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蹦床缓冲结构及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504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蹦床缓冲结构及蹦床,包括缓冲梁、中间柱、弹性座、支撑座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座铰接在缓冲梁的中间端,所述支撑座设置在中间柱的顶端,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弹性座与支撑座之间,当缓冲梁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下移并通过弹性座挤压弹性件变形,所述缓冲梁的边角端与角立柱的顶端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缓冲梁缓冲冲击,从而减少对人体骨骼尤其是脊柱的冲击伤害,缓冲梁受压挤压中间柱上的弹性件变形,也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负荷,因而使蹦床的弹性效果更好。

A buffer structure and trampo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蹦床缓冲结构及蹦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游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蹦床。
技术介绍
纵观目前国内外各大室内外蹦床设备制造商所生产的蹦床,所有蹦床的横梁均为三维度固定的形式。这种固定形式的蹦面梁有以下弊端:1、在游玩者不慎跌倒在蹦床横梁上的软垫时,虽然软垫会带来短距离的缓冲,但是仍然会对人体腰部造成较大的冲击。2、在多个游玩者同时在蹦面跳跃时,冲击负荷只能由蹦面及其周边的弹簧来承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蹦床缓冲结构,降低游玩者跌倒在蹦床横梁位置时对身体的冲击,同时减轻蹦面及其周边的弹簧承受的冲击负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蹦床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梁、中间柱、弹性座、支撑座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座铰接在缓冲梁的中间端,所述支撑座设置在中间柱的顶端,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弹性座与支撑座之间,当缓冲梁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下移并通过弹性座挤压弹性件变形。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氮气弹簧。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缸套,所述弹性座包括活塞,所述活塞沿缸套内孔上下活动。优选的,所述缸套与活塞的配合面呈矩形。优选的,所述缸套的底部连接有法兰,所述弹性件的底端支撑在法兰上。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上端连接有U型座,缓冲梁的中间端与U型座铰接。优选的,所述缸套的侧壁设有上下延伸的腰型孔,所述活塞连接有与腰型孔配合的销轴。优选的,还包括角立柱,所述缓冲梁的边角端与角立柱的顶端铰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蹦床,包括所述的一种蹦床缓冲结构以及带张紧弹簧的蹦面、软垫,所述蹦面安装在缓冲梁围合形成的矩形框体内且周缘与缓冲梁连接,所述软垫铺设在缓冲梁上。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将传统的高度固定不变的中间柱与横梁设计成由中间柱上的弹性件弹性支撑的可使缓冲梁上下弹性浮动的结构,在游玩者不慎跌倒在缓冲梁上时,缓冲梁受压向下挤压弹性件弹性变形,缓冲冲击,从而减少对人体骨骼尤其是脊柱的冲击伤害。2、即使人体不直接跌倒在横梁上,在多位游玩者在蹦床集体游玩时,不仅蹦面及其周边的弹簧可以承受冲击负荷,缓冲梁受压挤压中间柱上的弹性件变形,也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负荷,因而使蹦床的弹性效果更好,整个蹦床看上去会有整个蹦床波浪起伏的视觉效果,游玩体验更佳,也更能集聚人气。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蹦床缓冲梁装置在受到冲击力前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蹦床缓冲梁装置在受到冲击力后下沉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蹦床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蹦床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蹦床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梁1(横梁)以及中间柱2、弹性座11、支撑座21以及弹性件12,所述弹性座11铰接在缓冲梁1的中间端,所述支撑座21设置在中间柱2的顶端,所述弹性件12设置在弹性座11与支撑座21之间。这里,将传统的高度固定不变的中间柱与横梁设计成由中间柱上的弹性件弹性支撑的可使缓冲梁上下弹性浮动的结构,在游玩者不慎跌倒在缓冲梁上时,缓冲梁受压向下挤压弹性件弹性变形,缓冲冲击,从而减少对人体骨骼尤其是脊柱的冲击伤害。即使人体不直接跌倒在横梁上,在多位游玩者在蹦床集体游玩时,不仅蹦面及其周边的弹簧可以承受冲击负荷,缓冲梁受压挤压中间柱上的弹性件变形,也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负荷,因而使蹦床的弹性效果更好,整个蹦床看上去会有整个蹦床波浪起伏的视觉效果,游玩体验更佳,也更能集聚人气。其中,弹性件可以实现弹性变形即可,优选的,所述弹性件12为弹簧,尤其可以为氮气弹簧。因为氮气弹簧具有体积小、弹力大、行程长、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一百万次),弹力曲线平缓的优点。由于蹦床需要同时容纳多人游玩,因此,氮气弹簧可以承受较大的弹力,且更加平稳和安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21包括缸套,所述弹性座11包括活塞,所述活塞沿缸套内孔上下活动,从而实现弹性座11上下直线滑动,使缓冲梁1的弹性浮动更加平稳。进一步的,所述缸套与活塞的配合面呈矩形,可以避免活塞扭动,使弹性座上下滑动更加平稳。所述缸套的底部连接有法兰,所述弹性件的底端支撑在法兰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同一条直边上的相邻两根缓冲梁的中间端与中间柱2连接,同时缓冲梁1的边角端与边角位置设置的角立柱3的顶端铰接。具体可以在角立柱3的顶端一侧安装角耳31,缓冲梁1的边角端通过销轴与角耳31铰接。其中,所述活塞的上端连接有U型座,缓冲梁的中间端与U型座的内侧铰接,因而可以避免相邻两缓冲梁连接部位较大的起伏。所述弹性件位于活塞内,且顶端与U型座连接,缓冲梁的冲击由U型座转移到弹性件上,或者弹性件的顶端也可以与活塞底部连接。此外,所述缸套的侧壁设有上下延伸的腰型孔,所述活塞连接有与腰型孔配合的销轴,因对活塞进行导向,使弹性座11上下直线滑动更加平稳。实施例二参考图3和图4所示,一种蹦床,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蹦床缓冲结构以及带张紧弹簧的蹦面4、软垫5,所述蹦面4安装在缓冲梁1围合形成的矩形框体内且周缘与缓冲梁1连接,所述软垫5铺设在缓冲梁1上。每个蹦床可以包含若干子单元,图3和图4所示为4个子单元,每个子单元的水平投影均呈矩形,每个子单元包含一个蹦面4,在矩形的每个侧边均包括两根角立柱3、两根缓冲梁1,以及一根中间柱2,其中缓冲梁1与中间柱2的连接结构参考实施例一。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专利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蹦床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梁、中间柱、弹性座、支撑座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座铰接在缓冲梁的中间端,所述支撑座设置在中间柱的顶端,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弹性座与支撑座之间,当缓冲梁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下移并通过弹性座挤压弹性件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蹦床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梁、中间柱、弹性座、支撑座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座铰接在缓冲梁的中间端,所述支撑座设置在中间柱的顶端,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弹性座与支撑座之间,当缓冲梁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下移并通过弹性座挤压弹性件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蹦床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蹦床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氮气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蹦床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缸套,所述弹性座包括活塞,所述活塞沿缸套内孔上下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蹦床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与活塞的配合面呈矩形。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汝玉王敏晓杜振兴王必清朱旭康吕旺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乐之翼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