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BBU散热框架
本技术属于通信设备
,具体涉及新型BBU散热框架。
技术介绍
近年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已经成为通信业和学术界探讨的热点。5G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驱动力。一方面以长期演进技术为代表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已全面商用,对下一代技术的讨论提上日程;另一方面,移动数据的需求爆炸式增长,先有移动通信系统难以满足未来需求,急需研发新一代5G系统。5G的发展也来自于对移动数据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中,新的服务和应用层出不穷,全球移动宽带用户在2018年有望达到90亿,到2020年,预计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需要在当前的网络容量上增长1000倍。移动数据流量的暴涨将给网络带来严峻的挑战。首先,如果按照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容量难以支持千倍流量的增长,网络能耗和比特成本难以承受;其次,流量增长必然带来对频谱的进一步需求,而移动通信频谱稀缺,可用频谱呈大跨度、碎片化分布,难以实现频谱的高效使用;此外,要提升网络容量,必须智能高效利用网络资源,例如针对业务和用户的个性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BBU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框体(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能够通风的上隔层(2)和下隔层(3), 上隔层(2)和下隔层(3)之间设置BBU(4),框体(1)底部前端设置进风口(5),框体(1)顶部后端设置出风口(6),出风口(6)设置用于抽风的风扇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BBU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框体(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能够通风的上隔层(2)和下隔层(3),上隔层(2)和下隔层(3)之间设置BBU(4),框体(1)底部前端设置进风口(5),框体(1)顶部后端设置出风口(6),出风口(6)设置用于抽风的风扇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BBU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层(2)和下隔层(3)均设置多个与BBU(4)对应的通风口,BBU(4)与上隔层(2)和下隔层(3)上对应的通风口形成独立的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BBU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层(2)与框体(1)的顶板(100)之间设置出风导风件(10),出风导风件(10)上具有用于导风的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BBU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层(3)与框体(1)的底板(101)之间设置进风导风件(8),进风导风件(8)上具有用于导风的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BBU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导风件(8)滑动连接于下隔层(3)与底板(101)之间,进风导风件(8)上具有进风导风件导向槽(800),框体(1)的底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军,陈善民,贾继伟,金超,丁春风,黄林阳,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