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素造粒塔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993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尿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尿素造粒塔尾气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造粒塔,造粒塔内设有洗涤回收机构;造粒塔的排风口处设有用于控制造粒塔内压力的调节机构,造粒塔为底部设有送风单元的密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段洗涤,可充分吸收造粒塔内产生的尿素粉尘和氨,大大降低尿素造粒塔排放尾气中尿素粉尘和氨的排放量,且设置回收装置不仅可节约水源,且便于后期再利用尿素粉尘和氨,实现了企业增效和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双重效益。

A tail gas treatment device of urea pril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尿素造粒塔尾气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尿素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尿素造粒塔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尿素生产装置中,在造粒塔内,熔融尿液进入造粒塔顶部的造粒喷头。造粒喷头在电机带动下快速旋转形成离心力,造粒喷头内尿液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无数个小液滴喷洒在造粒塔顶部的截面上。在造粒塔内温度140℃的熔融尿液滴自上而下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下落过程中与空气进行传质传热,温度逐渐降低冷却结晶形成尿素颗粒落到造粒塔底部的“锅底”上,被刮料机推到“锅底”中心出料口由皮带输送到尿素包装岗位。造粒塔内的空气被140℃的熔融尿液加热后密度降低,从造粒塔顶部的出风口排出;此时造粒塔内部风压降低,造粒塔外温度相对较低、密度相对较高的冷空气会从造粒塔底部进风口进入造粒塔内。熔融的小液滴在造粒塔内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和空气传质传热过程中,因机械摩擦的存在会形成少量的尿素粉尘,而机械摩擦产生的尿素粉尘随同造粒塔内流动空气从造粒塔顶部排出;同时熔融尿液携带有0.05wt%的游离氨,在造粒塔内造粒过程中部分游离氨挥发出来随同上升的空气从造粒塔顶部出风口排入大气;排入大气的粉尘随同空气漂流一定距离后降落,会对地面物件产生腐蚀,且游离氨排入大气也会污染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尿素造粒塔尾气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可降低尿素造粒塔排放尾气中尿素粉尘和氨的排放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尿素造粒塔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造粒塔,造粒塔内设有洗涤回收机构,洗涤回收机构设置于造粒塔的排风口处,且位于造粒塔内造粒机的上侧;洗涤回收机构的排风口处设有调节机构,造粒塔的底部设有送风单元。优选的,洗涤回收机构包括带有进风口的筒状壳体,壳体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收集单元、一级洗涤单元和二级洗涤单元,收集单元通过循环单元分别与一级洗涤单元和二级洗涤单元连接。优选的,一级洗涤单元包括喷淋头和立体布设的水幕网,喷淋头置于水幕网的顶部,水幕网置于壳体的进风口处。优选的,水幕网的平面尺寸与筒状壳体的径向尺寸相适配,水幕网至少上下为两层,且水幕网的网孔尺寸为-目。优选的,二级洗涤单元为沿造粒塔内壁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喷头。优选的,收集单元包括置于壳体底部的集水槽,集水槽用于承接水幕网流下的所有水滴。优选的,循环单元包括洗涤槽和循环泵,收集单元与洗涤槽连接,洗涤槽通过循环泵分别与一级洗涤单元和二级洗涤单元连接。优选的,洗涤槽内洗涤液中尿素浓度控制为6-8wt%;氨含量小于0.1wt%。优选的,调节机构为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控制造粒塔内的风压为10-20KPa。优选的,洗涤回收机构的排风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消除蒸汽的消白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段洗涤,可充分吸收造粒塔内产生的尿素粉尘和氨,大大降低尿素造粒塔排放尾气中尿素粉尘和氨的排放量,且设置回收装置不仅可节约水源,且便于后期再利用尿素粉尘和氨,实现了企业增效和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双重效益。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水幕网结构,可使得尿素粉尘和氨的气体均匀突破水幕网上的水膜,与洗涤液充分接触后被洗涤回收,有效提高了洗涤回收效果。3、本专利技术压力调节阀控制造粒塔内的风压,让水幕网洗涤粉尘回收装置在微压下进行,进一步提高了水幕网洗涤粉尘回收装置对造粒塔出气中尿素粉尘和氨的洗涤回收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造粒塔、2-洗涤回收机构、21-收集单元、22-一级洗涤单元、23-二级洗涤单元、3-调节机构、4-造粒机、5-消白器、6-送风单元、7-循环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尿素造粒塔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造粒塔1,造粒塔1内设有洗涤回收机构2,洗涤回收机构2设置于造粒塔1的排风口处,且位于造粒塔1内造粒机4的上侧;洗涤回收机构2的排风口处设有调节机构3,造粒塔1的底部设有送风单元6。洗涤回收机构2包括带有进风口的筒状壳体,壳体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收集单元21、一级洗涤单元22和二级洗涤单元23,收集单元21通过循环单元7分别与一级洗涤单元22和二级洗涤单元23连接。一级洗涤单元22包括喷淋头和立体布设的水幕网,喷淋头置于水幕网的顶部,水幕网置于壳体的进风口处。水幕网的平面尺寸与筒状壳体的径向尺寸相适配,水幕网至少上下为两层,且水幕网的网孔尺寸为5-10目,使得进入壳体的尿素粉尘和氨必须经过水幕网才可进入二级洗涤单元23,即尿素粉尘和氨均与水幕网上形成的水膜接触,尿素粉尘和氨均被洗涤下来。二级洗涤单元23为沿造粒塔1内壁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喷头。实现对尿素粉尘和氨的二次洗涤。收集单元21包括置于壳体底部的集水槽,集水槽用于承接水幕网流下的所有水滴,使得水幕网和二级洗涤单元23的洗涤水均可回收。循环单元7包括洗涤槽和循环泵,收集单元21与洗涤槽连接,洗涤槽通过循环泵分别与一级洗涤单元22和二级洗涤单元23连接。洗涤槽内洗涤液中尿素浓度控制为6-8wt%;氨含量小于0.1wt%。调节机构3为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控制造粒塔1内的风压为10-20KPa。洗涤回收机构2的排风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消除蒸汽的消白器5。下面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该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在造粒塔1进行尿素造粒时,造粒过程中产生粉尘和氨从洗涤回收机构2的壳体底部设有的进风口进入壳体内部,在造粒塔1顶部竖向出风口布置孔洞为菱形的不锈钢水幕网,在水幕网进风侧设置鸭嘴一次洗涤喷头,在不锈钢水幕网出风口上方设置喷口向上的二次洗涤喷头,一楼地面循环洗涤槽的洗涤液,通过循环洗涤泵加压分别给水幕网鸭嘴一次洗涤喷头和向上二次洗涤喷头供水,鸭嘴一次洗涤喷头将洗涤液均匀喷洒在水幕网上部,水顺着水幕网均匀下落,在水幕网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来自造粒塔1内夹带着少量尿素粉尘和氨的气体均匀突破水幕网上的水膜,与洗涤液充分接触,气体中尿素粉尘和氨绝大部分被洗涤下来,洗涤液夹带着尿素粉尘和氨向下落到水幕网底部的集水槽内;通过水幕网的气体向上进入二次洗涤喷头洗涤区进行二次洗涤再回收气体中的尿素粉尘和氨,洗涤液向下落进入水幕网底部的集水槽内;通过二次洗涤喷头的气体继续向上通过造粒塔1的排风口排入大气,通过设置在排风口上的压力调节阀控制造粒塔1内的风压10-20KPa,让水幕网洗涤粉尘回收装置在微压下进行,以提高水幕网洗涤粉尘回收装置对造粒塔出气中尿素粉尘和氨的洗涤回收效果。集水槽内洗涤液依靠位差流入造粒塔1底部地面的循环洗涤槽,循环洗涤槽内液体进行定期置换,控制循环洗涤液浓度尿素:6-8wt%、氨0.1wt%。由于需要控制造粒塔1内的压力,因此造粒塔1设置为封闭结构,在造粒塔1底部地面围绕造粒塔1均匀设置四台送风机,将造粒塔外空气送入造粒塔内,供造粒塔1造粒使用。在造粒塔1顶部的排风口设置蒸汽加热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尿素造粒塔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造粒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塔(1)内设有洗涤回收机构(2),所述洗涤回收机构(2)设置于造粒塔(1)的排风口处,且位于造粒塔(1)内造粒机(4)的上侧;所述洗涤回收机构(2)的排风口处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造粒塔(1)的底部设有送风单元(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尿素造粒塔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造粒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塔(1)内设有洗涤回收机构(2),所述洗涤回收机构(2)设置于造粒塔(1)的排风口处,且位于造粒塔(1)内造粒机(4)的上侧;所述洗涤回收机构(2)的排风口处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造粒塔(1)的底部设有送风单元(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造粒塔(1)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回收机构(2)包括带有进风口的筒状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收集单元(21)、一级洗涤单元(22)和二级洗涤单元(23),所述收集单元(21)通过循环单元(7)分别与一级洗涤单元(22)和二级洗涤单元(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尿素造粒塔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洗涤单元(22)包括喷淋头和立体布设的水幕网,所述喷淋头置于水幕网的顶部,所述水幕网置于壳体的进风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尿素造粒塔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网的平面尺寸与筒状壳体的径向尺寸相适配,所述水幕网至少上下为两层,且水幕网的网孔尺寸为5-10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付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