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根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719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根容器,包括外壳与内胆,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用于承托内胆的脚架以使内胆底面与外壳内底面之间形成储水空间,该外壳侧壁上开有一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高度低于所述内胆底面,所述内胆包括两左右设置的内瓣,两所述内瓣一侧边可拆卸连接,另一侧边铰接,同时所述内胆侧壁上开有若干个等间隔分布的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内胆侧壁上开有若干个透气孔,使根须生长至透气孔时接触空气,从而形成扩散根系,避免出现窝根与稀根现象;然后通过设置吸附条,通过毛细作用将储存空间的水通过骨条缓慢导入至内胆的泥土内,如此能保持内胆底层泥土的湿润,还能引导根须往内胆底部生长,保证植物的水分,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A root control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根容器
本技术涉及园林种植
,尤其是涉及一种控根容器。
技术介绍
控根容器是一种以调控根系生长的新型快速育苗技术,对防止根腐病和主根的盘绕有独特的功效,控根容器可以使侧根形状粗而短,不会形成缠绕的盘根,克服了常规容器育苗带来根缠绕的缺陷,总根量增加30-50倍,苗木成活率达到98%以上,育苗周期缩短一半,移栽后管理工作量减少50%以上,该容器除能使苗木根系健壮,生长旺盛,特别是对大苗木培育移栽及季节移栽和恶劣条件下的植树造林,具有明显优势。现有的控根容器由于自己结构限制,容易出现窝根与稀根现象,而且无法保持植物内的水分,植物底部的根须引导生长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根效果更佳、保持植物水分充足的控根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控根容器,包括外壳与内胆,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用于承托内胆的脚架以使内胆底面与外壳内底面之间形成储水空间,该外壳侧壁上开有一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高度低于所述内胆底面,所述内胆包括两左右设置的内瓣,两所述内瓣一侧边可拆卸连接,另一侧边铰接,同时所述内胆侧壁上开有若干个等间隔分布的透气孔;所述内胆底面开有出水口并在所述出水口外围开有若干个安装孔,若干个所述安装孔上分别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顶部成形有凸缘,套管底部为三瓣弧形结构的夹爪,所述套管中空并套有吸附条,所述吸附条包括竖向延伸的骨条以及包覆于骨条外的吸附层,所述吸附条向上延伸并插入所述内胆内的泥土内,同时吸附条向下延伸延伸至外壳与内胆之间的储水空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有效控制植物根须生长方向与提高植物存活率,在本技术中首先通过在内胆侧壁上开有若干个透气孔,使根须生长至透气孔时接触空气,从而形成扩散根系,避免出现窝根与稀根现象;然后通过在内胆底面开设出水口以排走内胆内多余的水,配合竖向设置的脚架将内胆垫高以形成储水空间,用于将内胆排出的水储存起来,此时通过在出水口外围开设安装孔,以安装套管与吸附条,由于吸附条向上插入泥土、向下延伸至外壳底面,并在吸附条内设有吸附层用于吸收水分,通过毛细作用将储存空间的水通过骨条缓慢导入至内胆的泥土内,如此能保持内胆底层泥土的湿润,还能引导根须往内胆底部生长,保证植物的水分,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进一步地,两所述内瓣分别设置有卡扣和卡槽,并通过所述卡扣和卡槽将两内瓣一侧扣接。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呈锥台形。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与溢流口的高度差为2-3cm。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外侧壁上设置有两提手用于将内胆提起。进一步地,所述骨条为塑料材质。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层采用棉或麻材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胆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卡扣连接结构图。图4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套管正视图。图6为图5中的A-A剖视图。其中,11为外壳,111为脚架,112为溢流口,12为内胆,121为透气孔,122为出水口,123为安装孔,124为内瓣,125为卡扣,126为卡槽,127为提手,21为套管,211为凸缘,212为夹爪,22为吸附条,221为骨条,222为吸附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一种控根容器,包括外壳11与内胆12,外壳11内设置有两用于承托内胆12的脚架111以使内胆12底面与外壳11内底面之间形成储水空间,该外壳11侧壁上开有一溢流口112,溢流口112高度低于内胆12底面,内胆12包括两左右设置的内瓣124,两内瓣124一侧边可拆卸连接,另一侧边铰接,同时内胆12侧壁上开有若干个等间隔分布的透气孔121;内胆12底面开有出水口122并在出水口122外围开有若干个安装孔123,若干个安装孔123上分别安装有套管21,套管21顶部成形有凸缘211,套管21底部为三瓣弧形结构的夹爪212,套管21中空并套有吸附条22,吸附条22包括竖向延伸的骨条221以及包覆于骨条221外的吸附层222,吸附条22向上延伸并插入内胆12内的泥土内,同时吸附条22向下延伸延伸至外壳11与内胆12之间的储水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三夹爪212为弹性材质,当套管21安装至安装孔123内时安装孔123挤压三夹爪212弹性缩合从而将吸附条22夹紧,套管21中空,而且套管21中空的直径略大于吸附条22的直径,使吸附条22安装于套管21后不会左右摇摆,同时配合夹爪212,夹爪212在套管21安装于安装孔123后,三夹爪212分别向内侧收缩,而当吸附条22安装于套管21时,吸附条22与三夹爪212相抵触使三夹爪212紧紧卡住吸附条22以防止吸附条22移动;然后吸附条22竖直设置,向上延伸插入内胆12的泥土内,向下延伸抵触外壳11的底面,当储水空间有水时,水通过吸附条22的通孔进入吸附条22内部并湿润吸附层222,吸附层222通过毛细作用将水向上导流至泥土,以保持泥土水分。出水口122与溢流口112的高度差为2-3cm(即内胆12的底面高于溢流口1122-3cm),以尽可能增大内胆12底面与外壳11底面之间形成储水空间的体积。凸缘211的作用为卡挡内胆12的底面以防止套管21落入外壳11内。两内瓣124分别设置有卡扣125和卡槽126,并通过卡扣125和卡槽126将两内瓣124一侧扣接。内胆12呈锥台形。内胆12外侧壁上设置有两提手127用于将内胆12提起。骨条221为塑料材质,吸附层222采用棉或麻材质。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根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与内胆(12),所述外壳(11)内设置有两用于承托内胆(12)的脚架(111)以使内胆(12)底面与外壳(11)内底面之间形成储水空间,该外壳(11)侧壁上开有一溢流口(112),所述溢流口(112)高度低于所述内胆(12)底面,所述内胆(12)包括两左右设置的内瓣(124),两所述内瓣(124)一侧边可拆卸连接,另一侧边铰接,同时所述内胆(12)侧壁上开有若干个等间隔分布的透气孔(121);所述内胆(12)底面开有出水口(122)并在所述出水口(122)外围开有若干个安装孔(123),若干个所述安装孔(123)上分别安装有套管(21),所述套管(21)顶部成形有凸缘(211),套管(21)底部为三瓣弧形结构的夹爪(212),所述套管(21)中空并套有吸附条(22),所述吸附条(22)包括竖向延伸的骨条(221)以及包覆于骨条(221)外的吸附层(222),所述吸附条(22)向上延伸并插入所述内胆(12)内的泥土内,同时吸附条(22)向下延伸延伸至外壳(11)与内胆(12)之间的储水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根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与内胆(12),所述外壳(11)内设置有两用于承托内胆(12)的脚架(111)以使内胆(12)底面与外壳(11)内底面之间形成储水空间,该外壳(11)侧壁上开有一溢流口(112),所述溢流口(112)高度低于所述内胆(12)底面,所述内胆(12)包括两左右设置的内瓣(124),两所述内瓣(124)一侧边可拆卸连接,另一侧边铰接,同时所述内胆(12)侧壁上开有若干个等间隔分布的透气孔(121);所述内胆(12)底面开有出水口(122)并在所述出水口(122)外围开有若干个安装孔(123),若干个所述安装孔(123)上分别安装有套管(21),所述套管(21)顶部成形有凸缘(211),套管(21)底部为三瓣弧形结构的夹爪(212),所述套管(21)中空并套有吸附条(22),所述吸附条(22)包括竖向延伸的骨条(221)以及包覆于骨条(221)外的吸附层(222),所述吸附条(22)向上延伸并插入所述内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什全冯铭刘吉善姜小路艾彩霞岑亚美蔡文杰洪梦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森霖造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