置弹性绳的弹跳床的一实施例,参阅图2、图3与图4,包含一框架集2、一支撑组3、多个弹力组4,及一安装治具5。该框架集2包括围绕界定出一弹跳空间20且呈圆形的一框架21。该支撑组3包括设置在该弹跳空间20的一跳布31,及连接于该跳布31的周缘的多个挂耳32。每一挂耳32具有一间隔件321,及一系带322。该间隔件321界定有沿一水平方向延伸的一穿孔323。该系带33通过该穿孔323且二端连接该跳布31,而与该跳布31界定出沿一垂直方向透空的一通孔324。每一弹力组4连接于各自对应的挂耳32与该框架21间,并包括一固定座41,及一弹性绳42。该固定座41具有抵靠于对应的挂耳32的一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均匀挂置弹性绳的弹跳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框架集,包括围绕界定出一弹跳空间的一框架;/n一支撑组,包括设置在该弹跳空间的一跳布,及连接于该跳布一周缘的多个挂耳;及/n多个弹力组,每一弹力组连接于各自对应的挂耳与该框架间,并包括一固定座,及一弹性绳,该固定座具有抵靠于对应的挂耳的一本体,该本体具有开口朝向一侧的至少一凹部,及连通于该凹部与外界的至少一通孔,该弹性绳具有一绳体,及至少一连接体,该绳体具有穿过该至少一通孔且受阻于该本体而相间隔的二绳段,该绳段通过对应的挂耳且绕经该框架,该绳段部分定位于该本体,该至少一连接体连接于该绳体,且对应于该本体的该至少一凹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均匀挂置弹性绳的弹跳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架集,包括围绕界定出一弹跳空间的一框架;
一支撑组,包括设置在该弹跳空间的一跳布,及连接于该跳布一周缘的多个挂耳;及
多个弹力组,每一弹力组连接于各自对应的挂耳与该框架间,并包括一固定座,及一弹性绳,该固定座具有抵靠于对应的挂耳的一本体,该本体具有开口朝向一侧的至少一凹部,及连通于该凹部与外界的至少一通孔,该弹性绳具有一绳体,及至少一连接体,该绳体具有穿过该至少一通孔且受阻于该本体而相间隔的二绳段,该绳段通过对应的挂耳且绕经该框架,该绳段部分定位于该本体,该至少一连接体连接于该绳体,且对应于该本体的该至少一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均匀挂置弹性绳的弹跳床,其特征在于:每一挂耳具有一间隔件,及一系带,该间隔件界定有沿一水平方向延伸的一穿孔,该系带通过该穿孔且二端连接该跳布,该系带与该跳布界定出沿一垂直方向透空的一通孔,每一弹力组的弹性绳由该垂直方向通过对应的挂耳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均匀挂置弹性绳的弹跳床,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本体还具有由顶面朝底面凹陷的一凹槽,该凹槽对应于挂耳的间隔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均匀挂置弹性绳的弹跳床,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安装治具,且每一弹力组的该固定座还具有连接于该本体两端的二侧翼,每一侧翼具有一挡止面,该安装治具包括相隔一间距的二支撑件,每一支撑件具有抵靠于该固定座的挡止面与该框架的底面之间的一抵靠部,及通过对应的弹力组的该绳段之间且用于承受一外力的一扳动部,该扳动部用于在承受该外力时向下摆动,驱使该绳段依循该扳动部位移以套设于对应的固定座与对应的挂耳之间。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帝玛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曾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